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雷杰能 《江西教育》2005,(19):14-15
钱茶花小档案:1956年出生,1974年任原星子县隘口公社上垅小学民办教师。她曾两度主动要求到位于庐山中部悬崖边的半山康家小学(教学点)任教。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刊曾以“好一朵山茶花”为题报道她的感人事迹。她先后当选九江市人大代表、全国“十大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今年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她是属于祖国辈的诗人。曾经和她一起开放在台岛最初诗坛上的女诗人,随着40年诗坛风云变化,大多一朵一朵凋谢了,唯有她依然如故,像一朵青莲独立于当今台岛诗坛。她就是台湾女诗人蓉子。蓉子,原名王蓉芷。1928年生于江苏涟水县城一个三代基督徒家里。蓉子在江阴一所著名的教会学校读完小学后,即辗转扬州、上海、南京等地教会学校就  相似文献   

3.
在美丽富饶的青藏高原上的玉树州大草原,有一朵经过风吹雨打的小红花。这朵小花,就是青海省玉树州民族红旗小学五(1)班的中队长马玉花。 1998年秋,红旗小学开学的第一天,一个扎着马尾辫、有些腼腆的小女孩走进了一年级(1)班的教室。她很普通,甚至比起周围的同学来,她的衣着还显得有些“土”气。那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妹妹是“限量版”的,从很多方面看都是。她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是特别爱哭。她从出生就爱哭,一直哭到上小学还在“精进”这项技能。妹妹的哭声常让我很烦躁,让爸妈很抓狂。我们只能盼着她快快长大,长大后她也许就不爱哭了。可我们的期望落空了。  相似文献   

5.
“我何德何能”,这是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校长杨尚薇的一句口头禅。似乎她得到的每一项关爱或荣誉,都是这个世界对她的谬奖。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是响当当的名校,成都小学界的“五朵金花”之一,杨尚薇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这些“名气”“名声”在她身上完全看不到。而在她言谈举止间,“名校长”的气息又如邻家院墙上的一簇蔷薇,清香四溢。  相似文献   

6.
何亚福 《师道》2002,(9):55
隔壁一个读小学的小女孩来向我请教几道算术题,我趁她在做算术作业时,随手翻了一下她的语文作业簿,一个造句练习吸引了我的注意;“高兴:春天到来了,一朵朵鲜花高兴地绽开了。”多么形象的句子!令我惊愕的是,一个红色的“×”打在这个句子的末尾,还有老师要她“重造”的批语。翻过另一页,我看到了小女孩重造的句子:“高兴:小明考试  相似文献   

7.
百花园     
过了些日子,阳阳又回来看爷爷,一到家就进房看她的玫瑰花。哎呀呀,红玫瑰、黄玫瑰都变成白玫瑰啦。她带着哭腔说:“爷爷,花儿的颜色哪儿去了呢?” 爷爷说:“是太阳公公把颜色借走了。”阳阳说:“那,太阳公公什么时候把颜圈现代”家x教j.2002;《爹 阳阳数着花儿:“一朵、两朵、三朵、四朵!”掰着手指头算算,抬头向着太阳喊:“太阳公公,你多还了两朵颜色耶!” 爷爷吻着阳阳红扑扑的小脸蛋,说:“太阳公公说了,这是对小朋友勤劳诚实的奖励哩!” (郭书龙) 老师:你说说水对于我们人类有哪些重要作用? 学生:地球上要是没有水,我们就学不会游泳,那大…  相似文献   

8.
一巴掌     
平时上街,女儿从来不跟父母要东西,除非是偶然告诉她今天是她的生日,她才会惊喜地问:“那么,是不是今天可以吃蛋糕了?”等问她要买大的还是小的,她又会说:“你想买大的就买大的,想买小的就买小的,随便你。”但不等你作出决定,她又说:“我家钱少,买个小的算啦。”因此,亲友们都夸我的女儿乖或者说她懂事。而每逢此时,我总是一阵心酸。女儿今年才上小学,却已跟着下岗后的父母四处奔波,受尽了煎熬。风餐露宿不说,有一次竟陪着我们饿了一天一夜。等我千方百计地弄来几个饺子喊醒她时,她竟高兴得手舞足蹈,抓起一个饺子就往我嘴里塞……女儿出生后…  相似文献   

9.
1986年9月2日,她出生在江西九江白杨镇。读小学时,父亲就开玩笑地对她说:“乖乖女,如果你将来考上北京大学,我就跟你到北京去玩。”从小上北大就成了她的一个美好的梦想。2003年,她以总分641分成为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考进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一个校园的花房里,日开了一朵最大的玫瑰,一个4岁的小女孩却把它摘了下来。一个教育家路过,他亲切地问她:“你摘这朵花给谁?”小女孩红着脸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玫瑰,她有点不信,我摘下给她看看,看完就送回来。”听了小女孩的回答,教育家的心颤动了。他又摘下两朵花,对孩子说:“一朵给你,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一朵给你妈妈,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张兆瑞同志是河南省开封市县街小学的一位音乐教师,多年来,她在探讨“运用音乐手段开发儿童智力”的课题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里奉献给读者的便是她从自己研究园地中撷取的一朵鲜花。  相似文献   

12.
如果有人问:你有自己的“烘焙鸡”吗?有些小朋友可能会感到很奇怪:什么鸡?我知道肯德鸡,可没听说过什么“烘焙鸡”啊!其实“烘焙鸡”是“个人主页”(homepage)的音译,意思是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的个人主页。孙嘉懿就是有“烘焙鸡”的一位少年。她今年11岁,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实验小学上五年级。2001年,孙嘉懿在全国少年网络之星评选活动中被授予“中国少年网络之星”的荣誉称号。早在1998年,在孙嘉懿上幼儿园时,爸爸就给她建了个人网页“孙嘉懿的小乐园”。小学一年级后,小嘉懿学会了拼音,学会了智能拼音打字,会处理一些信件了。随后几年,小…  相似文献   

13.
一件趣事     
《“文革”中的我》中有这样一个故事:1963年12月我的女儿小东出生后,我和她的妈妈就观察她每天的进步,并开始记她的日记。这日记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我们准备等小东自己会记日记之后,由她接着写,成为她的终生日记。在一个很普通的笔记本上记了两年半之后,“文化大革命”就来了。我这个“黑帮”的家是一定会被“抄”的。不过我想,这本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日记没有必要秘藏起来。一天,抄家的人来了,  相似文献   

14.
在周林娥老师的QQ空间里,她的学生给她的评价是:好老班(好班主任——记者注);能干,冰雪聪明;工作狂,具有不一般的风格…… 走近周林娥老师的同事,听到的也是一片赞誉和感叹:“无论什么困难,有她在,就都能解决.”“周老师是我们计算机系的领航员,也是我们的顶梁柱.” 周林娥,如何赢得了这些赞誉呢?  相似文献   

15.
小傻瓜     
小兔有个脾气:别人有什么,她也非要有什么。比如,她看见小羊头上戴了朵野花,她也非要妈妈去采一朵来给她戴上不可。这一天,小兔站在家门口,看见小羊走过来,老远她就瞪大了眼晴,想要瞧瞧小羊身上又比自己多点什么。怎么?小羊的一只脚用一张长长的叶子包了起来,挺好玩的。小兔就去和妈妈说:“给我找一张长叶子,也把我的脚包起来。”兔妈妈拽一拽小免的长耳朵:“傻孩子,小羊的脚是因为受了伤才包起来的呀。”小羊听了直摇头:“才不是呢!我的脚根本没受伤,我是看见小马这样包着,才学他样的。”兔妈妈拍了一下小羊的头:“你也是个傻孩子。这么说,…  相似文献   

16.
乖乖救猫     
小蜻蜓乖乖和姐姐一起出去捉蚊子,在路上看见一个坏人正在虐待别人家的猫,乖乖看了很生气,心想:猫是人类的好朋友,专门逮老鼠为民除害,这个人,还虐待猫,实在是太坏了。乖乖怀里有一朵月季花,这是小仙女给她的。每当乖乖做一件好事,小仙女就给她一朵月季花,可以满足她一个愿望,但这朵月季花只能用一次。乖乖和姐姐商量用月季花救猫。姐姐问:“怎么个救法儿呢?”乖乖说:“我可以变大,把猫救走。”姐姐说:“这朵月季花只能满足你一个愿望。你不是还有好多愿望没实现吗!”乖乖说:“救猫就是我现在的愿望。”姐姐说:“那个坏人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相似文献   

17.
前几日,我在《做人与处世》杂志上看到二篇文章,内容大致是:作为校长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天在校园巡视时,看到一小女孩摘下一朵玫瑰花,随后拿着它就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疾言厉色地训斥她,而是轻轻地走近她,慢慢地俯下身来,和颜悦色地问她。当他得知小女孩是想把漂亮的玫瑰花送给病重的奶奶,让奶奶看一看,开心一下时,他牵着她的小手回到花房,又摘下了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孩子,这一朵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另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一个懂事的孩子。”说完后亲自把她送出了校门口。  相似文献   

18.
方铭璐,11岁,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少先队员,2005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方铭璐常说一句只有大人才能说出的话:“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困难就不难了。”她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一直是跟班上学习最差、最调皮的学生坐在一桌。4年来,与她同桌的熊泽洲、刘天禄、冯  相似文献   

19.
母亲和花     
花?一朵小花!一朵美丽的小花!放学路上,我被路旁的一朵醒目的白色小花所吸引,望着它,觉得温馨、隽永,就像……就像什么呢?啊!我一拍脑袋——这朵小花不就像母亲吗?一想到母亲,我就想起了她那瘦小的身影,她那粗糙的手掌,她那发白的鬓发。于是,我,踮起脚尖,颤巍巍地摘下了那朵花,飞也似地往家里跑去。一跑到家,我就看到了正在忙碌的母亲,我高兴地叫了一声“妈妈”。还没等母亲回过神来,那束小白花就展现在她的眼前。母亲看着花赞道:“好漂亮的花!”我高兴地说“妈妈,这是我在路边摘的,送给你。”母亲听了这话很激动,一边找来个花瓶把它插起,一…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介绍小琪(化名),14岁,是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女生。她出生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父母对年幼的弟弟宠爱有加,对她则不闻不问,从小只有爷爷施舍些怜爱给她。小学时曾因为长相丑、脾气臭被称作“极品”。原以为上了初中后,能摆脱小学时的噩梦,结交一些新朋友。可开学没多久,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就把小琪的绰号以及绰号来由告诉了全班同学,弄得大家都用歧视的眼光看待她,只要有人跟小琪走近些,就会连带被嘲笑。小琪为此难过了很久,最初她只是默默地忍受,后来就反唇相讥,并且不再相信任何人,用她的话说就是“所有人都针对我,都在说我坏话,我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