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镀金时代,自由放任主义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自由放任主义思潮在理论上表现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经济自由法则、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思潮;在实践上表现为政府自由放任的施政行为。其主要特征是:极力维护个人利益、鼓吹个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抵制任何变革。自由放任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既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严重的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期非理性主义思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于西方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发生着双重影响。应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挑战,必须科学地认识这一思潮的理论特征及其在中国发生影响的社会土壤,在现代化进程中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顾梅珑新著《现代西方审美主义思潮与文学》紧扣审美主义思潮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细致梳理了它充满矛盾与悖论的发展轨迹,在全面把握审美主义特质的基础上,多方面探索了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纠偏作用以及它在文学层面的种种表现。专著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浸润于文学个案分析、审美主义本身的困境阐释,在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的观照中,不仅展示出审美思潮文学中的表现,还为现实人生提供了建构性参考。著者将严谨的学术思考与深厚的人文情怀密切结合,在对审美主义思潮的探索与展望中为现代人的审美困境寻找出路,体现出当代优秀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社会转型,美国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丛生,社会矛盾凸显。在此背景下,美国知识分子强烈要求发挥国家作用,由国家调节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于是,曾在美国镀金时代盛极一时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潮逐渐衰落,国家干预主义思潮迅速崛起。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崛起不仅为20世纪初美国社会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而且为社会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19世纪先验主义思潮对美国文学的作用与影响,论证了这个时期美国文学借助先验主义思潮在解放思想、文化独立、社会改革中所扮演的历史角色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美国镀金时代晚期,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滋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美国知识分子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思考,认为镀金时代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自由放任主义思潮及自由放任的社会经济政策,已不能适应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社会调节职能,由政府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重构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秩序,保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美国镀金时代晚期知识分子的主张,标志着美国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产生。美国镀金时代晚期国家干预主义思潮还处于萌动期,有其理想化和不成熟的一面,但它为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崛起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们曾致力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研究 ,在我襄助吴雁南、冯祖贻和苏中立先生主编的四卷本《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中 ,就先后评述了 1840~ 1949年间的一系列社会思潮 ,诸如洋务思潮、早期维新思潮、重商思潮、反洋教思潮、变法维新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君主立宪思潮、地方自治思潮、中体西用思潮、国粹主义思潮、佛学复兴思潮、复古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潮、实验主义思潮、教育救国思潮、科学救国思潮、实业救国思潮、妇女解放思潮、国家主义思潮、三民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好人政府主义思潮、联省自治思潮、乡村建设思潮、平…  相似文献   

8.
加速主义思潮在西方理论界引发了密切的关注,它不仅在历史认识论层面上扭转了以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历史叙事,更试图反对主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和内在要求。加速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挪用和误用,并没有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的本真内涵。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在把马克思打扮成加速主义先驱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成了加速主义思潮的重要来源。在这一过程中,加速主义思潮在话语上呈现出异常繁盛的姿态,然而在理论上缺失了诊断资本主义的科学视角,并在实践上无法应对面临的诸多困境。从历史叙事的角度厘清加速主义思潮的理论变迁,不仅是为了真正把握这一思潮的内在逻辑及其理论实质,更是为了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意义,从而增强我们应对各种激进思潮的方法论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9.
工读主义是五四时期对广大青年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这一思潮的兴盛与衰落,体现了“五四青年”追求真理、改造社会的探索历程,并对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工读主义思潮及其影响,不仅便于我们加深对那个时期诸种社会思潮关系的认识,深化近代社会思潮史的研究;而且能使我们从“五四青年”克服自我意识,排除其他思想干扰,最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鞭策我们继承“五四青年”的光荣传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欧亚主义,是历史上影响俄国社会发展的三大社会思想之一,欧亚主义可分为古典欧亚主义和新欧亚主义。古典欧亚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十月革命后流亡西欧的年轻知识分子中,新欧亚主义主要是指苏联解体后知识分子对这一思潮的重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作为一股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对包括翻译研究在内的诸多领域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就译学研究而言,它影响到包括解构主义翻译观、文化学派翻译观、后殖民主义翻译观以及女性主义翻译观的理论建构,为一系列翻译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路径。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主义思潮和文献的科学批判是《共产党宣言》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始终是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成熟的。分析和研读《共产党宣言》对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深刻领会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社会思潮的基本方法,无论对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还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当代社会思潮,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人道主义是现当代西方社会较为流行的社会思潮之一,也是新托马斯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唯物史观看,这一思潮的兴起是新托马斯主义为解决现代西方社会病和文化危机开出的一个宗教处方。尽管它不能解决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危机,但它体现了西方传统宗教对现实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4.
支配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外来主义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传统文化的力量似乎更为强大。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认同明末清初学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及其民族意识,成为世纪初社会改革思潮的原动力;从五四到四十年代初,各种思潮的代表人物皆分别从传统文化吸取资源,传统思想的精华在中国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二十世纪对中国社会发展起最大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思潮,古老的大同理想成为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之共同的传统文化底色,但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二十世纪五光十色的各种社会思潮背后,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圣哲在发着诡谲的微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主义”是humainism的译名。在中国,晚期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适宜于称为人主义。人主义思潮在当时的中国虽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艺复兴运动,但它是近代明的滥觞。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人主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歧异,有相当多的学把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化的精神总括为“人主义”。本对“人主义”一词作了必要的界定,并有所辨析。  相似文献   

16.
解构主义思潮已经渗入翻译研究领域,并对传统翻译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质疑和挑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使人们不得不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彻底的思考。我们欣喜地看到解构主义给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同时,也迫切地认识到解构主义给翻译研究带来的生机与活力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西方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标榜"反本质""、去中心"的解构主义思潮甚嚣尘上,这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很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随着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这些理论蜂拥而入,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许多学术研究者盲目跟风,以洋为本。种种来自西方的思想潮流,必然给人们造成更大的迷茫和困惑,也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面对价值相对主义、道德怀疑论、意识形态批判、反乌托邦主义以及道德意志自由论等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种种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其进行积极回应,给予有力的批判,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感觉敏锐,但由于思想不成熟,认知尚存在短极,对社会思潮不良倾向免疫力较差,社会思潮介入大学政治教育势不可挡。如何让社会思潮优良因子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如何将社会思潮不良侵蚀拒之门外,大学政治教育要作出战略调整应对当代社会思潮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守成主义是一种立场,又是一种观念,其基本的指向是注重稳定,反对变革,因此它是平衡激进主义思潮的一股重要力量,但也在历史上扮演过负面的角色。对文化守成主义的得与失,要进行历史的分析。评价它,也不能离开与它对立的激进主义思潮和自由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往往是互动的,彼此的牵制,保证了历史发展方向的合理性。海外新儒家要解决的是西方社会的问题,不能用它来否定中国五四启蒙主义的功绩。一些文化守成主义者把五四与"文革"并论,归入激进主义,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A0):159-160
社会思潮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社会思潮给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不良的社会思潮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要正确应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