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辽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主要有干旱、暴雨与洪涝、大风沙尘暴、寒潮风雪、霜冻、冰雹等.本文通过对通辽市大风和沙尘暴气象灾害的相关资料的搜集研究,分析大风和沙尘暴灾害的一些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从而达到减轻灾害损失之目的.为实现宏观决策,保护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陈静华  蒋少卿 《新高考》2006,(7):105-108
原理呈现 1.气象灾害主要类型: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2.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核心解读 1.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3.
迟庆德 《现代教育》2014,(6):119-119
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分布地域广,而且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地震、风雹、洪涝、干旱、台风、雷电、高温热浪、沙尘暴、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和疫病等灾害在我国都有发生。从灾害的危害性和可防范性来看,只要较好地把握其科学知识,掌握防范应对能力,是完全可以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学校加强学生应对灾害能力教育,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山西旱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旱是对山西农业生产威胁次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重的气象灾害。本文根据1991—1999年的降水资料,利用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暴雨频次对山西近期旱涝灾害进行了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干旱趋于严重,全省干旱大致2-3年出现一次,每年都导致粮食农作物大幅度减产。降水量减少现象在冬季(12-2月)最严重。春旱发生频率较高,并存在地区差异,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夏旱和夏秋连旱损失最大。山西省暴雨次数、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年际差异和地区差异比较明显,降水量多的年份暴雨场次多、范围大、损失严重。暴雨具有南多北少、山区多、盆地少的特征,多发地区主要分布在山西省的南部和东南部。山西省暴雨集中在7、8、9三个月,尤以7、8月份最多,占总数的77.7%。与前几十年相比90年代暴雨次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暴雨洪水损失除粮食减产一项不如干旱造成的严重外,其他各种经济损失都居各种自然损失之首。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水旱灾害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心腹之患。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我国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占同期GDP的1.5%左右,年均干旱灾害损失超过同期GDP的1%,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位居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之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出了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和2004年发生的一些气象灾害及其给人类带来的生活和经济损失,指出了避免这些灾害损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旱灾是明代宁夏地区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明代宁夏干旱灾害具有阶段性、频繁性、递增性、周期性、区域差异性和严重性等特征。明代宁夏干旱灾害对宁夏社会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干旱是同朔地区第一位的灾害,但历史以来并非一成不变,较早时期干旱频度低,灾害轻或不常出现,较后愈演愈烈.同朔地区干旱之间常发生洪涝,有的世纪频度也不低,充分表现了大陆性季风气候所带来的不稳定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川滇地区干旱灾害空间分布格局,采用熵组合权重、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对川滇地区干旱灾害进行了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研究发现:干旱灾害的高、较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川西高原和云南大部分地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干旱灾害风险区分别占川滇总面积的3.02%、29.24%、42.80%、24.93%和0.01%;干旱趋势、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是影响干旱灾害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灾害种类多,造成的损失大。目前我国灾害损失的赔偿主要以国家为主体,要减少灾害的损失,我们要反思人类的行为,增强减灾防灾意识,同时逐步建立国家和市场相结合的灾害损失的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仅次于内陆的洪涝、干旱和风沙等灾害。海洋灾害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探讨沿海城市所面临的海洋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知识点击】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需要掌握的主要知识如下:(1)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异同点。(2)气候资源对农业、建筑、交通等的影响。(3)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沙尘暴灾害的形成、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四川旱灾特点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国以来,四川干旱灾害几乎年年发生.而且具有分布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灾情重和损失大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地形条件差异、降雨量不均匀、农业耕种不当等。为了减少或消除干旱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四川必须进一步采取蓄水、改种、兴林等综合配套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1980年到2006年松山区自然降水量与全区粮食产量的关系,确定松山区干旱灾害发生的气象学指标,并提出干旱灾害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许多灾害的发生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教育人们如何预防灾害及减少灾害损失显得尤为重要。地理教师要明确灾害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课堂教学灵活性,以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加强地理教学中的灾害伦理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海洋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的总损失中占10%。因此,研究和预防海洋灾害对我国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洋灾害的种类有:风暴潮灾、海浪灾害、海啸、赤潮、海洋环境污染、海上溢油、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异常海况变动、海平面上升等,对我国危害较大的海洋灾害有:一、风暴潮灾风暴潮是由于海上风暴和气压变化而引起的一种海洋灾害,发生的地带主要在近岸,它的表现形态,主要是海水异常升高,漫溢于陆地,冲垮建筑物,淹没农田和人畜等。国外学者曾经作过统计,…  相似文献   

17.
工业化以来传统灾害的演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化以来,传统灾害的持续和演化明显表现出七大趋势: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周期越来越短;规模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危害区域越来越广;直接造成的大规模人口死亡有所下降,物质损失则增长巨大;灾害损失的放大效应更加显著;灾害群发现象日趋严重;城市成为灾害的主要承受者。  相似文献   

18.
略论西南地区旅游地灾害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西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各种旅游灾害给旅游地造成的巨大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发展西南地区的旅游业,必须加强旅游灾害风险管理,以预防和治理各种旅游灾害,降低和消除旅游灾害带来的损失。本主要探讨西南地区旅游地灾害风险类型、主要灾害风险及其特点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灾害指标定义、原则、结构、指标内容作了讨论和分析.首先论述了灾害指标的一般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灾害的先行指标、灾中指标和灾后指标.这些指标的设计和给出对灾害的正确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北地区是生态环境恶性循环的重点地区之一。各种人为的不合理生产活动,使生态环境灾害日益突出,增加了抗灾难度,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防御生态灾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生态灾害给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所带来的损失,对生态灾害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论述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生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