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第二届全苏运动会三级跳及格赛的成绩表明,我国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已大大地加强了自己的阵地.参加及格赛的69名运动员当中,成绩低于14米的只有15人,而超过15米者则达19人之多,达到和通过健将级标准的有10人,突破16米"大关"的有4人:费道谢耶夫(16.54米)、里霍夫斯基(16.38米)、加列耶夫(16.32米)、卡普辛柯(16.20米).在一次比赛中出现这么多优异的成绩,这还是一件空前的事.况且本来还可以出现更多的好成绩,只因有一些平时曾达到或接近16米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2.
有48名女运动员、53名男运动员参加的第一届全运会的铁饼比赛,从最高成绩来看,他(她)们没有打破全国纪录,但是,前十名平均成绩和第十名成绩的增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快,女子前十名平均成绩的增长,从58年到全运会比从56年到58年二年还多0.99米,男子前十名平均成绩和女子及格赛中第43名的成绩(30.26米)都超过了解放前的全国最高纪录.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对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女子铅球前8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决赛前后3跳成绩、成功率等进行研究,分析女子铅球比赛的竞技表现特点,为选材、训练、比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其平均身高约为183.4 cm,平均体重约为92 kg,平均克托莱指数为501.02,表现出较为合理的年龄、身体形态特征,24~29岁是女子铅球运动员展示最佳竞技能力的黄金期;及格赛成绩平均发挥率约为96%,决赛成绩平均发挥率约98%;及格赛成绩、决赛成绩呈现出群体竞技能力状态水平表现的极化现象;决赛出现最佳成绩的投次比较均匀,前3次试投的成功率高于后3次试投。  相似文献   

4.
以世界和中国田赛项目高水平运动员的年度比赛技术统计资料为信息源,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对运动员在年度比赛中的参赛次数、参赛时间、运动成绩变化及重大比赛中的竞技实力、及格赛和决赛发挥的研究,揭示了在新赛制下田赛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运动员的了解及对中国运动员在大赛中竞技表现不佳这一现实问题的认识,并为中国田径协会推行的赛制改革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1978年全国业余体校田径分区赛于8月27日至31日分别在四川广汉、山东青岛、河北张家口、湖南衡阳举行。比赛分甲、乙组进行。为促进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参加各单项比赛前,所有运动员必须参加100米,跳高或跳远,铅球或标枪或手榴  相似文献   

6.
前言一、苏联游泳运动发展概况苏联游泳运动员于1952年初次参加在赫尔辛基举行的奥运会游泳比赛,未获奖牌。按非正式计分,只得一分(仅在女子200米蛙泳比赛中取得一个第六名)。经过20年的努力,苏联游泳运动员1972年在慕尼黑奥运会上的游泳比赛中取得2枚银牌,3枚铜牌,团体总分获32分。苏联队在这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并不突出。在1976年举行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苏联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有很大提高,共取得9  相似文献   

7.
对国外7名优秀女子优秀百米运动员比赛中加速跑的距离、个人最大速度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国内外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1)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与比赛中加速跑距离的大小、个人最大速度都呈高度负相关,加速跑距离长,最大速度快,运动成绩优秀.2)国内优秀女子百米运动员平均成绩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以较高的步频过早地达到了个人最大速度,使加速跑距离过短,影响了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8.
1993年9月5日-10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全运会体操比赛,与1994年4月19-20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以下简称“七运决赛”与“单项决赛”),是自国际体联公布1993-1996年国际体操规则以来,我国和世界的两次最有代表性的重大体操比赛。本文根据这两次比赛中双杠决赛前八名运动员的自选动作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讨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双杠自选动作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的竞争实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击剑运动员比赛心率、赛后血乳酸和血清CK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击剑冠军赛期间,测定了27名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心率、赛后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了解击剑运动供能特点、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机能变化,为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在半决赛和决赛时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显著高于之前场次(p<0.05),1/16比赛男女运动员赛后血乳酸为接近半决赛(p>0.05),1/4赛后血乳酸在所有场次中最低,显著低于半决赛和决赛(p<0.05);2)同性别不同剑种心率分布比较,男运动员在90%~100%HRmax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男重、男花和男佩;女运动员从高到低依次为女花、女重和女佩(p<0.05);3)赛后CK、BU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1),男运动员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5),经过12 h的恢复后,次日晨运动员CK、BU均未恢复到安静状态(p<0.01)。说明击剑运动的主要供能途径是ATP-CP和糖酵解系统;佩剑为典型的ATP-CP供能,花剑和重剑对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有更高要求;个人赛后运动员经过12 h后机能并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于 9月 3日 - 11日在成都举行。此资赛会共设甲、乙两组比赛。四川省代表团共有 2 2 9名运动员。其中 ,我院运动员 74名 (占代表团运动员数三分之一弱 )单独组队代表四川参加乙组全部 4个项目比赛。在此次比赛中 ,我院运动员共获得金牌 11枚 ,银牌 4枚 ,铜牌 5枚 ,总分共计 351分 ,全面完成了四川省政府下达的参赛任务。更可喜的是在整个比赛中 ,我院运动员敢打敢拼 ,尊重对手 ,尊重裁判 ,注意东道主形象 ,没有出现一例非体育道德行为 ,受到广泛好评。其中 ,田径队、女子篮球队、男子排球队还获得了体育道德风尚奖。…  相似文献   

11.
投掷运动员瓦拉那乌斯卡斯的名字为运动爱好者所熟知,还不过是近二、三年的事情.这个二十五岁,身体条件非常良好的运动员,在1958年才第一次将铅球推到17米以上.在1958-1959年度中他参加了很多次比赛,成绩也都不错.尤其今年九月在莫斯科参加苏联的传统对抗赛中,以17.99米的成绩创造了全苏新纪录而获得第一名.他究竟是怎样达到这个接近国际水平(18米)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由于比赛条件的刺激必然引起运动员一些复杂的心理变化,这些变化对运动员比赛成绩有直接影响。为了帮助运动员克服赛前心理障碍,充分发挥技术水平,我们在第六届全运会期间,对前来接受心理咨询的,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摔跤运动员57人进行了心理调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实践检验了心身调整的方法、手段,同时也需要对有关理论进行探索和研究。一、研究方法1.观察对象:参加六届全运会摔跤决赛的男运动员52人,年龄16—30岁。2.身心调整步骤与方法: (1) 根据心理咨询室所了解的运动员心理状况特点,安排适当的身心调整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收集了1952~2012年共16届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的各试掷成绩、试掷情况等数据,对参加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运动员的前后3次试掷成绩表现特征、试掷最佳成绩分布和比赛能力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比赛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女子铁饼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比赛时期运动员的机能评定和系统康复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掌握比赛实际运动员机能状况变化的规律,通过对广西体工大队参加九运会决赛阶段比赛的优秀运动员13人,对他们进行纵向跟踪检测,在大负荷超常式训练后实施系统康复,用生化指标和运动成绩衡量效果.结果发现:1)比赛时期大负荷训练后,运动员Hb、T和SOD明显下降,C、CK、BU和MDA明显上升,总体表现出竞技水平下降;2)进行1个月系统康复后,Hb、T和SOD明显上升,C、CK、BU和MDA明显下降,总体表现出竞技能力上升;3)有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大大好于无系统康复的比赛成绩.表明:1)比赛时期大运动量训练会造成运动员机能的下降;2)设计实施的系统康复,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和运动员竞技状态的提高有良好效果.3)采用的生化指标,能从多方面对运动员机能进行有效评价,可作为一套机能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法,收集了1952~2012年共16届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的各试掷成绩、试掷情况等数据,对参加奥运会女子铁饼决赛运动员的前后3次试掷成绩表现特征、试掷最佳成绩分布和比赛能力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优秀女子铁饼运动员比赛能力表现特征与规律,为我国女子铁饼比赛、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苏联南部各共和国的长跑运动员,长期以来都落后于中部和北部地区的运动员.在1957年的全苏冠军赛中,南部各共和国共有12名运动员(8名参加5000米,4名参10000米)参加,其中只有7名运动员达到了二级标准.许多优秀长跑运动员和教练员认为,南部各共和国长跔运动员成绩长期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制订计划和安排全年训练时,从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在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条件下,要想在长跑比赛中获胜,必须系统地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但是,根据南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验,在夏季系统地进行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是有困难的,然而冬季的气候条件很好,但却又长时间不进行室外训练.1949年末,我们和格鲁吉亚代表队的一些田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长拳决赛中运动员的技能表现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在长拳项目比赛中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对套路竞赛规则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动作质量和难度两部分在男子比赛中的评判效力明显减弱;套路竞赛规则在女子长拳比赛评判中仍具有很强的评判效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运会排球决赛于9月1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北京体育学院球类系排球专业班师生39人,对大会132场比赛进行了观察和统计,获得了参加比赛各队技术、战术运用的情况和造成技术动作失悮的各种原因的统计资料,并对这次所得资料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把所得的结果向全国教练员经验交流会提出了报告.  相似文献   

19.
85年5月在杭州举行全国体操比赛和9月在上海举行全国体操锦标赛,参加比赛运动员的高低杠自选动作共151套(包括国家队)。现分类统计如下,以供同行研究我国高低杠技术水平的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参考。下面以参加杭州赛的运勃员(下称上半年),参加上海赛的运动员(下称下半年)为统计单位,并跟国家队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于2007年9月1~9日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的289名男子体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通过对参加比赛的男子体操运动员的现场发挥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揭示出当前世界竞技体操男子发展动态和实力格局,为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佳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