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厄普代克在其小说《兔子,跑吧》中通过塑造一系列矛盾人物及其对待宗教的矛盾心理,展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精神高度匮乏、信仰出现危机的处境,揭示出神圣与世俗之间的绝然对立已经不能为处于精神危机中的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宗教世俗化是美国宗教的未来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与《红楼梦》都采用超现实宗教人物来预言或归结人物性格命运,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也都写到了形而下的宗教活动和世俗化了的宗教人物。不过《红楼梦》作为雅化的世情小说,其宗教书写更具有美学意味,三个神话具有空灵超越之美,是对神仙美学的继承与发展,使之具有了审美功能,并重建了神圣的品位。相比之下,《金瓶梅》中的得道高僧高道并没有为该书提供超逸的品位,而只具备叙事学上的预叙——总结功能;由于主体故事体现出正视人欲的态度,与因果报应框架构成强烈矛盾,还解构了宗教神圣形象,这与全书的审美品位是一致的。关于小说中各自的男主人公形象的宗教书写印证了这一区别。最后,《金瓶梅》的宗教书写更坐实,《红楼梦》则更灵巧。  相似文献   

3.
"二南"作为孔子整理的《诗经》之首,其本为《诗经》"国风"中的楚风,但是由于孔子的政治立场,名之为《周南》、《召南》,但鉴于其艺术感染力,故而将其列为《诗经》之首。"二南"的美学特征正是楚文化的体现,楚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宗教有极大关系,故形成了异于北方"崇高"之风的飘逸之美。  相似文献   

4.
责令《新青年》更名的并非学界过去认定的上海基督教青年会,而是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明显的政治文化考虑使《新青年》根本改变了对宗教组织的价值判断与斗争策略,将宗教描述为"历史遗形物",强调和夸大它与科学之间的对立。科学急于取代宗教在文化中的逻格斯中心位置,使"五四"新文化的整体结构不稳定。考察《新青年》杂志对宗教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将有助于理解五四新文化的产生机制和内在运作动力。  相似文献   

5.
袁媛 《海外英语》2011,(4):210-211
"美国梦"是一个被众多美国人普遍信仰的信念。这个从美国殖民时期就出现的美国梦,不仅激励着人民走向成功,也同样始终贯穿在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我将沿着"美国梦"的起源与发展的路线,讲述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同时,美国是个"大熔炉",各国的移民仍带着它们的美国梦纷至沓来。阿瑟·米勒作为犹太移民,他的作品《推销员之死》中的人物的美国梦,毫无疑问地体现和展示着犹太移民的"美国梦"。当然并不是每个人的"美国梦"都能实现,《推销员之死》就为我们展示了两类人物的"美国梦"的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随着宗教世俗化的过程,"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明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探讨"三教合一"对《水浒传》与《西游记》塑造人物形象的影响有利于加深对小说的认识,反过来也可以看到"三教合一"在明代小说中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周易》作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思想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国古代哲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尤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和生命精神。这种生存智慧和生命精神在"时"和"贞"这两个哲学范畴中可见一斑。一方面《周易》大力提倡"与时偕行",投入到生生不已的宇宙大化中去;另一方面《周易》又推崇"利永贞"、"直方大",体现了遗传独立、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周易》关于"时"与"贞"的辩证统一观体现了《周易》既追求变易,又追求不易,既追求圆动,又推崇方正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小说《埃尔默.甘特利》中,埃尔默.甘特利牧师用自认为是公理的东西破解基督宗教和社会公德的编码系统,把社会公德转换成他的自我公德,将其自身的逻辑既凌驾于个体教民和个体神学家之上,又凌驾于整体的宗教教义和布道的逻辑之上。辛克莱.刘易斯就用这种人物的"自主化"取代了通过戏剧化情节中的"冲突"来推进小说发展的常规叙述技巧,对美国的宗教社会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意识到比较普遍存在的对《埃尔默.甘特利》艺术技巧的忽略,文章在深入语境的分析过程中,给出了独特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定势》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势"和与其密切联系的几个概念——"体"、"气"、"泽"的关系加以辨析,认为"势"这个概念在《定势》中理解为"语体标准"或"语体特点"较为恰当;由此指出几个在理解"定势"思想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给以相应的辨析。  相似文献   

10.
《龙争虎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华纳公司合作的一部武侠片,开创了美国武打片这一新的类型,其情节构架与007系列电影中的首部《诺博士》相仿,其主题内涵与李小龙前几部电影相比,也作了相应的置换,即"白化"处理,表现在主题:复仇——禁毒;人物:弱者——强者;行动:被逼反抗——主动出击;性:禁欲——好色;文化: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文学界的代表人物,宗教是约翰.厄普代克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为其自身文学创作添加了诸多丰富的元素色彩。文章结合约翰·厄普代克的作品"兔子四部曲",从他的家庭背景、鲍尔·德里奇和克尔凯廓尔哲学以及美国清教主义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宗教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意在揭示当代美国人的信仰危机:昔日的美国守护上帝.而年轻的美国遗弃上帝,并试图用性替代上帝的位置。厄普代克在作品中描绘了人们在没有上帝的日子中的糟糕生活,通过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否定,厄普代克指出人们应该回归上帝。  相似文献   

13.
任何执政者都要与宗教打交道,世界上许多事都与宗教相关。新时期,我们需要以新型的执政意识审视宗教功能,以现代的思想观念去研究科学合理的政教关系。当代,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社会转型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转变,造成了激烈的价值矛盾、冲突和现实失范等。当今,培育人文精神是调适价值观念冲突的有效武器。宗教属于信仰范畴,回答人们用理性无法解释的人生根本问题。在转型时代的欧洲,康德的宗教哲学思想对欧洲大陆有着积极的建树,探讨其人文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英语在语言中存在性别歧视现象 ,表现在英语语法、词汇、语义的各个方面。它的形成有社会、历史和宗教的根源。由于社会生活、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女权运动的倡导 ,英语今后将会向性别平等语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等国家的传教士在安徽建立的教会学校,在传播宗教思想、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同时,对安徽传统封建教育的制度、思想、内容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促进和加快了安徽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宗教体系中,有些宗教主张出世,而基教教与这些宗教则有很大不同。基督教思想中有许多入世思想。这在耶稣由天国来到人间拯救人类,基督教的教义、宗教仪式、宗教事务、宗教经典、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提倡创造物质财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为了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利用宗教掩盖侵略本质、麻痹中国军民的阴谋,消除宗教人士在抗日救国与宗教限制之间的矛盾和困惑,对宗教和谐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必须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信教者与不信教者有共同的政治基础,革命精神与佛的精神有相通之处。从而促进了宗教与社会之间、信教者与不信教者之间、宗教之间的和谐,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叶剑英的宗教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道教是李唐王朝的国教。道家的思想以及道教的教义都不可避免对李唐王朝的立法、司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晚清时期,在中国外交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过程中,其外交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国人外交思想的整体框架由于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其次,群体是审视社会变迁的一个很好的视角,对特定群体外交思想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近代外交思想的变迁。再次,从西方传入的均势观念对晚清外交思想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与中国传统的"以夷制夷"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0.
费尔巴哈宗教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有十分丰厚的思想。特别是他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的宗教观始终把人的需要、思想、感情、幸福欲放在第一位,深刻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与意义,这对于今天的宗教研究者和宗教管理者来说,有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