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6月25日,气温26-33℃,我和钓友小张去一养殖塘钓鱼。该塘是一口多年未清塘的陈年老塘,水质较肥。到了塘边才早上6时,小张图方便就在离路较近的东南角下钩。我见有微微东风,就在西岸找了个钓位。从6时到7时,小张共钓获5条鲫鱼,1条鲤鱼,而我空竿。7时以后太阳逐渐上升,钓况才逐渐好转。7月2日,同一口塘,同是我们两人,同是高温天气赶了个大清早。这次不同的是刮着偏南风,我在南岸他在北岸下钩,5时40分到7时,我的钓获比他多3倍。后他移到南岸,情况就大有改观。我们用的都是台钓法,所用饵料也相差无几,钓技也相差不多,主要要从水中找原因了。经过分析,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看法:高温季节的清早或阴天,在肥水塘不宜钓下风口。  相似文献   

2.
邹卫平 《钓鱼》2004,(3):49-49
偶然发现2003年8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几位钓友在一个名叫柴瓦房的养鱼塘钓鱼。塘主说塘里至少有两千斤大鲫鱼,而我们钓了两个小时,一条也没有钓到。风平浪静时,我注意到在离岸20米以外的中心区域有不少鱼星,心想可能是因为环境吵杂,鱼不近边。于是灵机一动,取出抛竿,安上重坠大漂,包饵远投至塘中间,果然奏效,钓上一条500克肥鲫。此后的时间,一个塘只有我一个获鱼,共钓上7条大鲫,一条2千克的草鱼。后来这种钓法成了该塘的特色钓法。到了11月下旬,在大碑鱼塘,手竿钓效果不佳时,我再次用抛竿,东一竿西一竿的远投,钓获量又居第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在河、沟、渠、堰、塘等有水草处野钓,一般都采取传统的底钓法,用蜈蚣漂是我们这里  相似文献   

4.
江金宝 《钓鱼》2004,(6):41-41
在精养塘或养鱼池中垂钓,一般都是采用守钓法,垂钓者做上一两个窝点轮着钓。有些守株待兔的味道。看起来笨拙,效果却不错,特别是采用悬坠钓法的钓友,他们只有一个窝点,坐在钓箱上,极少换位,这是养鱼塘中鱼头密度所决定的。如果把这种守钓法搬到野沟野塘中使用,那效果会如何呢?我不敢完全否定,最起码,大多情况下,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5.
冬钓石龙沟     
薛磊 《钓鱼》2012,(2):44-45
寒冷又晴朗的周末,难得休息,久未出钓的我决定去方山脚下的石龙沟试试运气。这条沟多年来一直是我秋冬垂钓的钟情之地,原因无他,塘内有大鱼,但小杂鱼更多,天越冷上的鱼也就越大。  相似文献   

6.
于洁 《中国钓鱼》2001,(9):12-12
曾经因某种原因干涸过的沟、河、坑、塘往往无人注意,都认为无鱼可钓,其实也不尽然。  相似文献   

7.
华朝熙 《钓鱼》2005,(14):8-8
笔者所在的城市,钓鱼环境一年不如一年。湖塘沟浜里,只要有一丁点儿鱼,便少不了毒鱼、电鱼的事儿。至于鱼塘.当地农民的习惯就是从经济成本考虑,极大多数是当年放养当年干塘。所以每年八春至夏,可钓鱼之处真是少而又少,惟独那些养珍珠的水塘和几个屈指可数的大水库是未曾干涸的。特别是珍珠塘,三五年不干是常见的,尽管在养殖珍珠的钢丝网箱中施钓困难.但那儿鱼头大密度高,我们便成了珍珠塘的常客。可是钓着钓着,就感到越钓越难.越钓越怪。就连开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应该好钓.可情况远不如冬季。你说它无鱼,可又冷不丁地哪天让我们钓得非常得心应手,也经常让我们剃光头。明明是个好天,浮子却能整天纹丝不动。这种情况怪就怪在远非珍珠塘是这样,一些不养珍珠的水库也这样。其实归根结底就在于污染,许多池塘经常散发出臭味,村姑们再不到水边洗菜洗衣,就连水库的进水源头都不再是好钓位……  相似文献   

8.
对策珍珠塘     
华朝熙 《钓鱼》2004,(10):18-18
不知什么原因,我们这里的鱼塘,大多当年投养当年千塘打光。所以每每开春之后,真难煞了钓鱼人——无处可钓。加之去年秋旱又冬旱严重,情况更甚。唯独一些养殖珍珠的水塘,是不会干的。这些珍珠塘,不仅水质好,鱼儿鲜美且个头大,但就是难钓。谁都知道,养殖珍珠的水面,布满间隔不到1米的钢绳和浮筒,在如此窄窄的绳巷里施钓,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塘主又个个精明,都以竿计价,煞是诱人。我就曾在一次出钓中挂断10副钓线,只钓回几条翘嘴鲌的记录,你说尴尬不尴尬?  相似文献   

9.
谈乐而又愁     
我们几位钓友都酷爱钓鱼。凑到一起,无疑也尽谈论垂钓的好处和乐趣。但是一谈到钓处,又都不约而愁。按说,我们这地处黄、淮的地域,沟、河、汪、塘、库到处可见,垂钓天地广阔,有水必有鱼,何愁之有?但我们这里用药毒鱼、炸鱼、电鱼等灭绝鱼源的行为到处可见。所有的塘、库和大部分沟及部分河段都护着养鱼不让钓。没护养鱼的水面鱼已基本绝迹,所以我们钓友谈乐而又愁。  相似文献   

10.
数年来,我坚持订阅《中国钓鱼》,从中结识许多不见面的老师。从钓黑鱼入门到大显身手,几年来,我在野塘草沟钓得8斤以下的大黑鱼800多尾。而且我坚持写作钓鱼记录。现就我钓黑鱼的记录加以整理,供爱好钓黑鱼的钓友参考。一、季节: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春夏秋三季均能钓到黑鱼,只是季节不同垂钓方法各异。春季:从4月开始在背风向阳的坑塘,风和日丽,气温在18℃以上。下午用大蚯蚓或小泥鳅作钓饵,钓草边浅水可有收获。方法:将几条大蚯蚓或一条小泥鳅穿在2寸大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四个钓友,经常到野塘沟港钓鲫鱼,经多次失败而得的经验,总结出一点:莫钓旧窝子,开辟新窝子。但,“莫钓旧窝子”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一个好窝子屡钓屡有。为什么旧窝子难钓呢? 我们认为野塘沟港里鲫鱼分布很不均匀,这与水的深浅、水质的好坏、有无活水、风向、食物是否丰富、水草是否适宜、涨水落水、天冷天热和人、鸭的打搅等诸因素有关。这是一般钓友都知道的。不过,我们观察到:鲫鱼在野塘沟港里的活动有别于其它鱼类,它们在这些水域里的活动范围比  相似文献   

12.
一、钓河钓塘不钓港。宽河大水之鱼,每到冬季,在深水中觅食困难,再加过深之水氧不足压力大,故鱼儿纷纷游人内河的沟、塘越冬,因此在大港里很不容易钓到鱼,必须把钓点转入内河的小河和沟塘里,这是冬季钓鱼的方向。二、钓北钓东不钓西。冬季在内河钓鱼要认方向,北边朝南,东边朝西的河畔,接受光照的时间较长,水温较高,鱼喜欢在这里活动,在这里投竿,收获较大。而西边朝东,虽接受一点阳光,到太阳  相似文献   

13.
题记:冬天钓鲫鱼,我们上期已经探讨了一些基本的钓法,这期再让我们看看在天寒地冻里,热爱钓鱼的人们在野塘、野河、沟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与鲫鱼的一些实战经历,希望这些在不同水域中与鲫鱼斗智斗勇的实战新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如今可钓鱼的自然塘或小河流越来越少,不是被夷为平地盖上了楼房,就是杂草丛生、垃圾满沟、鱼虾绝迹。有的干脆把自然河流拉网截下一段,成为个人所有,插上一块牌子,上书"河道养鱼禁止捕钓"。当然,如果你想花钱到精养塘垂钓,那不受限制,有的是地方,但对我们以垂钓为乐的人来说,获鱼并不是根本目的。就拿我们上海来说,推土机、  相似文献   

15.
老辛和我不仅是一个厂里的工友,更是十几年的钓友。过去的日子里,一遇到节假日或其他空闲时间,我们常结伴出去钓鱼,汾河两岸的坑坑洼洼、沟沟汊汊到处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正是在这些野河废塘里,我们的钓技不断长进,每次出行必有收获,当然多是些小鱼,最多的是鲫鱼。 前几年工厂里减员,老辛的老伴下了岗,自谋职业在路边开了个  相似文献   

16.
张庭杰 《中国钓鱼》2006,(11):10-10
进入寒露时节,天气变凉,昼夜温差加大,江南水乡的莲藕塘(沟),一扫夏季的多姿多彩,叶、茎开始枯黄;一到霜降,浓霜一打,叶、茎东倒西歪,开始腐烂。由于天气渐冷,雨水减少,蒸发量加大,塘(沟)水位逐降,水色逐步变清,呈现一派初冬景象。从垂钓的角度来看,自寒露至立冬,不失是钓鲫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17.
张铨 《钓鱼》2008,(19):32-33
金秋钓鱼旺季已经来到,怎样才能在这钓鱼人幸福的日子里,钓获更多的欢乐呢。秋钓会遇到什么困惑?不起眼的小沟塘也会有好的鱼获吗?秋钓是否要钓边呢?——本栏目精心选择了关于秋钓的三篇文章,和钓友共飨。  相似文献   

18.
吴临宽 《钓鱼》2008,(18):28-31
“钓草”,指的是将钓点定在水生植物的边缘、缝隙或洞中施钓。 笔者野钓,都是在水面不大、水层不深、水流相对稳定的河渠沟塘进行。这些河道,绝大多数长有水生植物,有的分布稠密,有的分布稀疏,有的甚至将水面覆盖得严严实实。我们这一带的钓鱼人常常为找不到满意的钓场而奔波。 有渔谚说“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闹。”此话很有道理。钓鱼为什么要钓草,该钓什么样的草,又该怎样去钓草?这里笔者就多年的经验,说一些肤浅看法。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19.
三钓感谈     
姚军 《钓鱼》2014,(16):38-40
万年县梓埠镇坐落于鄱湖之滨,乐安河畔。这里沟汊纵横,库塘如星,风景旖旎,气候宜人,是钓鱼人的天堂。在小镇边,有一条小河蜿蜒数里而来,由此入乐安河。虽然小河被人一段段承包养鱼,但倘若你要提根短竿到此钓野生的鲫鲤,承包人不会说什么,但不能钓养殖的鲢鳙鳊鲩,如果钓了这些鱼不放就要重罚了。  相似文献   

20.
选窝。选窝应两问三看:1.“两问”。一问沟塘附近的知情人,弄清捕捞的时间、形式。若是一两天之内用网捕或手摸的,幸存之鱼则“惊魂未定”,难以被钓获。不宜选窝;若网捕、手摸是一周之前的事,漏网之鱼的“心里创伤”已“忘怀”,可以选窝垂钓。若是刚被药过,连黑鱼、泥鳅和小杂鱼都被毒出水面,该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鱼可钓,自然也不可选窝。二问捕获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