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四三年二月,重庆文艺界祝贺戏剧家于伶三十七岁生日,夏衍、胡绳等同志即席联句凑成一首七绝:“长夜行人三十七,如花溅泪几吞声!杏花春雨江南日,英烈传奇说大明。”诗中把于伶四个剧本《长夜行》、《花溅泪》、《杳花春雨江南》和《大明  相似文献   

2.
6月17日是冰岛共和国60周年国庆日。这天下午,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著名记者、摄影家李仁臣的“冰岛如画———李仁臣摄影作品展”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开幕;同时,他的摄影画册《冰岛如画》举行了首发式。展览图片是画册的一部分,作品以写实的手法生动地捕捉到冰岛共和国人民  相似文献   

3.
朱正高 《新闻传播》2004,(11):50-51
我省作家段金林于今年5月又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透云彩霞》。这是近几年他继《县委大院》、《清官蒙尘》、《生花宝地》之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除此以外,他还发表了《找回风光》、《干妈》等若干中篇和短篇反腐小说。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13,(3):F0003-F0003
盖旭辉,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摄影干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他是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摄影最高奖——摄影艺术奖得主。先后出版《向东——迎接第一阳光》与《一个中国军事摄影家眼中的俄军》等大型画册,2011年举办“边关军魂”大型冰雪摄影作品展.2012年举办《雷锋——时代的偶像》大型主题摄影展。  相似文献   

5.
葛立群、袁汝逊、谷岩主编的摄影画册——《难忘的瞬间》,将于今年8月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穆青为画册题写书名,萨空了为画册撰写前言。这本画册,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载了228幅珍  相似文献   

6.
人物档案:李仁臣,1941年生于山东烟台,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78年5月起进入人民日报社工作。1983年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1986年3月任副总编辑。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我在现场》、《春天的气息》、《三连冠》等书,还出版《李仁臣摄影作品》、《李仁臣风光摄影作品》、《灵性南极》、《如诗如画》、《山水情怀》等多种摄影集。记者印象:他是一位“老总”——在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七年。他认为.  相似文献   

7.
你——金义良,南京军区后勤部的摄影干事,从事新闻摄影20多年,全国、全军性的摄影展览没少参加。我见过你那一百多张入选通知和五六十张获奖证书。你出版过一本《清凉世界莫干山》风景画册,有七幅作品出国展览,其中四幅被国外几家报刊争相选用。去年,你的作品《银羽》在“江苏在腾飞”摄影展览中又获了奖。噢!对了,1985年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摄影家辞典》,把你几十年的摄影生涯载入书中……你周围的人跟我讲,让我写写你,说你身上有“闪光点”。  相似文献   

8.
正1978年,在成都军区部队当了9年兵的杨克林复员回到了上海。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他在部队有相当一段时间担任的是摄影干事,于是,他捧着厚厚的几大本作品剪报进入了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出版社,凭着他的功力,他拍摄并主编了多本画册,其中《西藏》画册用七种文字印刷,在海外发行达十多万册。他所主编的《时代摄影》杂志博得当年无数摄影爱好者的青睐,尤其是他所开辟的"历史潜影"栏目是当时刊物上最早的"老照片","以图证  相似文献   

9.
《伟人周恩来》(大型摄影画册)出版发行 为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大型摄影画册正式出版发行。4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画册发行仪式。画册收入了著名摄影家吕相友所拍摄的周恩来、邓颖超同志珍贵照片141幅。薄一波、宋任穷为画册题词,宋平撰写了前言。 《邓小平与现代中国》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这本全面介绍邓小平同志生平事迹和丰功伟绩的画传已由现代出版社出版。布赫、孙孚凌、于友先等出席了于4月3日举行的座谈会。于友先署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全国新闻出版界缅怀小平同志、努力工作的动人事迹,肯定了现代出版社出版《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一  相似文献   

10.
庞万红  韩苗苗 《今传媒》2005,(12X):59-60
初见《华商报》记者陈团结,是他刚刚从拉萨采访归来,还没有从醉氧状态调整过来,脸上带着明显的高原印痕。个头不高,戴着眼镜,文质彬彬,全然不像我们想象中人高马大的形象。说到曾经的成功与失败、艰辛与困苦,他似乎平平淡淡,却在不经意间划出一条轨迹,那便是一个摄影记者对新闻真实的不懈的求索之路。他的摄影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2003年他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选为抗击非典优秀工作者:2004、2005年两次被评为《华商报》明星记者。他的作品《凤翔塑马人》入选《百姓故事》画册;《3.24西安球迷骚乱》荣获第13届中国新闻摄影年赛突发事件类(组照)铜奖和晋城国际摄影金镜头突发事件铜奖(组照):《拥别》入选《百名记者聚焦SARS》画册;《白酒浇毒》入选《2003视界日记》画册: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如何搞好科技摄影报道,以促进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新闻摄影工作者的重视和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些富有新意的科技摄影报道,不仅常见于报端,而且还在一些影展、影赛中获奖,有的还被编入画册,供读者欣赏。已经出版的杨武敏的科技人物摄影画册《风流人物》就是一例。看了这本画册,一股雄伟浩渺之气扑面而来。画册的封面上苍山巍巍,飞云滚滚,国画大师刘海粟题写的“风流人物”四个殷红大字雄劲有力,赫然醒目。我们一口气看完了画册,恍如走进了风流人物的世界,那些科技学者、艺术大师的奕奕风采使我们久久难忘,思绪万千。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深为杨武敏多年来潜心探索科技人物新闻摄影的精神叫好,更为能有这样集科技界精英群像的画册问世而高兴。《风流  相似文献   

12.
图片新闻     
由《中国档案报》社主办、深圳市档案局协办的“档案人摄影大赛”经过大赛评委会的认真评选,获奖作品近日揭晓,《中国档案报》社特约记者、重钢集团公司档案处专职摄影作者郑玉明的摄影作品《农家小院》获得“风光无限”类优秀奖。  相似文献   

13.
历经 3年精心策划、编辑、撰写和制作的大型摄影展《李振盛 :一位中国摄影家在文化大革命中》于今年 6月 2 6日在法国巴黎摄影遗产博物馆隆重开幕 ,同时还推出摄影画册《红色新闻兵———位中国摄影家在文化大革命的心路历程》法文版 ,该书的英文版也将于今年 1 0月中旬起 ,先后将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地推出。该摄影展和摄影画册是李振盛上世纪 60、70年代拍摄的纪实摄影作品的结晶。这个展览和画册项目的宗旨是 ,尊重历史 ,尊重摄影和艺术 ,以纪实性的历史镜头展示给观众。法国文化和交流部主办的此次展览 ,由…  相似文献   

14.
在青岛警备区有位被同行称为“高产记者”“得奖专业户”的新闻摄影干事。他用辛勤做脚步,以心灵为镜头,在闪光中捕捉精彩的瞬间。十几年来,他先后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稿件1000余幅,有50余幅作品参加过摄影展。1998年10月,他的成才事迹被收人《中国文艺家传集》,他就是胶南市人武部摄影干事张启宏。一次偶然的机会,使张启宏走上摄影艺术之路。1986年的一天,从小爱好摄影的他在游览青岛崂山时,深深地被崂山旖旎的风光所吸引。他即兴拍摄了崂山风景照《初坛》,后在《青岛画报》“爱我故乡”征稿中被刊用,并荣获三等…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使命感的驱使下──访大型画册《院士风采》作者侯艺兵本刊记者戴晓明一位青年摄影者,花了三年多时间,跑遍了全国,摄下了一批献身科学事业的老知识分子的肖像,征集了他们的手迹,编成了一部大型画册《院士风采──中国优秀科学家肖像手迹集》。被收录的291位...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一年零两个月的努力,一部纯粹从艺术角度反映桂林山水的大型摄影艺术画册《人间仙境——桂林山水摄影精品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前终于出版问世。画册为8开豪华精装本,可说是桂林山水摄影画册里最大型、最豪华、最高档且最具艺术性的一部。 请刘白羽先生作序 一部好的桂林山水摄影画册,若能搬动名家作序,正如美景配佳乐。这部画册的序言作者之一是当代散文大家刘白羽先生。由于刘老身体欠佳,不便于写作,只好将十余年前刘老的散文《漓江春信》作了一些删减修改,遂为画册的代序。这篇代序洋洋洒洒三千余字,把游漓江的…  相似文献   

17.
邱焰,男,1961年8月生,籍贯湖北。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武汉晚报摄影部主任记者。曾当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1981年毕业于宜昌大学,1985年又考入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开始系统地学习新闻摄影。他拍摄的《忏悔泪》、《十年的沉默》等新闻摄影作品,荣获’92、’95中国新闻摄影奖铜牌、银牌和全国“神州风采”新闻人物最佳奖;《迟到60年葬礼上的陈细妹》和《流动人口子女何处求学?》获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年赛铜奖。《母女重逢》、《望家园》获中国第八届国际摄影艺才展览“国际摄影勋条”奖和“评委推荐”奖。其中《…  相似文献   

18.
柳和城 《出版史料》2003,(2):96-100
孙毓修先生(1871~1923年),近代著名编译家、藏书家和版本目录学家。他1908年开始主编《童话》丛书,被誉为“中国童话的开山祖师”(茅盾语)。他热诚倡导儿童文学,《少年杂志》是他又一有广泛影响的杰作。《少年杂志》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种月刊,创刊于清宣统三年二月(1911年3月)。  相似文献   

19.
近期,大型画册《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版发行了。我翻阅着这本厚如城砖般的画册,敬慕着院士们在思想情操、精神风貌、品德学风等方面的崇高境界,感叹着他们为了人民的事业而毕生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同时又以摄影本行的习性欣赏审视着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谢画册的作者侯艺兵为读者出了一本好书。侯艺兵为拍摄《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年多来,奔波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克服了种种困难,采访了300多位院士,以他独到的审美视角,创作出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纪实作品。为了进一步了解侯艺兵拍摄《中国工程院院士》画册的主题思想、拍摄人物的整体画…  相似文献   

20.
在从事新闻工作中,我很喜欢这样两句话:“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这似乎应该是记者遵循的一个信条。去年八九月份,我随北京记者团赴西北的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进行了一次易地采访,行程两万多华里,历时三十五天。在时间紧迫,走马观花的情况下,我来了个“一把抓”,又进行文字采访,又搞摄影,还写了一些诗。回来后根据内容发表了《列车上的清真席》、《银川南关清真寺》等通讯,《七月枸杞树树红》、《贺兰砚》、《黄河的色彩》、《日月山下》等散文和一批反映记者采访生活以及西北风光的摄影作品。今年年初,北京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