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分析后项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复合动词「V+切る」的多义性进行考察,进而探讨「V+切る」语义变化的机制。考察结果显示,「V+切る」经历了由具体的受事切断义向受事分离义,进而向受事变化终结义、施事变化终结义的词汇层面的语义扩张以及语法化后由动作终结义、变化终结义向程度极限义的句法层面的语义扩张过程。复合动词「V+切る」的语义变化机制不仅受到前项动词的影响,而且还与受事的性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取り出す」为例考察了「とり+V2」复合动词的语义特征,提出对动作对象、动作场所或动作本身的语义范畴限制以及动作实现的难易度是影响V2单纯动词和「とり+V2」复合动词选择的主要因素,以期对复合动词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复合动词的习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合动词可以说一直都是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语料库,对复合动词「~抜く」、「~切る」、「~尽くす」的用法做以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语的状态表达语通常为「Vている」、「Vてある」句型,一般指描述事物或动作结果现阶段的状态含义。汉语中经常被提及的对应表达方式是"V着"。笔者利用中日语料库进行实例调查,发现汉语"V着"除了可以翻译成日语的「Vている」、「Vてある」,还有「~ながら」、「~て」等多种表现方式。局限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导致中国学习者在习得日语时受母语影响,产生了「Vている」と「Vてある」的误用表达。基于这一现实问题,本论文试分析中日状态表达语"V着"と「Vている」、「Vてある」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日语动词「つく」,不仅本身有多个语义义项,当其作为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与别的动词联合使用时,也具有多义性这一特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语义扩展模式,分析「~つく」的多义性,确立其原型语义与图式模式,探究复合动词的后项动词「~つく」的语义扩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孙秀云 《海外英语》2011,(6):341-342
日语中的动词有各种各样的词形变化,与不同的词接续表达各种各样的动作含义。常见的动词「なる」接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后面表示现象、事物自然发生变化后所呈现的一种状态。在日常表达中利用率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接续不同、中日文化习惯差异以及另外一个表达变化的动词「する」的存在,在使用中经常会发生「なる」的误用,文章对动词「なる」的误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7.
日语中的复合动词"Vカケル",具有多义性。本篇论文从"Vカケル"后项动词"カケル"着眼,通过认知上的语义扩展理论分析其多义性,并进一步研究与前项动词结合后的复合动词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8.
以复合动词「~あがる」为考察对象,从修饰与被修饰的角度将其分为四类,并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其意象图示,指出各类「~あがる」的语义之间是通过隐喻(metaphor)的认知手段互相关联,并实现由基本义到扩张义的语义发展。以期窥探复合动词的语义扩张的认知模式,以利于日语学习者对于复合动词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田硕 《林区教学》2010,(10):43-44
日语中存在大量惯用句,其中与人体部位有关的惯用句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从应用移动动词角度来分析的前例还为数不多。把移动动词「おちる」的移动过程按性质特点分类,同时结合日语身体部位惯用句的用例,以明析移动动词「おちる」丰富多彩的引申含义。期待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54-155
在日语学习中,授受动词「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的用法是一大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授方法一般都利用叙述的角度,即用"立场"来说明和解释这些词的用法和相关句型。然而,对于初学日语的学习者来说,所谓叙述的角度——"立场"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掌握和熟悉的问题,因此,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从"限定"的角度来讲授这些词,学生能很快理解并应用。本文拟从"限定"的说明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从"限定"来掌握日语授受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范畴理论对日语「お」类常用动词进行认知分析,说明「お」类常用动词的范畴化、家族相似性以及模糊语义的组织性和规律性。并且以人们的客观世界经验和认知事物的规律为基础,探讨「お」类常用动词原始模糊语义的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从而建立一个解释「お」类常用动词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的模糊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2.
日语和汉语一样,也有同音不同字,同字不同音的情况.日语动词「はかる」就有六个不同的汉字.汉字不同,用法当然也不尽相同.本文就「計る、測る、量る、図る、諮る、謀る」六个不同汉字的「はかる」的不同用法和区别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尝试利用认知语言学的语义范畴理论对日语「う」类常用动词进行认知分析,阐释「う」类常用动词的类属划分以及家族相似性的组织性和规律性。并且以人们的客观世界经验和认知事物的规律为基础,探析「う」类常用动词原始模糊语义的产生、发展与习得的内在机制,从而建立一个解释「う」类常用动词以家族相似性为特征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范畴,原型和隐喻等理论,分析阐述日语复合动词「落ち着く」的基本义与派生义之间的扩张关系。因为复合动词多为多义词,合理正确地利用复合动词是个难点。因此学生躲避使用复合动词是我们在日常日语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教学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极使用复合动词方面应着重加强。讲解多重含义的同时,辨析其共通点以及理清扩张关系,才是从根本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的必要环节。文章将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针对复合动词的多义构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茜 《考试周刊》2008,(53):83-84
日语动词按发音大致可以分两类。这两类动词在活用时的发音也各有规则。如果能掌握这些规则,那么就能准确读出日语动词活用后的发音。本文主要考察动词的「て形」「た形」「ない形」、可能态、被动态和使役态这几种活用的发音规则。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日语中,他动词"あげる"的基本意义是"(使动作的对象)向上移动",也还存在其他的意义。此外,「あげる」不仅作为单纯动词使用,也可以作为复合动词后项使用。作为复合动词后项时,「あげる」由于所结合的前接动词的不同而具有多种意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考察"あげる"的意义用法,首先调查他动词"あげる"的意义,然后了解"あげる"作为复合动词后项使用时有哪些意义,最后了解"あげる"与哪些前接动词结合。  相似文献   

17.
李莹 《考试周刊》2014,(85):76-77
如果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复合动词,就能较好地表现出日语的细微之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复合动词是一个很难习得的学习项目。本文以70位日语专业的三四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以意思复杂的「~こむ」为测试项目,通过"产出测试"进行横向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学习者对复合动词理解力比较弱;三个不同层次学习者的单词习得策略也不太一样,三年级不太接触日语杂志或原版小说,还没有养成利用外部环境增进单词的习惯;四年级虽然能够自觉地阅读课外读物,但是不太喜欢借助字典学习,这一点和研究生的学习策略不太一样。期待本研究能够促进复合动词的教学指导及教科书的编写。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学报》2019,(2):72-76
自谦语Ⅱ特殊型的敬语动词中,「おる·~ておる」的用例接近半数。同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认为自谦语Ⅱ中最难且容易出错的是「おる·~ておる」。2007年,日本文化审议会推出了《敬语的方针》,明确地将「おる·~ておる」作为主要的自谦语Ⅱ特殊型的敬语动词之一提出来。可见「おる·~ておる」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职场日剧中出现的日语敬语动词「おる·~ておる」进行考察,明确了其使用频率、使用对象、使用情境及相关搭配动词。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大学的日语敬语教学提出了两点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对「おる·~ておる」及其他敬语动词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日语的动词数量繁多,意义纷杂,但动词之间绝不是毫无联系的存在,它们之间往往可能建构为一个联系深远的"类动词"语义网络。文章就是在国广哲弥对「ふく」的分析基础上,运用国广哲弥提倡的现象素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如意向图示理论、容器图示理论等,对「ふく」的原始含义、核心含义、派生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将「ふく」类动词表面看似毫无联系及联系甚远的含义,从一个新的认知角度巧妙地联系成有机的整体,构建「ふく」类动词的语义网络。  相似文献   

20.
刘云 《文教资料》2011,(13):30-32
汉语和日语中的复合动词结构复杂,表现形式丰富,增加了第二外语习得的难度。语义形式和语义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比较中日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有助于利用母语正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中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和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这两个层面来把握语义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并列、修饰、述补和熟合复合动词四类,以此比附汉语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