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3 毫秒
1.
有人曾把语文老师的事业比成是一棵树,那么,书籍便是滋养这颗树的一片沃野了。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阅读是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下笔千言,读书对一名语文老师业务素质的形成和内在气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越宽泛,知识就越丰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学生也会愈发地喜欢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读书、能读书、会读书,前提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  相似文献   

2.
有人认为语文不学也会,语文是一个膨胀的学科,与老师无关,其实则不然,语文教学要求老师更要有丰富的知识,很好的素质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我有一个"羞于见人"的梦想:我老是想着做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老师。之所以说这是一个"羞于见人"的梦想,是因为一个语文老师竟然会把做回自己当成终生追求的梦想,怎么说都有点儿滑稽。按照常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语文教育人格,这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不那么简单。记得我刚工作那会儿,便被一个强大的应试教  相似文献   

4.
姜静 《现代语文》2009,(8):100-100
这似乎是一个幼稚的问题。有哪个语文老师不读课文的?可事实是,确有相当多的语文老师在这一点上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也许有人会说,语文老师不读课文,怎么备课上课呢?这大可不必担心,有教参呢。教参上写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足可以照搬到课堂上去“贩卖”了。不过,课文还是看(不是读)过一遍的。看过一遍,仅此而已。看来,语文老师读课文,怎么读,有必要赘言几句。  相似文献   

5.
也说另类     
正《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第12期刊发了崔小凤老师的《小人学语文,快乐无穷尽》一文。在《谁是另类》这个小故事中,崔老师从一道习题要求:从"蟒蛇、刺猬、蚂蚁、青蛙"这四个词语中画去一个不同类的词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另类的学生——许诺。无疑,崔老师是一个非常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老师,所以才会记录下与学生  相似文献   

6.
一个语文老师,其专业素养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这无需多谈.但是,有了高深的专业素养是否就能当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呢(有人会说,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我看未必,即使他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7.
陶醉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景象让人陶醉;夏日里绿树成阴、繁花似锦的景象令人陶醉;秋天里硕果累累、稻花飘香的景象让人陶醉;冬日里银装素裹、瑞雪飘飞的景象令人陶醉。可是,谁又会想到,一个普通的自习也会让人陶醉呢?临近中考,师生之间的情感似乎越来越深厚了。同学们总是在寻找时机向老师表达谢意。这一天是语文自习,也是语文老师的最后一个自习。当语文老师把精心准备的东西都讲完之后,我们的班长站起来说:“今天是最后一个语文自习,而且今天是父亲节,我们给老师过一次父亲节吧。”听到这个提议,同学们立刻送上一阵掌声。老师站在讲台…  相似文献   

8.
童洪星 《教学月刊》2015,(Z1):70-73
一、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引导”请各位语文教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教别人学语文的人,我们自己应该有较高的语文水平,那么,我们的语文水平是怎么来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吗?当然是,但仔细想想又不是。我们的语文水平归根到底不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自己多读、多写慢慢形成的。从教多年后,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即便把语文教师上课讲授的东西全部接受了,甚至消化了,也不一定能把语文学好。有些学生听课笔记做得很好、很详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读课本,那么他一定连课本也读不好。"同样,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教课本,那么他一定连课本都教不好。语文与生活的特殊关系,要求老师能整合生活问题,创生语文课程内容,那才是追求的目标。否则老师只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而这显然是背离语文课程标准的。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0,(78):53-54
现在的教育社会许多人都不重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水平,他们只看重学生的成绩。因为只有让他们对语文阅读感兴趣,他们才会去主动地学习。要想让小学生对语文的阅读产生兴趣,那必须也需要语文老师的引导以及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前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从而达到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主动去做阅读训练的目的。如果语文老师不对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那么学生也只会觉得每天的语文课都是很无聊的,每天上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他们也会很容易走神,久而久之就会不爱上语文课,失去对语文课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也会得到下降。当今的社会上,不管是教育局的领导,还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学生的父母都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成绩。语文老师要尽量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气氛,在传授学生阅读知识的时候,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一个反思,要考虑这一节课学生是否理解了自己所讲述的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是美丽的。不管把语文界定为什么,她永远是最基础、最博大、最富文化内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学科。好的语文老师,会在语文课堂上关注文化的内涵,关注生活的外延,关注人生的阅历和生命的体验。常丽华老师的这一组随笔,就从这样一个角度来阐释理想中的语文。  相似文献   

12.
<正>记得放暑假前,语文老师曾神秘地对我们说:"下个学期的开学第一节语文课,我会给你们一个大大的惊喜,敬请期待哟!"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第一节课就是语文课,语文老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呢?"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面带笑容,提着一个大大的纸袋,步履轻盈地走上了讲台。全班同学都满怀期待地看着语文老师,她朝我们挤挤眼睛,把纸袋的正面转向了我们。"哇!"同学们不禁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从业者经常会提到的一个问题。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具体的解释:“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简单地说,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就是“授人以渔”,在我看来,就是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我与语文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当我与本刊的读者处于同样年龄的时候,我对语文的兴趣远远比不上对数学来得浓厚,我做梦也没有想过将来会当语文老师。让一个本来不想终身与语文为侣的语文老师来谈语文学习,也许更能说明语文的重要性,不知这是不是编辑先生向我约稿的初衷?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3,(A3):31-32
在现代语文课堂上,如果一味靠老师讲解,课堂教学效率就会非常低下;怎样采用合适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今语文老师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赋予了语文教学全新的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那么,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作业又该是怎样的呢?一、作业是一个平台——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晓苇把自己的作业本打扮得很漂亮,几乎每一页都有她精心设计的尾图,那是她最喜欢的动画图案。她会把自己亲手制成的蝴蝶标本夹在作业里送给老师,会向老师推荐治疗咽喉炎的好药,还会故意向语文老师发难———夹一道数学奥林匹克题考考她。而每次收到作业本的时候,她总是充满期待,因为那里肯定有老师给她的东西,有时是一句热情洋溢…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自觉地预习、听课、复习和作业,并与同学切磋,或向老师质疑问难,跨越学习中的障碍,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78):43-44
语文学科是一门和人的心灵直接对话的学科,它最贴近学生的情感和生活,然而在现实中,许多语文老师时常抱怨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甚至拒语文课于千里之外,许多学生也反映"爱"上语文课好难,学好语文更难,这是为什么呢?一个个让老外们啧啧称赞的方块字在学生眼里却是无味的,一篇篇意味隽永的美文在学生的眼里却是枯燥的。这让每一个语文老师心痛,更让每一个语文老师深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能让学生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将会"爱"上语文,学语文,运用语文,可是,怎么做才能拉近学生与语文学科的距离呢?就此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析。  相似文献   

19.
薄春节 《考试周刊》2011,(31):44-45
在办公室里,我经常会听到语文老师这样问:"你今天布置什么家庭作业?"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确实是一件让语文老师头痛的事。  相似文献   

20.
新上任的语文老师第一堂课布置的作文是《我的理想》,刚在黑板上写完标题,下面就唉声叹气。老师很吃惊,就问一个学生:"为什么你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