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2.
“文章不厌百遍改”。指导小学生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依纲据本,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三年级要训练学生“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四年级“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  相似文献   

3.
快乐的蜕变2004年3月5日下周要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全市作文公开课,出课老师把教案传给我,让我提意见。是三年级的作文修改课,教案写得很简单,不过教学思路还是很明晰的。一、指导学生修改一句不准确的话1.用学生文章中的病句为例引导学生修改(病句用投影仪展示)。2.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不准确的句子。二、指导学生修改把句子写具体生动1.以例文中的句子为例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句子是写得具体生动的。2.以学生文章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再把句子修改具体生动。3.学生修改自己文章中的句子。三、指导学生把一段话修改得条理、通顺四、学生谈自己…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不少教师头疼的事。许多教师花大力气精批细改学生的作文,而学生最多看看分数和评语,然后就丢在一边,束之高阁。作文批改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也说:“我发现十几年来,辛辛苦苦地批改作文,所得到的结果是徒劳无功。”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也是作文教学中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5.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修改的能力是相当必要的。这里,就怎样进行作文的一般修改(又称“小改”),结合高年级的教学实例,谈几点想法和做法。一、“小改”的意义首先要说说指导学生学习作文修改的意义。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作文过程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小语教学大纲》指出:“写完以后要修改。要注意  相似文献   

6.
李娟 《班主任》2012,(9):43-44
又一批新生到来了。与往年一样,我把班长、学习委员等“一级重职”分给了学习成绩居前的几名学生。没想到第一次分派任务,学习委员就向我“辞职”,理由是任命各科课代表的任务把她给难倒了。“你们原来班中的干部是怎样产生的?”我问。“是老师任命的。”  相似文献   

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白改作文能力的洲练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中年级:"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8.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这篇课文分为两部分:一是“原作”,讲厂胡萝卜的一些知识,但是有许多语言表达上的毛病;二是经过朱德熙先生修改过的“改作”。“改作”保持了“原作”的意思,同时将有毛病的地方修改过来,使其意思明白,语言规范。本课的特点是将“原作”与“改作”同时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通过对照、比较,找出原作中的错误,分析病因,学习朱先生是如何修改作文的。因此,教学中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一、让学生从自己的评政与“政作”的比较申找出差距,产生“学习修改”的欲望在课前预习时,要求学…  相似文献   

10.
当面批改作文,是作文批改的方式这一。笔者认为面批作文有许多好处,现将其归结为如下三点: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利用课余时间,每次叫三四位学生来面批作文,学生一般很乐意一起批改。写了《学贵有恒》一文后,我叫了三四位学生一起批阅刘庭海同学的作文,师生一起一句一句批阅,看到“很难适当时代发展对人们的要求”一句,我用笔在这句子旁边作了记号,和他们讨论分析此句的正误,得出此句的毛病在于词语“适当”和“时代发展”搭配不当,并叫他们讨论怎样修改,只需把“适当”一词改为“适应”即可。逐句分析修改全文后…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作文的进一步指导,其教育意义是显著的。”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  相似文献   

12.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今中…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技校、职高)的教学班级 ,都设有班主任和班级(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班委会)。很多人都说班主任是班级里的“总管” ,是“一把手” ,是班级工作的“组织领导者”。笔者则认为 :班委会里的班长 ,以及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班干部 ,是由学生担任 ,由班级的学生选举产生的。班委会是班级的领导机构 ,班长与班委会委员们共同组成班级领导集体。班主任不是班委会成员 ,自然就不应是班级的“一把手”。班长是“一班之长” ,“一把手”是班长才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同于小学生 ,年龄都在15岁以上 ,接近成年人 ,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学习使用修改符号,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不仅要注意考查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描写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以此为指导思想,上好这次作文修改指导课。【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要求同学们平时写完作文以后,往往就认为是万事大吉了,以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其实“,文章不厌百回改”“,妙文千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  相似文献   

15.
句子的语序     
历岗 《小学语文》2007,(12):32-32
问:改病句的试题有这样的句子:“老师介绍了许多小华的先进事迹。”学生作文中也常见这类病句。请问:这类句子的语病在哪里?应当怎样修改?  相似文献   

16.
吴淑芳 《青海教育》2003,(10):41-42
修改作文是作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给学生创造评改作文的情境,交给他们评改的方法,赋予他们评改的自由,养成他们评改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二学段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错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可见课程非常重视修改中的合作。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从叶圣陶先生修改中学生作文这件事中受到启发,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培养一丝不苟、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2从本文中初步学习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3.学习本课的生率新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练习用“受益非浅”、“身临其境”造句。田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联系旧知,解题导人:回顾《爬山虎的脚》一课写的什么事?作者是谁?你知道叶爷爷写的是哪儿的爬山虎吗?(就是叶爷爷自家院墙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引出课题并板书)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相似文献   

18.
梁霞 《小学语文》2012,(9):49-52
一、导入 同学们,光阴似箭。一眨眼,我们从一年级的小豆丁变成了今天的四年级学生。想当初,一年级时,我们只会写简单的句子,现在,在短短的一节课里,我们可以完成400字左右的作文。本学期,我们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本领,那就是“修改自己的作文”。这节课我们来修改自己在这单元写的作文。  相似文献   

19.
朋友,你了解“加减乘除”的作文艺术吗?或许你会感到纳闷:加减乘除是数学上的运算法则,怎能用于作文?其实“加减乘除”不仅可以用于作文,而且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方法,掌握了它,你的作文便会意简言赅,含义丰富。所谓“加”,是指增加句子的修饰成分,让句子具体、形象、生动。比如写一个同学走上讲台的情景,有个学生写道:“小明拿着书匆匆走上讲台,那样子真滑稽。”老师讲评时要求用“加法”对这个句子进行修改,学生就在原句上增加了一些词语,变成这样一段话:“小明拎着书大摇大摆地走上讲台,皱皱眉头,清清嗓子,吸吸鼻子,…  相似文献   

20.
李大愚 《小学生》2010,(8):49-49
《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文章的习惯”作为作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力求通过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语文作为“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一性质及学生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确实是抓住了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任务是相当艰巨的。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修改不仅是作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写好作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好习惯的养成,决非朝夕之功。修改文章的习惯和能力,更非一两次“歼灭战”,就能一劳永逸。这里需要的是“持久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