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情报参考》2005,(8):63-63
澳大利亚属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年收入2万澳元(合人民币12万元左右),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要吃亏。  相似文献   

2.
声明     
《教书育人》2005,(5):63-63
澳大利亚属两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2万澳元(合人民币12万元左右)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人成人后难免不吃大亏。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2007,(6):52-52
澳大利亚属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两万澳元(合人民币120000元左右),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洲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成人后难免不吃大亏。  相似文献   

4.
萧于 《家教指南》2006,(8):12-15
记者:现在,为啥生活条件越好,孩子越难教? 王晓春:过去,每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富裕,一家教几个孩子,好像都没有现在一家教一个孩子难。很多家长都问我:“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管?我们小时候可没让父母费过这么大的劲儿。”的确,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人生必备的许多优秀品质,相对更容易自然而然地形成,因为,那时有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情境——“孩子和家长共同谋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一天一天富裕起来,我们的孩子终于过上了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不愁吃穿”的温饱生活,但是我们却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教育可能是许多家庭最不如意、最困惑的事情。许多家长说,有时候我们真的不知道该怎样教育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不知道该怎样教育这一代“富裕”起来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尤为重要,它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改善,在富裕时代的背景下,家庭德育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家庭过于注重孩子智育发展和物质或金钱上的满足,忽视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无法使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利于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回想起童年的我们,就有说不完的乐趣,一个个好伙伴,一个个百玩不厌的游戏,伴我们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那时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那时的我们是快乐的。今天的生活条件优越了好多,我们的孩子有了先进的电动玩具,书包里有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沉沉的书包,沉得孩子们背都背不动。孩子的玩伴少了,孩子们出门就坐汽车、电动车,活动少了。虽然几个大人一起看护着一个孩子,但还是满足不了孩子的需要,孩子们得不到愉悦心情的释放。为了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享受童年的美好时光,使孩子能快乐、健康、茁壮的成长,我们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主题活动的探究。  相似文献   

8.
心灵富裕与生活富裕是作家创作的两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生活富裕是创作的基石和台阶,但只有心灵富裕才能登堂入室,甚至达到创作的高峰。所以,作家不仅要深入生活,更要营养心灵。  相似文献   

9.
人穷志不短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当然当时大家都不富裕)而且我们家孩子多,所以我的父母亲就比别人生活得更辛苦.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东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生活已走上了富裕之路。但在狠抓经济增长的同时孩子的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让我们来看两个场景:  相似文献   

11.
当你仰望星空,感知温暖和光明的时候,别忘了…… 我工作的地方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许多家庭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生活富裕的人难以想像他们生活如何艰辛和愁苦。我负责一项救助贫困生的工作,在社会力量和被救助者之间铺桥搭线,尽力让那些失学的孩子重新看到希望的曙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不少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于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便只是享受:吃任选,穿任挑。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其目的是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因此,孩子也变成了整天只知道吃好、穿好、玩好的“三好”人才。这让他们逐渐变得讨厌劳动,怕苦怕累起来。面对这一令人忧虑的变化,家长们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3.
强文仙 《云南教育》2005,(32):37-38
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家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发生了新的变化。当今的孩子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已出现了一些高消费或超前消费,甚至铺张浪费的不良倾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谦逊败由奢”,为了新世纪孩子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的逐步富裕,如何对孩子特别是对富裕家庭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的问题,认为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属发达国家,人民生活较为富裕。然而,富裕的澳大利亚人却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他们的理由是,娇惯了的孩子缺乏自制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长大后难免吃大亏。“孩子应当比大人少穿一件  相似文献   

16.
母亲进城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农村的弟弟一起生活。当时弟弟还没成家,母子俩相依度日,虽不富裕,倒也和和顺顺衣食无忧。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11年,生活的节奏进一步加快,童蒙教育也大大前移,这种教育究竞从何处启航,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们今天的孩子,个个可爱与聪明,个个自我与超强,他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裕的年代中,又因为独生子女政策,而受到前所未有的宠爱,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唐惠玉 《江苏教育》2007,(18):59-59
一、集体体验,净化心灵 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虽然物质富裕,但缺少伙伴,精神生活单调,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笔者尽可能地把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在集体的氛围中感受温暖,积累生活,美化心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中小学生最亲密的伙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统计显示:深圳70多万中小学生的家庭中,家庭电脑上网率高达85%。这是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的具体表现,网络为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快捷、有效的帮助。然而,网络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危害着部分孩子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家长们担心自己的孩子拥有太多的钱而对其成长不利。美国最富有父母中的2/3担心舒适的生活会使孩子失掉进取心和独立性;担心孩子因过分看重金钱而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和习气;担心孩子本该有的纯真、朴实被淹没在了一身富气之中,从而患上“富裕流行病”。所谓“富裕流行病”是指孩子因为太有钱而引发的道德、感情和行为问题。目前在美国,从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这样的富豪到好莱坞著名影星都在态度谨慎地给自己的子女注射“富裕流行病”的预防针,他们的共同措施之一就是通过限制留给子女财产的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