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译音趣谈     
外来词的吸收,有助于丰富汉语词汇的宝库。这些外来词多通过译音而定格,其中不乏趣味,可资品尝。“可口可乐”,这种饮料来自美国,原名 Coca cola,是指两种植物的名称。译音后意趣创新,便成为“好喝而使人快乐”的词语。“沙龙”,这个词来自法语 Salon,原指西方社会中的名流定期举行  相似文献   

2.
匈奴、单于、撐犂、祁连、阏氏、居次等词,是古匈奴语译音词。译音词的读音当与古匈奴语原音相对应。后世,汉字读音有变,但这些民族语译音词则应保持其原译字的读音不变。这是“译音词”的一大特性。若译音词不读其原译音,便失去译音词的职质及作用,不堪称之为译音词了。匈奴——古读“honɡ-nu”(洪奴),今误读作“xionɡ-nu”(兄奴);单于——古读“dan-wu”(丹乌),今误读作“chān-yü”(缠于);撐犂——古读“tanɡ-li”(唐犂),今误读作“chenɡ-li”(称犂);祁连——古读“tan-li”(谈犂),即“撐犂”(tānɡ-lī)、“登里”、“邓林”、“腾格里”之别译。今误读作“qi-lian”(齐莲);阏氏——古读“曷氐”(at-di急读,则为a-di=阿抵),今误读作“yan-zhi”(烟支);居次——古读“ɡu-zi”(姑子),别译为“股紫”,今误读作“jü-cì”(拘赐)。类似上述误读之译音词颇多,如:居延、姑衍、呼衍、渾邪、浑耶、昆邪、呼延、壶衍、握衍,虞衍、朐衍、屈射、五船,车师、姑师、恶师,龟兹、屈兹、苦叉、库策、库撤、苦先、库徹、库车,月氏、月支、禺氏、樾...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中文译音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的中译音原来规定用“国语罗马字”,称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第一式是用于给汉字注音的“注音符号”),但实际上是沿用过去的“威妥玛式”。1999年7月,国民党“政府”的台湾“教育部”出于国际化和资讯化的考虑,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为中译音方案。  相似文献   

4.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看到《招生计划》中所列的“数学与应用数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两个专业,很多同学不知该如何抉择。其实,这两个专业还是比较好区分的。第一个专业名称里的“数学”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研究数学规律的学问;而“应用数学”则是指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中。第二个专业名称中出现了“信息”与“计算”两个词,  相似文献   

5.
“意识流”对于现代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情形无疑和中国文学传统因素有直接关系。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意识流”,实际上有二个“根”:一个是来自西方文学,一个则是来自于传统。前者确立了它的名称和话语形式,后者则潜在地影响了它的内容和实际。只有把这二者联结起来,才能对中国的意识流文学有较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学校的名称各异,古人的解释互有抵牾,特别是认为“庠、序、学、校”四语是时代不同而产生的词语。根据考古和民俗学研究,可以认为“庠、序、校”是地方学校,而“学”是古代国学。“明堂、辟雍、泮宫、灵台”等为国学的异名同实之称。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 1.认读“蜻、蜓、蜘、蛛、展”等14个生字,认识文中小动物的名称。认识“虫”字旁。能够正确书写“蚂、蚁、房”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大致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并读通句子。  相似文献   

8.
排律名称的出现绝非偶然,由唐至元,虽然中间隔了宋金两个朝代,但它是有伏脉的。排律体诗诞生于唐代,而“排律”这个名称则产生于元代杨士弘的《唐音》,到了明代开始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地使用开来。明代诗人将“排律”名称用于唐代诗体,对唐诗“排律”研究起了沿波讨源的作用。韩国诗人接受并使用排律这个概念大约在明代时期,可见对唐代诗体的认同和摹习是比较迅速的,对明代的诗学观念也是有所接受的,对排律名称的确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元明的唐诗选本、明代诗话中有关排律的论述及明代诗人自身的排律创作,终于使排律名称在隔代确立了。韩国的排律创作及评论也是对元明排律观的呼应及补充。“排律”与“长律”名称概念的同异.也显示了“排律”逐步被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刘颖 《现代语文》2006,(4):123-124
“幽默”,是由英语“humor”一词直接音译而来的外来词,意为“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幽默”一词乃林语堂所译,他说:“幽默”二字原为纯粹译音,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藏何奥义。Humor既不能译为“笑话”,又不尽同“诙谐”“滑稽”;若必译其意,或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无论如何总不如译音直截了当,省引起人家的误会。  相似文献   

10.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过秦论》中有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对“百越”课本上注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文中则注释为:“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这两个注释明显是矛盾  相似文献   

11.
伏打、伏特     
在物理学中,电势、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此外,还有伏打电池和伏打定律。由于不少物理学单位是纪念科学家的,因而一般都以为“伏特”与“伏打”是纪念伏特与伏打这两个科学家。其实,伏特和伏打是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伏打·亚历山大罗(Volta,Alessandro 1745—1827)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伏特(Volt)是电压和电动势的单位,这样命名是为纪念伏打的,伏打和伏特是译音的不同。也有的书将Volta译为伏特,那样,两个词的译音就一致了。伏打曾发明起电盘、电堆和电量计等,还发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故宫     
《初中生必读》2012,(3):2-F0002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居住过24个皇帝,现辟为“故宫博物院”。  相似文献   

13.
关于“祁门”县名的由来,明清以来,学者囿于成见,往往望文生义。从词义和字音上考证先人取名和改名的意图得到结论:县名先由“闯门”改为“祈门”,是否定方清;再由“祈”改为“祁”,是同音字替代。  相似文献   

14.
“鸡笼”与“基隆”⊙梁俊海《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提到今台湾省基隆市时,名称有两个,一是“鸡笼”,一是“基隆”。那么,这两个名称各是怎么来的呢?大陆和台湾很早就有了联系。明代嘉靖(1522—1566)以后,由于台湾海峡两岸贸易日趋发达,到过台湾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鸣不平邸乘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则是哲学基本问题本身所包含的两个方面。关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传统的观点是:“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  相似文献   

16.
关于“祁门”县名的由来,明清以来,学者囿于成见,往往望文生义。从词义和字音上考证先人取名和改名的意图得到结论:县名先由“闯门”改为“祈门”,是否定方清;再由“祈”改为“祁”,是同音字替代。  相似文献   

17.
《太平御览》卷972引《三十国春秋》载:东晋末,卢循由广州领兵北上时,曾馈刘裕以益智粽,刘裕则答以续命汤。按:此乃京口风俗。据《至顺镇江志》卷3《风俗》,京口逢端午则“系百索”,“为角黍”。“角黍”即粽。“百索”,以五采丝系臂,辟鬼辟兵,即“续  相似文献   

18.
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做静态的分析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把哲学和科学作为“实践——认识——实践”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互不相同而又紧密相联的发展环节,历史地、逻辑地考察哲学和科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相互生成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9.
《天津教育》2009,(2):12-12
山东省教育厅出台意见,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要逐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理顺中等职业学校的名称。今后不再使用“职业高中”“高级职业学校”“成人中专”“职工中专”“农民中专”等名称,一校多名的一般只保留一个。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新建中等职业学校)名称统一规范为“市(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词义引申发展导致文字孽生词语分化的角度,分析了“辟”字和从辟得声的一组形声字,认为“辟”所表示的律法具有判分义,引申而有劈分叉,推排义、偏邪义、盘旋义、进而分化孽生出一批以“辟”为声符的形声字,成为一个通常称为“同源的古今字”的词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