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社区居民健康保障与促进是新时期民生改善的重要课题,也是实现"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及"健康第一"的执政新理念。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对城市社区公众健康管理与促进的内容、步骤及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重视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的管理与组织建设;建立社区居民健康发展基金;重视城市公众健康宣传与健康教育;组织社区居民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建立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整合社区居民健康促进资源等健康保障与促进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健康教育知识、健康行为、体育与健康的关系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提出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与数量、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学校健康教育的约束力与可操作性、硬件与软件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把体育课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可行性不强,应进一步探讨目前实施学校健康教育适宜的课程载体,为学生提供系统、可操作、实用的健康知识、技能和实践;摒弃功利主义和短期效益思想,使中小学健康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及“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对体育与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与健康教师是培养健康人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1世纪体育与健康教师应具备德、才、体、学、识等五个方面条件,才能满足指导“健康第一”的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西藏民族学院藏族大学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汉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藏汉大学生生活习惯与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体质健康等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汉族大学生在食物摄取、健康知识以及健康态度方面显著好于藏族大学生;藏汉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以及健康态度越好,经常吃早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等良好生活习惯的比率也越高;体格正常组大学生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健康态度以及在食物摄取等方面好于偏瘦组和超重与肥胖组;男女身高、肺活量指数以及立定跳远等方面均为汉族学生显著高于藏族学生,而藏族女生的体重、BM I及坐位体前屈则显著高于汉族女生,汉族男女学生偏瘦率均显著高于藏族学生,而肥胖率均显著性低于藏族学生。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5个学习领域划分的意义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应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出发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批判了“学生的健康能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获得”、“各学习领域可以分别教学”、“健康主线的学习与体育主线的学习相脱离”等错误认识,以促进体育主线与健康主线协调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体育师友》2019,(1):12-13
通过实地走访与个别访谈的形式,发现小学健康教育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师生和家长缺乏健康意识与理念、健康教育课的课时得不到保证、健康教育课的老师不够专业、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课程形式过于单一、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并从问题的根源出发,提出了提高认识落实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制度保证健康教育课时、加强培训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完善机制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三位一体促进健康教育落实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体育与科学》秋季工作坊围绕"运动与健康"主题,组织论坛,专家和与会学者展开了一场多学科领域共同关注运动健康、服务国家战略的探讨,从大健康时代、静坐少动等现代文明病的缘由,谈到运动与健康的跨文化语境和运动健康云等高新技术理念在未来生活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涉及现代社会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慢性病防控的运动干预等问题。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思想交锋与碰撞,强调体育系统、医疗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以及各科研领域和社会服务部门应该加强融合,共同为推进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卢伯春 《体育教学》2008,(11):41-41
第八次课程改革至今,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名称及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分设”或“合设”的争论已非常之多,然而我们在研究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的体育课程、健康课程时却发现,在基础教育阶段,两门课程采取“合设”或“分设”课程模式的现象同时存在。其中,美国的新泽西州、纽约州等10州设置体育与健康教育综合课程;尤他州、夏威夷、罗德兰岛等32州单独设置体育课程和健康教育课程。2002年美国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结果证明,学校健康教育对学生健康行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雅轲 《体育世界》2010,(6):108-110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本文通过问卷对大学生健康内涵知识、健康运动方式、运动过程等方面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大学生运动健康知识获取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找出相应对策,以期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2 1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对当今大学生健康认知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健康认知对健康心理不但有影响,而且影响是整体的,比之体育锻炼和生活方式,对健康心理具有更高的解释程度,彰显认知的元作用。建议把体育锻炼、生活方式、健康认知对健康心理的影响整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以得出更全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居民体育健康发展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江川 《体育学刊》2002,9(5):70-72
利用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健康素质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揭示了2001年广西9个聚居少数民族居民人口体育健康差异,确立该地区人口体育健康综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评价该地区人口体育健康发展状况,并对素质差异进行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体育 (与健康 )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该课程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并对体育 (与健康 )课程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自行车骑行是一项有利于健康的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中鼓励人们更多地采用自行车代步出行和骑车锻炼对于促进公共健康、降低慢性疾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大力推行自行车骑行和自行车复兴的政策、项目和规划。但自行车骑行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健康的负面因素,通过在道路骑行中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道路骑行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达到骑行健身的效果。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自行车骑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与骑行有关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内外自行车骑行的现状,为与自行车有关的健康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重新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体育与健康之间各自概念内在发展过程的陈述及对两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具体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高校竞技体育”3方面的研究,探讨健康如何与体育结合,体育究竟能解决健康的哪些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健康等问题。认为体育与健康之间是一个动态关系,这是由于它们各自概念不断发展所决定的。判断健康的标准要根据“健康三维观”的三维指标判定。  相似文献   

16.
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某一所高校两个校区的校国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试论高校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溯  张萍 《体育科技》2007,28(1):18-20
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它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种从属关系。在高校健康教育实施中,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以生命质量为重点的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而肯定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8.
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更易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太极拳刚柔并济,具有独特的呼吸和动作节奏,对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关研究分散于文献中。文章总结分析了太极拳对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并提供了相应的太极拳练习方式以供老年人练习时参考,为疫情常态化防控状态下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湛育明 《体育科研》2007,28(1):82-8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广西部分高校的专家和研究生进行调查,对构建研究生体育健康能力的主因素既体育健康认识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科学锻炼能力、体育适应能力、健康评价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研究生体育健康能力的若干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4步骤模型"(Four Steps from In-activity to Activity;FIT模型),以3 8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变量(身体体质、主观良好感、健康满意度和不适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活动阶段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水平均好于处于不活动阶段的个体;在3个活动阶段上,处于保持期(即长期保持规律性身体活动)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水平均好于处于探索期和波动期的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健康状况变量共同解释了17.6%的阶段方差变异(F=108.48,P<0.05)。验证了FIT模型中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今后运用FIT模型诊断大学生身体活动变化阶段及其相应健康状况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