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刘旭  闫亭  包艳 《科技通报》2020,36(5):13-19
采用高精度谱单元方法(spectral element method,SEM)对Re=3900下圆柱绕流和Re=5300下圆管湍流进行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将结果与大涡模拟结果(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基于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FVM)的DNS结果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圆柱绕流的量化分析结果显示,尾流中心线处流向平均速度的SEM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而LES方法则低估了回流区最大速度并高估了离圆柱较远区域流向速度的协方差。另一方面,圆管湍流的对比结果显示,SEM法结果与FVM法结果在一阶统计量上基本吻合,而在二阶统计量上则略有差异,表现为FVM方法结果的流向雷诺正应力预测值偏大,而环向与径向预测值偏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对Re=3900工况下附带2个控制小圆柱的圆柱体结构绕流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单柱体流场计算网格进行了独立性验证,之后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涡量场、升阻力系数等水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了附属小圆柱与主圆柱壁面间距比(G/D)和方位布置角(α)对尾流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间距比较小时,附属圆柱对主圆柱剪切层的影响较大.在α>30°与G/D=0.3工况下,附属圆柱会减弱主圆柱表面压力.特别是,在G/D=0.15,α=30°工况下,附属圆柱对主圆柱体尾流的抑制效果最佳,使得其所受的阻力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3.
基于Bishop有效应力公式,单相流固结理论,以及阻抗函数递推方法研究了三维轴对称条件下成层简化的非饱和土中变截面桩的纵向振动特性。在频域中,求得了桩顶位移和速度的响应函数。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了瞬态半正弦脉冲荷载作用下桩顶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土层模量变化、土层饱和度变化以及桩身截面变化对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层模量变化对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有一定的影响,土层饱和度变化基本没有影响,桩身截面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workbench平台,采用CFD软件FLUENT,对不同频率比(结构自振频率与固定圆柱绕流涡泄频率的比值)下的椭圆柱体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作为立管结构动力响应的求解器,结合FEM方法模拟立管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铅酸蓄电池的一种快捷充电方式:变电流脉冲充电,分析了它的主功率变换部分的原理,给出了充电机的硬件结构和控制方式,适用于矿用的变电流脉冲充电,能有效消除大电流充电下电池的极化现象,使得充电速度加快,充电效率增加,同时电池析气量少,温升较低。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离散涡方法加以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离散涡方法与Messinger结冰模型结合,用于对二维翼型绕流及其结冰过程的数值模拟,兼顾了结冰数值模拟中精度与效率的需求,有望在民机型号研制与试飞中得到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中秋  林建忠  石兴 《科技通报》2002,18(4):270-275
用三维涡丝法对轴对称不可压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 ,描述了轴对称射流在外加扰动下产生的拟序结构随时间的发展 .文中应用了涡丝的增加与合并技术 ,模拟了在基波扰动作用下涡的卷起 ,以及在扰动中加入次谐波后涡的配对 .通过对不同时刻涡量图的比较与分析 ,说明扰动中的基波导致涡的卷起 ,次谐波控制着涡的配对 ,所得结论与理论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频PIV系统以NACA4415翼型的三叶片水平轴风力机为实验对象,在风洞闭口实验段对其近尾迹流场上半部分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测试。获得了不同方位角时的瞬时涡量场云图,发现了叶尖涡向外扩散的现象;然后重建出了三维近尾迹涡量场云图,发现了叶尖涡轨迹区域形成的与风轮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涡管。同时积累了高频PIV系统的使用经验,为更加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刘中秋  林建忠等 《科技通报》2002,18(4):270-275,280
用三维涡丝法对轴对称不可压射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描述了轴对称射流在外加扰动下产生的拟序结构随时间的发展。文中应用了涡丝的增加与合并技术,模拟了在基波扰动作用下涡的卷起,以及在扰动中加入次谐波后涡的配对。通过对不同时刻涡量图的比较与分析,说明扰动中的基波导致涡的卷起,次谐波控制着涡的配对,所得结论与理论和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钝体绕流一直是流体力学领域内的经典问题,了解其流动机理和水动力规律,具有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采用基于虚拟平衡态分布函数的BFL格式处理不规则复杂边界。通过建立不同钝体绕流的物理模型,对比分析边界对流场的速度矢量分布图以及升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钝体形状对绕流特性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再附区域的长度以及流场的速度分布,其中方柱绕流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Oldroyd-B模型对高雷诺数下二维粘弹性混全过程中拟序结构的演变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流场中加入聚合物,基波和次波的发展都抑制,涡量扩散加强,削弱了大涡卷垆配对的强度,减慢了配对时两的旋转运动,当Weissenberg数大于10时,在聚合物应力集中区涡量梯度加强,并出现反向涡量,因而强烈影响了拟序结构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双圆柱在不同距径比(L/D)工况下的绕流,运用FIUENT软件模拟低雷诺数下的双圆柱绕流中表面压力系数的分布和升力系数、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双圆柱表面随着L/D的增大两圆柱柱后涡街将由耦合涡街逐步转化为单圆柱绕流时的卡门涡街,两柱对绕流的影响减弱;随着L/D的增加,两柱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都逐渐降低。通过对不同L/D工况下的对比分析,为圆墩抑制双圆柱绕流的设计提供一定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沈立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8):319-319,229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的典型门式刚架分别进行弹性设计和塑性设计,然后对其用钢量进行比较,从而期望找到弹性设计和塑性设计大致的适用范围。以便在工程设计中,对不同的工程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达到控制用钢量的目的。然后在弹性设计方法下,对变截面构件的楔率取值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出不同荷载条件下得最佳楔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风雪灾害天气覆冰导线在风作用下容易发生驰振导致破坏,建立了悬垂导线的结构模型并推导出导线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准椭圆形截面导线的截面模型并推导出非线性气动力表达式;求解出了导线的自振频率和阻尼系数并求出了导线发生驰振响应的临界风速;对运动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并绘出导线在各种来流风速下振动的相轨图;经过对相轨图的分析求出在各种风速下振动的周期,速度和平衡位置.结果表明:运用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的了解导线驰振发生的机理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元明  姜坪 《科技通报》2021,37(7):80-84,90
在盘管式冰蓄冷系统的外融冰过程中,空调冷冻水在蓄冰槽内流场的均匀性,对融冰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为提高流场的均匀性,蓄冰槽内通常都设置了布水器.布置在蓄冰槽侧壁的布水器通常为正向出流(面向盘管),而布水器反向出流(背向盘管)的布置形式较为少见.为了研究布水器的2种水流出流形式对其布水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2种出流形式蓄冰槽横截面的流速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利用速度偏差系数对布水器的布水均匀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布水器正向出流时截面平均流速为0.2071 m/s,速度偏差系数高达62.85%;而布水器反向出流时截面平均流速为0.1403m/s,速度偏差系数仅为30.47%,布水器反向出流时布水均匀性更好,更有利于提高融冰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流函数和涡量满足的Poisson方程,使用格子涡数值方法,研究无粘流体二维旋涡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旋涡的组对和扯裂现象;讨论旋涡之间位相、强度、初始扰动等对旋涡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高效快速充电同时保证其循环使用寿命的要求,依据马斯定律和相关实验数据,证实了带有负脉冲和间歇时间的Reflex脉冲快速充电方式能有效的消除极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了合适的脉冲充电参数时,Reflex脉冲快速充电不仅能很好的消除极化效应,而且相比较传统充电方式,能大大提高充电速度,增加充电容量,同时降低温升,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在船舶制造行业的应用逐渐扩大,大型船舶的产量也在不断地增长。然而,船舶在转向时,速度下降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已有的关于船舶转向中速降问题的研究,只能估算出定常回转阶段的速度比,而无法估算出定常回转前过度段的速降情况。本文对国外知名学者戴维逊和Schoenher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船舶转向时速降系数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水环境电控工具的供能的涡激振动能量收集装置。该器件主要包括钝体和压电悬臂梁,流体绕流钝体产生涡街的交替脱落引起梁发生振动,通过压电效应将振动能量转为电能。通过对能量采集效果的初步研究,得出了较高的电压输出特性,表明该装置为电控工具供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5,(15)
在循环流化床运行的过程中,锅炉床温控制是重点需要做好的工作。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策略在给煤量、风量和氧量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而导致了锅炉床温变化较大,无法实现自动控制。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给煤量、风量和氧量的控制优化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的控制策略优化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