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月色》为朱自清先生名篇。几十年来一直被选进各类学校语文教材里,成为语文学习的范文,而且由于其语言的优美生动,讲究节奏韵律的美,适合朗读和背诵,所以给读者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凡学过这篇文章的人,即使不能全文背出,也至少还能记得中间那几段对荷叶、荷花和月色的精彩描写,因为那些描绘实在太逼真、太形象了。但若细心地品味起来,就会发现。其中有一句话是颇令人费猜的,这就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相似文献   

2.
西方骑士文学和中国武侠小说都是反映了人们对"侠客"的崇尚,二者具有许多共同点,如:这两种文学中的"侠客"都是重侠义,也都是人们所向往的形象。二者也具有许多不同点,虽然两种文学中都有对"侠客"武功的描写,但这两种的描写却是不同的。而且,"侠客"的价值观也是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就这两种不同文化中的同一个"侠客"形象描写的异同进行了分析,这种不同也正反应了不同民族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猜猜他是谁     
束佳惠 《新读写》2012,(6):24-24
这篇短文非常有意思,读到那句“广告语”时,我不禁也笑起来。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遇到难题会皱紧眉头……文中对人物的描写,无论是神态、动作还是语言,用词清新,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相似文献   

4.
诗歌与比喻     
全国统编教材初中语文第三册《谈谈诗歌》一文在谈到诗歌的特点时说:“……诗歌是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是用诗来汫道理,也要借助于一定的形象,用诗来抒情和叙事就更不必说了。”这话说得非常正确。但如何使诗歌“形象”起来呢,这里没有谈及。本文想就比喻在增强诗歌形象方面的作用问题上作些补充。使诗歌形象化的手法是很多的,如描写、象征、借代、比拟、摹状、衬托等,但最  相似文献   

5.
在朗读小学语文课文时,我们总是感受到动人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是通过叠音、摹声、押韵、语调等语音修辞手段表现出来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而且还使描写更形象,意义更突出,气氛更浓郁,感情更强烈。  相似文献   

6.
在朗读小学语文课文时,我们总是感受到动人的音乐美。这种音乐美是通过叠音、摹声、押韵、语调等语音修辞手段表现出来的,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而且还使描写更形象,意义更突出,气氛更浓郁,感情更强烈。  相似文献   

7.
下篇:艺术形象与语文教育一 艺术形象与语文教材1.形象论:文学是“一个声音——形象的体系”文学的本质是“多元化的性质系统”,是“多种性质的‘集合体’”.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过是性质系统中的一个性质因子.如果是理性地反映社会生活,那就不是文学,只有感性地也即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才更切近文学的本义.文学是通过对形象的描写来反映和认识社会生活的.希·萨·柏威尔在《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8.
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往往要以形象感人。而在记叙、描写等五种表达方式中,能使人物活灵活现、出神入化的,要属描写了。可许多同学,只会一些不痛不痒的记叙,叫他形象地描写一个人,就有点勉为其难了。其实掌握了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技巧,你就会觉得,让人物活起来,原来也这般容易。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在作文训练中,首先要做到内容具体。如今学生作文最大的毛病就是内容空洞。如何克服这一病症呢?那就是要求学生在观察并积累了写作素材之后,要善于“描写”。所谓的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和景物的状态具体描写出来,让读者读了,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在写记叙文时,经常要对笔下的人物进行肖像描写。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使读者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而且还能够起到凸现文章主题的作用。那么怎样在记叙文中进行肖像描写呢?一、肖像描写要适时当代作家何为在《第二次考试》中这样写主人公陈伊玲:“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的小树。”这段肖像描写体现了陈伊玲不仅形象美丽,而且富有青春活力,这是在陈伊玲灿烂的音色和深切的感情惊动了四座以后,大家才注意到了她的形象。但是,如果这段肖像描写放在陈伊玲刚出场的时候,那显然是不合情理的…  相似文献   

11.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新选课文《白杨》,是一篇寓情于物、借物喻人的优美散文。课文中对“爸爸”的三次心理描写,巧妙地将人和白杨联系起来,一层深入一层地讴歌了立志开发边疆、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的忠贞不渝的高贵品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一写“爸爸”心理,把白杨的形象和人的形象巧妙地联系起来。作者开始这样描写白杨树:“每  相似文献   

12.
正人物描写讲究立体效果,因为这样刻画出来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其实,动物描写也是如此。只有让动物在描写中"立"起来,才会形神兼备。那么,如何让笔下的动物"立"起来呢?一、描写外形特征,形象逼真吸引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只完全相同的动物。如果要将动物描写生动,就得抓住其外形特点进行刻画,让读者知道,这是张家的狗,  相似文献   

13.
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作文中对动作的描写普遍缺乏具体描写,不够生动形象,显得枯燥、单薄,以至于写作字数等不能达到要求。老师和学生都知道动作描写对于表现人物个性品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教师难以有效指导,学生也无法可依。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把动作描写得更加具体呢?这需要老师的具体指导,方法具体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也就有法可依了。  相似文献   

14.
(一) "把'话'变成'画'",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心理学上叫"再造想象"。这里的"话",指的是课文中作者用来描写形象的语言文字;这里的"画",则是读者阅读的头脑里浮现出来的形象画面:两者连起来,就是把作者用语言文字描写的形象,通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变成读者自己头脑里的形象画面,或者说是脑子里"过电影"。再造想象是形象性课文阅读时首先要采用的而且也是阅读全过程中最基本的阅读方法。 (二)  相似文献   

15.
鉴赏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技能。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不仅在“教学要求”部分的阅读能力方面,明确地提出了对初中生应“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而且在“教学内容”部分的阅读训练中作了具体的说明,即“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这为我们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裁判亮分     
作为一名文学刊物的编辑 ,看多了作家们的长篇大论 ,突然读到《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送来的三篇学生作文 ,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快。这三篇文章虽然短小轻浅 ,但给人一种简单之美、自然之美。姜真和高雪梅都写的是景物 ,姜真把张家界的天子山写得活灵活现 ,让人如临其境 ,而且扫描和特写相结合 ,使读者觉得那一处山水实在让人开心 ;高雪梅写桥 ,在景物描写上虽不如姜真细腻 ,但却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忧思。包蕾的作文刻画了两个学生形象 ,一个认为学校是最开心的地方 ,另一个认为学校是最无聊的地方 ,谁是谁非 ?耐人…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而且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一个教师若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如“审美情境”、“问题情境”、“形象直观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专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加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等。  相似文献   

18.
不少同学都羡慕别人作文中那引人入胜的记叙,佩服那条理清晰的说明,赞叹那惟妙惟肖的描写,而一旦自己拿起了笔,就只有那干巴巴的几句话,让人看了乏味。其实,使自己的语言生动起来也并不难,下面的几种方法就可以一试。  相似文献   

19.
文学即人学。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三要素中是重中之重,让人活起来,正是创作者煞费苦心要做的事。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多种多佯,其中描写是重要手段之一。有了鲜活的描写,人物形象就会丰满起来,就会永远活在读者的心中。在周立波的《分马》中,老孙头的形象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淋漓尽致,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他的  相似文献   

20.
俞佳阳 《华章》2011,(2):36-36
似乎所有和“梦想”沾边的事儿都能让人肃然起敬。不得不说这小文章很励志。文章字里行间透着细腻。细节描写真能为一篇文章增色不少,别小看那一举手一投足在文章中的作用,看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所谓生动形象。就这么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