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并不等同于反应物的质量,反应后的存在物质也不一定就是生成物.反应后存在的物质中除了生成物,是否还会存在其它物质,这由反应的具体条件来决定.下面根据不同类型,谈谈对反应后存在物质的推断.一.有催化剂参与的化学反应,反应后的存在物质中一定含有催化剂.例1: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轻时,冷却后称量残余固体为c克,则反应后的存在物质有:逸出氧气(a+b-c)克;氯化钾为(c-b)克;二氧化锰b克.二.反应不…  相似文献   

2.
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基本存在状态.当物体的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同时还伴随有吸热、放热等现象.图1反映了物态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存在与物质异同说在唯物主义哲学中,“存在”和“物质”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时还相互等同的哲学范畴。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关系或意义上,“存在”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所致。比如,在“现实性”的意义上,“存在”既包括物质,也包括意识。列宁曾经明确地指出:...  相似文献   

4.
对于“物质”的正确理解 ,是正确理解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前提。一些人正是由于对物质概念理解的不正确 ,从而导致了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错误理解。一在物质问题上 ,存在着三个混淆 :一是混淆了物质与物质概念 ,二是混淆了物质概念中的内容与形式 ,三是混淆了物质概念内容中的内涵与外延。关于物质 ,经典作家有过许多论述 ,但由于其论述的角度不同 ,因而有着不同的含义。恩格斯指出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版 ,第 4卷 ,第 343页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 995。)恩格斯…  相似文献   

5.
在生产、生活和实验室中经常需要研究物质的性质,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大部分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我们需要的和研究的大部分是纯净物,所以我们需要对各种物质进行提纯,物质的提纯也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常用的提纯方法有两大类.  相似文献   

6.
在生产、生活和实验室中经常需要研究物质的性质,而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大部分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而我们需要的和研究的大部分是纯净物,所以我们需要对各种物质进行提纯,物质的提纯也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常用的提纯方法有两大类.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学习《哲学常识》 ,接触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概念是物质 ,接受到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原理是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我们生存的世界 ,从无机界到有机界 ,从生物界到人类社会 ,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 ,展现出物质世界的丰富性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马克思、恩格斯时代 ,人们只认识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实物。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 :“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一段话 ,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年代 ,人们只认识物质的第一种存在形态———实物 ,因而把物质与实物相等同 ,…  相似文献   

8.
艺术作品是艺术的具体存在,没有艺术作品就没有艺术;没有艺术作品,关于艺术的种种论述,也就没有了依据。艺术作品是一种产品,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有自己的物质存在形式。物质实在性是艺术作品的基本属性。然而,艺术作品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实践产品,它通过一定艺术语言所表现的是与现实世界相对的第二性世界的实在性;它是艺术家所从事的精  相似文献   

9.
最小的物质是什么?古今中外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一直在探索和争论这一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的认识也在一步步深化。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设想,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极小粒子组成的,他说:“如果我们不停地敲击一个石块,我们最终会得到一些永远不变、不可再分的粒子,即原子。”19世纪后期,科学实验虽然证实了确实存在着原子,但同时发现原子并不是永远不变的,也不是不可分的,它可以自动地变成别种原子,并从中分出比它更小的电子。20世纪初到30年代,人们进一步发现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  相似文献   

10.
物质主义在冲击我国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幸福指数造成一定的影响。该研究旨在考察物质主义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采用“物质主义倾向测量”和“综合幸福问卷”对32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与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成功维度、中心维度、快乐维度都与幸福感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物质主义对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力。结论:物质主义对幸福感有消极影响,青少年应加强对物质主义的抵御意识。  相似文献   

11.
对物质密度的测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因而一直是各地中考的重点和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密度是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由定义式ρ=m/V可知,要测量物质的密度就必须测出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这就要求学生能恰当地选用器材,正确理解测量中的原理、方法以及巧妙地安排实验步骤和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等。常见的物质密度的测量方法有:  相似文献   

12.
每种语言的民族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物质标志,这主要体现在语言要素的表现形式上。语言民族风格的物质标志,在语言的音乐性上明显可见;语言民族风格的物质标志,最鲜明地体现在词汇运用上;语言民族风格的物质标志,也体现在句式上。  相似文献   

13.
精神生产一开始就受到物质的"纠缠",意识必须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精神更是须臾也离不开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人。当然,随着物质的积累与丰富,精神生产日益有了摆脱物质制约的趋势,按照自身的逻辑加速分离与发展。但从整个物质生产的历史范畴看,精神生产永远不能完全脱离物质这一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关于认识对象的探讨中,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认识对象只能是客体——人化自然部分,而不是整个物质存在。因而认为客体是认识论范畴,而物质(存在)则只是本体论范畴,哲学的基本问题则没有认识论的意义。另一种观点坚持物质世界都是认识对象,但又否认用客体人化自然范畴说明具体认识的必要性。这两种观点,都没有看到物质和客体的历史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软物质     
软物质(Softmatter)或称软凝聚态物质(Softcondensedmatter)是指处于固体和理想流体之间的物质。一般由大分子或基团(固、液、气)组成,如液晶、聚合物、胶体、膜、泡沫、颗粒物质、生命体系等,在自然界、生命体、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存在。软物质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如橡胶、墨水、洗涤液、饮料、乳液及药品和化妆品等等;在技术上有广泛应用,如液晶、聚合物等;生物体基本上由软物质组成,如细胞、体液、蛋白、DNA等。对软物质的深入研究,将对生命科学、化学化工、医学、药物、食品、材料、环境、工程等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有广泛影响。软物…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说:“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都经过中间环节而互相过渡.”对于物质和精神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根本的差异,恩格斯的话是否也适用呢?我以为也是适用的。物质和精神之间也有一个中介,那就是意识。明确这一点,对于理解和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重要原则,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一个正统的、似乎是从唯物主义本性中直接引出来的、因而虽然未加论证却又得到普遍承认的观点,那就是认为意识不能直接引起物质世界的变化。于光远同志很形象地表述了这个观点:“哪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都知道,物质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存在.那么,宇宙中的物质只有这三种状态吗?固态、液态和气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类似的星体中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然而在科学技术、实验设备和实验技能都是高水平的今天,科学家们进行了大胆的探讨和大量的高精度的探测,对物质存在的状态形式有I新的认识和结论.在宇宙中,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物质还不利所有物质的千分之一,物质还有另外四种状态,即等离子态、超固态(又叫中子态)。反物质态(又114超等离于志)和辐射场态.若给气体加以数平度的高温或高强度的射线,原子里的…  相似文献   

18.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物质概念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人们科学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的总体性纽结。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对坚持和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这一重要概念的阐发,却存在着一定的形而上学性。拙文提出属性物质概念和形态物质概念的浅见,试图通过对物质概念的再思考,探求正确理解这一概念的基本途径,并向同仁求教。  相似文献   

19.
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中没有不是物质的存在,只有物质存在的不同维层与形态。宇宙统一于阴阳物质。人是肉体和精神的物质辩证统一体。精神的实质也是物质。万事万物都是不同维层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排列组合态。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兴人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进化论”和三维物质观对宇宙物质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日益突显,对宇宙物质存在形态及其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中,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是以固态、液态或气态这三种不同的形式存在着的。物质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我们常见的状态之外,是否还存在着第四种状态、第五种状态呢?科学研究证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