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吕叔湘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认为,“活”应包括三方面: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充分发挥教学艺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昌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有人说课堂活跃热闹就是“活”。其实这是“活”的表面而不是实质。我们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其一,在理解基础上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其二,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和使用教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教学效率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固然与语文学科自身的知识无明显的层递性、现行教材选文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课堂教学缺乏活力。一些教师上课或照教材、教参宣科,全无生动性、创造性;或“一言堂’”,剥夺学生思维、表达的权利,使语文课堂犹如一潭死水,没有波澜,更无高潮。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关键在一个’活’字”。他认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课堂教学“活”了,学生的思维自然就活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角度自然就多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应具备“新”“趣”“活”“实”的特点。“新”即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趣”是指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活”是指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实”是指要充实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活”呢?笔者认为,“活”起码应包括三方面的内涵,即学习方式的“活”、教学过程的“活”以及学习内容的“活”。  相似文献   

6.
刘国贞 《天中学刊》2001,16(6):118-119
“活”是教学艺术,艺术需要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要使历史教学真正活起来,并且达到“活中求实”的目的,我的体会是:面向实际,灵活设计,灵活施教。 一、处理教材要活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教师如果能灵活地驾驭教材和设计教材,必能使学生活起来。灵活处理教材,首先是力争与教材融为一体,即“读懂、读熟、消化”,将其思路记在心中,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这是对教材处理的基础。 其次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加工教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是既定的,而学生的实际却是活动的。面对某个教材,要先揣摩学…  相似文献   

7.
跨入新课改的时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适应课改的要求呢?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老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是新课改的要求。要使课堂“活”起来,需要教师灵活机动地驾驭教材、使用教材以及运用机智、幽默的教学艺术,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下面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活”。  相似文献   

8.
第八轮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意义最深远、影响最深刻、观念更新最彻底的一次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方法——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学过程——“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是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沟通的过程,特别地,教科书由以往的“教本”变为“学本”。基于此,正确领会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三个维度的统一,是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的“三活”赵嫣萍中学语文课的教学需要“活”。只有活,才可能体现语文的工具作用;只有活,才可能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只有活,课堂气氛才不会沉闷。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我认为,“活”的语文课主要体现在三...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语文中入选的课文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目的是突出语文课的“活”,让学生尽可能地“动”起来。即就是使学生通过看图、述图、学文、思考,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众所周知,学习包含着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一是获得知识;二是转换认知结构;三是学会如何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冲破传统教学的樊篱,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踏出一条既适合于教材要求,又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新路来。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组织设计好学生学习的情境,激发起学生乐于求知…  相似文献   

11.
陈辛红 《广西教育》2004,(7B):27-27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不仅有智力活动且要有体力活动。我们根据英语教学的情况,把“活动”理解为“活”加“动”。“活”指活化,激活;“动”为行动。活动是先活化后行动。“活”包括三个方面:把文字活化为话语;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教学活化为交际。“动”也包括三个方面:身体各个器官动;认知结构动;人的主体意识动。活为动,活动是为了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2.
备课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在“减负”的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形势下,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自己。因为,教师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教材必须烂熟于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发之于外;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智力水平、学习习惯乃至心理素质等因素,是教师确定教学方案的依据;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提高业务能力,则是教师搞好备课的关键。只有在平时备课中兼顾三者的关系,才能做好日常的教学工作。 一、深入钻研教材 融会贯通把课教“活” 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素材,深入钻研教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闫怀娟 《考试周刊》2011,(59):50-50
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讲活了。”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也告诫我们:“一定要把学生教活。”“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也应是语文老师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一境界很不容易,它是教师素质、水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的综合体现。但它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总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我认为,把语文课讲活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分”是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材上的一个教学难点,由于这部分内容属于“纯数学”,学生学习时感到比较枯燥:如何让这部分数学知识“活”起来?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现以课始的教学实录为例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作‘活’。”现今的课堂教学,仍存在诸多“死”的弊端,这已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我认为在“活”的课堂上,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文品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并积淀内化,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那么,阅读教学如何“活”起来呢?下面从四个方面作简要阐述。一、“活”用教学材料教学材料是教学的一个基本凭借,课堂教学是以教材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的。深入理解教材和独到地处理教材是“…  相似文献   

16.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包括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实质上要求教师调动自身的情感,挖掘教材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形成和谐共鸣的过程。因此这三者的共鸣融洽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体现“新、实、活”。“新”是指以新的教学理念解读教材,把教材读出新意,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实”是指教学过程扎实,教学目标落实好。“活”是指学生思维活跃,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上三点是数学课堂的高标准要求,也是追求的目标。现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三进入”工作是武警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的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搞好四个方面的结合:完善学科体系与创新教材体系相结合,保证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理论权威性;将创新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增强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内涵渗透性;将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增强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行为自觉性;加强院校与基层部队和社会相结合,提升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的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推进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师资、教材和教学方法这三个环节是能否成功的关键,应该按照现实情况分步进行。师资问题应该整合三种资源、以三种方法解决;教材问题应以引进原版教材为主、并尝试自编来解决;教学方法应贯彻务实和循序渐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学的关健是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白纸黑字是静止的,怎样让它变得灵动活泼,这就要看教师怎样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来调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