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纳豆菌液体发酵条件。通过蛋白凝块溶解时间法测定纳豆激酶活力,筛选出最佳培养条件。液态发酵选用甘油、乳糖以及木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糖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麦芽糖;用酵母膏、干酪素、胰蛋白胨和黄豆汁代替基础培养基中的麸皮进行发酵产酶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氮源,并在此基础上变换不同的碳、氮源浓度,筛选出最佳的碳、氮比。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发酵最佳条件为,甘油10%,酵母膏2%,明胶0.5%,NaCl 0.5%,KH2PO4 0.1%,K2HPO4 0.4%,MgSO4 0.05%,初始pH7.0。在此条件下培养,测得的纳豆激酶活力相当于尿激酶1081.22IU/mL。与此前报道结果800.50IU/mL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虎掌菌(Tremellodon gelatinosum)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虎掌菌摇瓶培养的最佳条件是2.5%可溶性淀粉,0.25%的牛肉膏,摇瓶转速12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0%(V/V),最佳发酵时间是6d.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发酵条件,为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原料处理,培养基制备,以及混菌比例和发酵的时间、温度、湿度,空间湿度,通过气性等因素对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分别获得各因子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原料经适当粉碎后,加入辅料,调PH值为6.5羟常或高压灭菌,晾至30-40℃时,以1:1:1混菌比例,5%-7%的接种量接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于厚垣孢子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木霉菌剂具有抗逆性强、存活期长、易贮藏等特点,更容易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文利用系统的液体发酵策略,优化木霉菌高产厚垣孢子液体发酵条件,同时降低发酵成本,指导未来木霉菌厚垣孢子生防菌剂研发。创新点:采用从开放到闭合的递进式液体发酵筛选优化模式,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优化设计确定影响木霉菌产厚垣孢子的关键因子及最佳发酵条件,确定玉米粉作为基础培养基,添加甘油和调节p H相结合的液体发酵策略,在降低发酵成本的同时提高厚垣孢子产量。方法:以玉米粉为基础培养基,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从8个候选的发酵因子中初步确定玉米粉、甘油和发酵液起始pH值三个显著因子。进而利用响应面中的Box-Behnken设计(表5)三个因素为自变量,厚垣孢子产量为响应值,通过Design Expert 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建立多元二次回归方程。通过方差分析,最终确定木霉菌SH2303高产厚垣孢子液体发酵工艺的最佳参数。结论:确定了影响厚垣孢子形成的三个关键的发酵因子:玉米粉、甘油和起始pH值。获得厚垣孢子形成最佳的液体发酵条件:玉米粉62.86 g/L,甘油7.54 ml/L,起始p H 4.17,发酵6天。实际最大厚垣孢子产量4.5×10~8孢子/ml,与模型预测值3.6×10~8孢子/ml相当。厚垣孢子产量与优化前相比提高8倍,可用于指导低成本的木霉菌厚垣孢子新型生防菌剂开发。  相似文献   

5.
桑椹乳鸽酒的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桑椹乳鸽酒的加工工艺及关键技术,采用正交试验选出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乳鸽酶解的酶用量为2500u/g,桑椹酒发酵条件最佳为温度22摄氏度,接种量为0.20g/L,糖度24%。  相似文献   

6.
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研究蘑菇液体发酵的最佳外界条件。结果表明,蘑菇液体发酵培养的最适碳源为3%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0.3%牛肉膏;其他最佳发酵条件为:摇瓶转速130r·min-1,温度25℃,接种量为15%(V/V),最佳发酵时间为7d。  相似文献   

7.
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激活酿酒酵母提高乙醇转化率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等离子体电源电压和处理菌液体积为影响因子,以乙醇转化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提高乙醇转化率的最佳实验参数为:处理时间1 min,电源电压24 V,处理菌液体积9 mL。在此条件下,乙醇转化率达到0.58 g/g,比未处理过的酿酒酵母发酵葡萄糖生成乙醇的转化率高2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选桑葚果醋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发酵所得总酸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果汁的酒精度、醋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用对比试验研究确定消除浑浊的明胶加量、原汁配比、糖酸比等.结果 最佳醋酸发酵条件为:果汁的酒精度为5%vol、醋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24h;最佳明胶加量为0.02%,原果醋添加量为30%,糖酸比为9∶1.结论 该工艺生产的桑葚果醋饮料风味和色泽宜人,口感协调.  相似文献   

9.
红薯味酸牛奶的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利用从超市购得的原味的酸牛奶作为接种菌种,与打浆、糊化、糖化后的红薯浆混合,经过发酵及后发酵,得到特有具有红薯芳香的新型酸牛奶.通过实验研究,得出红薯酸牛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乳、蔗糖量、接种量、红薯浆量所占体积分别为50%、8%、15%、27%;发酵时间为4小时,发酵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培养基的最佳组合.方法:对提高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的培养基组合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以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结果:KH2P04浓度为0.3%、3-吲哚丁酸的浓度为0.04%;发酵培养条件的选择是:接种量为13%(v/v).结论:高分子量裂褶菌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下得到高分子量裂褶菌多糖的质量分数达1.768%.  相似文献   

11.
裂褶菌是一种药食兼用菌,含多种有效成分.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裂褶菌液体深层培养过程中通气量以及搅拌转速对裂褶菌丝体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通气量和搅拌转速下裂褶菌生长具有明显差异,在通气量为150L/h,搅拌转速200r/min条件下菌体得率最高,达到15.45g/L.试验结果为裂褶菌的进一步放大培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棉花黄萎病拮抗细菌HMB-1005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分析摇瓶发酵对芽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HMB-1005菌株产芽孢条件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蔗糖1%、玉米粉2%、CaCl2·2H2O0.02%和NaH2PO4·2H2O0.2%、pH值为7.0、温度为30℃、转速为200r/min、接种量10%、种龄24h。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液中拮抗菌出芽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以商洛市所产杜仲叶为原料,乙醇为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8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0。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2.114%。试验提取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商洛市杜仲叶中绿原酸的生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马铃薯、牛奶等为原料,以开菲尔粒、酵母为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发酵剂的发酵条件和马铃薯乳酒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开菲尔粒用量1 g、酵母用量0.2 g、白砂糖用量6 g、发酵温度26℃、发酵20 h;马铃薯乳酒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发酵剂用量3 g、白砂糖用量10 g、马铃薯泥用量20 g、发酵12 h.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大枣不同处理条件的单因素试验,确定出制备枣汁的最佳工艺;用正交试验设计出合理的发酵工艺条件;最终大枣酒经发酵、沉淀后富含营养成分、具有美容养颜,促进新陈代谢等功效。  相似文献   

16.
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银花的花、茎、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金银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用所得绿原酸对时令果蔬进行保鲜处理,以研究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从金银花的花和叶中提取其绿原酸的最佳浸提条件: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25,乙醇浓度60%.茎中绿原酸的提取最佳浸提条件: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液料比1:25,乙醇浓度60%.保鲜实验结果表明:绿原酸对贡梨、红富士鲜切片都有保鲜效果.对圣女果的保鲜作用差.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法从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提取原花青素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并建立了原花青素的光谱分析方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9.15%~104.5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7%.结果表明,3种不同发酵类型的茶叶中原花青素的含量情况是:不发酵的绿茶含量最多,其次是半发酵青茶,全发酵红茶含量最少.  相似文献   

18.
在发酵温度为26℃、摇床转速为150转、发酵时间为144h的条件下,通过摇瓶实验发现,在发酵液中分别添加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对裂褶茵茵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B1、α-萘乙酸、油酸、2,4二氯苯氧乙酸、3-吲哚丁酸添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0.5mg/L,0.2ppm,0.1%,0.2ppm,0.5ppm。在所选的几种生长因子中,添加油酸对茵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最大,可作为最佳添加因子。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发酵柑桔渣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菌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微生物发酵法提高柑桔渣中粗蛋白含量的菌种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三种菌种混合发酵优于单一菌种,以白地霉、假丝酵母和康宁木霉按1:1:1比例为最佳,发酵后产物的粗蛋白含量可由5.3%提高到11.2%。  相似文献   

20.
同步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步固态发酵中,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纤维素酶曲用量511U/g(FPA),加水比1:2~1:3的情况下,接种产朊假丝酵母10%,30C发酵48h粗蛋白含量由原料秸秆的0.86%提高到7.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