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宁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23):48-49
题目甲、乙两物体相距一定距离,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做初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若a1=a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  相似文献   

2.
1.速度-时间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 例1 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方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在后方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的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 分析 利用v-t图象分析. (1)当a1相似文献   

3.
1.速度相等是物体间距离取极值的条件例1如图1所示,物体甲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乙也沿同一方向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开始运动时,甲恰好运动至乙旁,求乙运动后经多长时间,甲领先乙的距离最远,这一最远距离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一、运动情形: 一般是一物体做匀速运动,另一物体做匀变速运动.至于是谁先谁后,是否是同时同地出发,则要看具体问题. 二、解决方法: A.二次函数法;B.判别式法;C.不等式法;D.图象法:有s-t图、v-t图;E.运动关系分析法;F.相对运动法.其中A、B、C三种方法属代数法,D方法属几何法,E、F两种方法属物理法.三、具体问题: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同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 【例1】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甲做速度为v0的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求:(1)相遇前何时两车相距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物理问题的讨论,揭示一维情形下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并应用匀变速相对运动的规律解答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26题.1一个物理模型设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计时开始时,甲、乙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物体的初速度为v01、加速度为a1;乙物体的初速度v02、加速度为a2.设两物体都运动了时间t.试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知识讨论其相  相似文献   

6.
题目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甲以初速度v1、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乙以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2也做匀加速运动.假定乙在前甲在后,且甲能从乙旁边通过而互不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相似文献   

7.
例1在平直轨道上甲、乙两物体相距为x,同向同时开始运动,甲在前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运动;乙在后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假定乙能从甲旁边通过而不受影响,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相似文献   

8.
第三讲疑难例题导读   本讲各节的要求在考纲中已经讲明白,现对书中部分例题作一些补充说明,以帮助读者深入领会。 133页例 1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平均值,只有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才等于初速与末速的平均值。  133页例 2对速度时间图 3— 1的认识:甲质点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 =1m/s2;乙质点在 0~ 2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2m/s2(a2>a1), 2s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v=v1=4m/s。由于 a2>a1,出发后 0~ t2内,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到 t2时 (图中 B点 )甲、乙的速度相等, t2…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追及和避碰问题时,通常有以下三种方法:1解析法在同一直线上,后面的物体能否追上或者碰撞前面的物体、两物体的最远或者最近距离的临界状态,通常是在它们的速度相等时。因此可以先确定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进行求解。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同一方向出发,甲以v1=16m/s的初速度、a1=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以v2=4m/s的初速度、a2=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和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解析两车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车做匀减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开始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距离增大…  相似文献   

10.
例1 如图1所示,质点甲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乙质点恰好在圆上D点,且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AB=L,直径BC=2R,若要两质点相遇,乙运动的角速度w应等于多少?  相似文献   

11.
1双匀变速直线运动组合模型1)模型建构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加速度突然反向,其大小变为a2,质点继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又经过同样的一段时间,质点恰好返回至出发点,试分析2个加速度a1、a2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设物体以初速度v1、加速度α1从零时刻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以大小为α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v2.设整个过程经历的时间为T,则其位移s可用v-t图上OACBT所围的面积表示.  相似文献   

13.
往复运动处理方法田旭东(江苏省溧水县文化学校,211200)在直线运动中,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又反向加速,这样的运动通常称做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的内容涉及到运动学、动力学、动量、...  相似文献   

14.
对“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原理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学生实验四:“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要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如下:设物体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  相似文献   

15.
例题1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汽车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乙地恰好停下,已知甲、乙两地相距为s,那么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做怎样的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其实验目的是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原理是: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α,在各个连续相等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  相似文献   

17.
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典型运动问题: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用图1描述该过程,设AB段和BC段的加速度、位移、时间分别为a1、s1、t1和a2、s2、t2,物体从A到C的总位移和总时间分别为s、t,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18.
1.配方例1 A物体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T后,B物体以加速度a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问:在B追上A之前,它们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相似文献   

19.
一、选择延:(在每小皿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则有多个选项正确。) 1.甲乙二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若甲作匀速运动,乙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雪乙从后面追上甲时,一定满足() A.乙的速度与甲的速度相等 B.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二倍 C.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二分之一 D.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侧产万倍 2.某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第3秒内的位移是s米,则可以确定的物理量是() A.前3秒的位移B.前5秒的位移 C.3秒末的速度D.5秒末的速度 D.如果空气对三球的阻力都相同,三球落地顺序将是甲、…  相似文献   

20.
模型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先以加速度a1做匀加速运动,然后做匀速运动,最后以加速度a2做匀减速运动,到乙地恰好停下,已知甲、乙两地相距为s.要使汽车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最短,汽车应做怎样的运动?最短时间为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