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贵君 《青年记者》2010,(18):10-10
自策划新闻,从字面涵义看,大概可以理解为媒体主动策划的新闻。"故意"和"下意识"的"自策划假新闻"一旦败露,对媒体公信力的损害,显然比一般的假新闻要大得多。尽管如此,在日常新闻实践中,自策划新闻还是越来越多。媒体在经历一次次自策划新闻的"洗礼"后,逐渐"尝到了甜头",这也成为制造"坏新闻"的温床。  相似文献   

2.
对来源不明新闻、自策划假新闻、被策划假新闻、软稿新闻、断章取义新闻、不科学新闻、侵害性新闻、偷懒新闻等类别的坏新闻,媒体人怎么看待?是否曾创作或编发过这些坏新闻?所在媒体刊发和处理坏新闻的情况怎样?读者怎么看待坏新闻?在阅读时能否识别出坏新闻?本刊分别针对媒体人和读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3.
假新闻虽是新闻界深恶痛绝的公害,却屡打不绝,除了个人主观造假或故意放纵造假外,新闻媒体屡被忽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样的新闻可称为.被策划假新闻".揪出.狐狸尾巴",媒体才不会被忽悠."被策划假新闻"的"狐狸尾巴"有很多,最常见、最典型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4.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0,(18):26-27
对来源不明新闻、自策划假新闻、被策划假新闻、软稿新闻、断章取义新闻、不科学新闻、侵害性新闻、偷懒新闻等类别的坏新闻,媒体人怎么看待?是否曾创作或编发过这些坏新闻?所在媒体刊发和处理坏新闻的情况怎样?读者怎么看待坏新闻?在阅读时能否识别出坏新闻?本刊分别针对媒体人和读者进行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5.
"金庸被去世事件"显然应该成为自媒体繁荣图景下所有媒体的必读案例.2010年底<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和值班编辑因官方微博传播金庸去世假新闻而引咎辞职,这是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传播虚假新闻追责最迅速、最严厉的一次,亦为微博假新闻问责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有关娱乐新闻恶炒事件接连不断,一些经过所谓"新闻策划"的假新闻也是层出不穷,凡此种种,不禁让人对部分媒体的责任错位现象感到担忧,在这个浮华、焦躁的泛娱乐化时代,媒体究竟应该关注什么?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再一次成为业内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结合传媒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媒体责任错位现象及其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7.
坏新闻     
不真实、不清晰、不科学、不适当的新闻,可称之为坏新闻。如今虽已不是假大空的时代,但坏新闻仍然不断滋生且多种多样,比如来源不明新闻、自策划假新闻、被策划假新闻、软稿新闻、断章取义新闻……  相似文献   

8.
范非 《新闻采编》2009,(2):13-14
策划新闻是当今媒体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对之,有些业内人士持反对态度,理由是:策划新闻违背了新闻规律,"新闻始终不是策划出来的";还有人认为策划新闻等同于捏造新闻、炮制假新闻。对以上观点,笔者不以为然。依本人之  相似文献   

9.
在众多新闻种类中,社会新闻出现假新闻的频率相对较高.追根究底,除了记者的功力、职业素养之外,报道"失衡",是导致假新闻出现的重要原因.以平衡报道避免假新闻,这是从事社会新闻采编的必备技能,也是媒体远离假新闻的重要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0.
遭遇假新闻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不容避讳的是,新闻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虚假报道也不时出现,并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在新闻实践中,我就碰到了一次假新闻,所幸自己没上当,但让我不愿意看到的是多位同行却充当了这则假新闻的"二传手",数家媒体担当了传播这则假新闻的"话筒"--  相似文献   

11.
黄金  张娜 《传媒》2014,(12)
正"策划新闻"的概念早些年出现在新闻界。近年来随着自媒体及社交媒体的繁荣,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由非媒体实施策划的"策划新闻",有些新闻甚至通过网络转载并不断叠加舆论声量,反而影响了主流媒体的报道议程。由于网络策划新闻的策划者不再局限于媒体,新闻当事人也可以通  相似文献   

12.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10,(18):11-12
假新闻虽是新闻界深恶痛绝的公害,却屡打不绝,除了个人主观造假或故意放纵造假外,新闻媒体屡被忽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这样的新闻可称为"被策划假新闻"。揪出"狐狸尾巴",媒体才不会被忽悠。"被策划假新闻"的"狐狸尾巴"有很多,最常见、最典型的有以下六种。  相似文献   

13.
刘文学 《新闻前哨》2010,(11):93-95
市场化媒体中现在共存着新闻策划和商业策划两种性质不同的策划,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策划的目的也各异。对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正确认识和处理,对防止假新闻,促进新闻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夏天的假新闻"纸做的包子"震惊了全国,而策划制造这起假新闻的主角就是北京电视台的临时聘用人员訾某,这起事件使人们不得不反思媒体临时聘用人员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媒体要戒躁     
现在,许多媒体正在被一种"传染病"缠身,这就是浮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现在假新闻的泛滥已经到了让公众习以为常的地步.每年的假新闻评选,都会有大量劣质新闻因为匪夷所思的错误而成为公众的饭后谈资.作为新闻从业者,我们应该感到耻辱.  相似文献   

16.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新闻策划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已成为新闻界颇为流行的词汇.从全国性媒体到地方性媒体,新闻策划的重要性正逐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媒体成立了专门的新闻策划部门,以具体的组织措施使策划制度化、规范化.那么,为什么新闻策划如此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以来真是假新闻不断,堪称一个假新闻泛滥的季节,炒作公司香水女孩被逼退学的假新闻、80后女拒让座遭愤怒男钞票猛抽耳光的假新闻、李湘怀上双胞胎的假新闻、浙大女狂骂浙大教授的假新闻、女大学生脚踢孕妇的假新闻.高频率出现的泛滥的假新闻极大地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如今公众看到一个稍显反常、很吸引眼球的新闻,就会在心中本能地问一句,是否又是一条媒体炒作的假新闻.  相似文献   

19.
现实呼吁:用新闻立法惩处假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是媒体的毒瘤,而今一些假新闻不仅泛滥于地方媒体,也开始出现于国家级权威媒体,致使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大打折扣。痛打假新闻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责任。我们希望通过这组文章,透析假新闻的成因,阐释治理假新闻的对策,使大家识别假新闻,痛打假新闻,消灭假新闻。  相似文献   

20.
"新闻策划"是当今媒体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它自出现之日起便备受争议。推崇者将其作为在媒体竞争日益加剧的态势下,避免新闻同质化,变新闻资源共享为独享的制胜法宝。反对者则认为,新闻不需要策划,新闻的本源是客观真实,不能通过新闻传媒的主观策划,实行主题先行,自导自演,"制造"新闻。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