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振铎(1898.12.9-1958.10.17),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史家和藏书家.1958年10月17日,率我国文化代表团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不幸逝世.郑振铎解放以后历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学研究所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郑振铎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不仅写诗、写散文、小说、翻译介绍外国作家和作品,还嗜好收藏书籍,他一生“自  相似文献   

2.
郑振铎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文学史家,同时又是古籍版本学家。本文着重探讨他在古籍版本研究上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先生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著名学者.郑振铎的古代小说史料学主要体现在小说收藏、版本、目录和校勘出版等四个方面.郑振铎收藏大量小说,特别是小说版画,重视小说版本的学术价值.他考证小说版本,重点探讨小说版本和故事的源流系统,研究的最大特色是将小说文本与小说版画结合.郑振铎重视小说目录学,对小说做提要和著录,介绍版本、版画等.并且郑振铎校勘出版多部小说,并有计划地出版版画.  相似文献   

4.
龚传星 《编辑之友》2011,(3):115-116
郑振铎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收藏家和训诂专家,更是一位爱国主义编辑家。作为编辑家,先生的编辑思想受人重视,然而其编辑思想中的主体性特征,并未受到特别关注。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先生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作一论述。我们说某一编辑有着自己的编辑思想,恰恰是说他的编辑思想不同于其他的人。所谓"自己的编辑思想"即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郑振铎编辑思想的主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个体生存方式渗入、个体性暗示、  相似文献   

5.
西谛(1898——1958),是我国著名学者、闻名中外的藏书家郑振铎先生。他以毕生精力辛勤收藏中外文图书共达一万七千二百二十四部,九万四千四百四十一册,其中主要的、数量最多的是古籍文献的线装书。这在我国现代私人藏书家中屈指可数的。他在目录学领域也做过不少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郑振铎是现代著名作家和学者,更是《水浒传》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从百年《水浒传》学术史的角度出发,具体深入的阐述了郑振铎在《水浒传》成书、版本、英雄传奇的文体定位以及艺术分析四个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就,并通过他与胡适、鲁迅《水浒传》研究成果的比较,重新定位了郑振铎在现代《水浒传》研究史上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俊 《编辑之友》2010,(11):118-119
郑振铎是20世纪最出色的编辑之一,他主编过的报刊达45种之多.[1]在接下<小说月报>主编前,他已成功编过<时事新报·学灯>和<文学周报>(后来改为<文学旬刊>).1923年入主<小说月报>,他更注重打造其为新文学建设与旧文学研究并重的文学刊物.依托此一媒体平台,郑振铎于全职编辑之外开始了"业余学者"的研究生活.说他"业余",不仅就其学术背景与工作时间而言之,更是立足其"媒体"性质所由观之.其研究范式的独特之处,正在于他以编辑身份介入研究领域所伴生的"媒体"特色.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部全面以科学的世界观分析、研究和诠释从康德到黑格尔的美学发生、形成、鼎盛和终结的过程的大书,填补了我国学者在德国古典美学研究领域的一块空白。  相似文献   

9.
近读濮文起先生主编《新编中国民间宗教辞典》,颇为吃惊:好厚重的一部大书,竟有218万余字!堪称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新的里程碑. 濮文起先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和学术权威,他在宝卷文献资料整理、民间宗教史与民间宗教思想研究等诸多领域建树颇多.拜读之后,笔者认为,《新编》至少有四个亮点,值得彰显.  相似文献   

10.
叶芳 《出版参考》2014,(3):52-52
周有光是极少数经历了百年中国依然屹立在世,依然深深影响着中国、关怀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著名学者。他的生命没有终点和停滞,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吸引人的大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人生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郑振铎文集》第一卷出版于1959年10月郑振铎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是郑先生生前亲自编定的。在此之前一年——1958年10月18日,郑振铎先生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赴阿联和阿富汗进行友好访问,乘飞机途经苏联楚瓦什自治共和国上空时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到现在整整30年了,今年又适逢郑振铎先生诞生  相似文献   

12.
林英 《图书馆》2017,(11):41-44
本文通过回顾郑振铎从好学乐读的一介书生起步,如何因爱书而藏书,进而从嗜书如命的读书人和藏书家,成为一位文化贡献杰出的作家、学者和出版家,进而探究了其书文化活动与其学术研究、文化出版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阐发了其丰富的书人生涯所给予全民阅读推广的深刻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3.
作为学者,胡适与郑振铎著述宏富,影响甚大。本文论述了胡适与郑振铎在目录编制、目录利用与考证、推荐目录、目录题跋和索引上的成就,指出他们的实践和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郑振铎是民国编辑史上不应被遗忘的编辑大家,他从事编辑工作近40年,在报纸、期刊、图书等领域都有杰出成就。近年来有关郑振铎编辑活动的研究逐渐增多,但研究者在钩陈史实之余,对郑氏编辑事业成功的原因却鲜有探讨,本文试从性格因素、人际网络及编辑技巧三个方面略论之。  相似文献   

15.
陈欣 《图书馆杂志》2012,(2):105-108
"丰子恺先生在一九三五年曾画过一幅题为《钻研》的漫画,一黑一白两本大书中,钻进钻出的都是‘书虫’。我怎么看都觉得,其中的某一条就是我。"——这是湖南作家、藏书家彭国梁先生《书虫日记》一书取意的出典。彭先生自命为"书虫",又自称"彭胡子"。在《书虫日记》(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日记》)的序言中,他说自己惟一的爱好是逛书店,不知疲倦地淘书、看书、编书、写书、藏书。而其藏书  相似文献   

16.
倪怡中 《出版参考》2005,(26):38-39
江南历来多著名藏书楼.作为嗜书如命的学者和藏书家,郑振铎在日军占领上海之际,眼看江南珍贵典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也纷纷被藏家后人出售以赡救度难,他勇敢、执著地留在"孤岛",抢救出了大批国宝.  相似文献   

17.
郑振铎(1898-1958), 是我国著名的学者,文 学家。1920年参加李大钊主办的 "社会主义研究会",同年与茅盾 等组建了文学研究会。主编《小 说月报》、《文学旬刊》、《公理日 报》等报刊。他一生著作很多,对 图书评论有相当的贡献,有书评 专集《西谛书话》,其他书评作品 散见于1998年河北花山文艺出版 社出版的20卷《郑振铎全集》中。  相似文献   

18.
江南历来多著名藏书楼。作为嗜书如命的学者和藏书家,郑振铎在日军占领上海之际,眼看江南珍贵典籍毁于战火,幸存下来的也纷纷被藏家后人出售以赡救度难,他勇敢、执著地留在“孤岛”,抢救出了大批国宝。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典·文学典》的《隋唐五代文学分典》是我国学术界前辈耆宿程千帆先生亲自主持、组织的项目,也是《文学典》最先启动,列为试点的部分。其中直接参与并作为具体负责人,有卞孝萱、郁贤皓、吴企明等,都是我们唐代文学界有卓越成就的著名学者。 这一有数百万字的大书出版后,我有机会通读,感到这一分典确符合“编纂通则”所说的,是对汉文古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分类整理,为学术界提供准确翔实、便于检索的分类资料。 隋唐五代文学是中国古典文学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家、作品众多,文学体裁多样,并形成了不少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胜利前一周,即1945年8月8日,当代作家谢六逸先生英年早逝,去世于山城贵阳,虚龄仅47岁。那时候交通阻塞,通讯落后,他逝世的不幸消息在隔了一段时间以后,才陆陆续续传到他分布全国各地的朋友耳中。1947年,在他逝世2周年的时候,在上海出版的《文讯》月刊第7卷第3期上,郑振铎、茅盾、徐调孚、顾仲彝、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