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魏六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而魏晋六朝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集主要有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主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一时期诗歌的历代选本也不下百部,仅笔者所寓目的今人选本就达十余种。然因种种原故,诸选本虽各有千秋,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近读到沈文凡教授主编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2.
<本事诗>是记述诗人作诗的事实原委的书,保存了唐代诗人许多轶事和民间故事,开创了记事诗话这一新的文学体裁.本文对<本事诗>进行新的探讨:第一,考证作者的名字、籍贯与生平经历;第二,考证<本事诗>的成书年代.  相似文献   

3.
胡永晖 《大观周刊》2011,(43):93-94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相似文献   

4.
一、“初唐四杰”是指____、____、____、____等四个诗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四杰”之一的____写的《____》中的名句. 二、盛唐“田园派”诗人主要有两个作家,即:____、____.“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____代诗人____对____的诗和画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魏庆之《诗人玉屑》杂录宋代诸家诗话,诗学旨趣复杂难辨.从现存文献黄昇《诗人玉屑·原序》可以析出魏氏诗学观体现出诗法、诗道、诗史的动态互动模式,其编选旨趣也反映出作者诗学总结的清醒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唐诗人杨巨源是籍贯山西永济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人其诗在当时都颇受推崇,尤其是其酬赠送别诗更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内涵,其中既有对国事的关注,也展示了诗人对亲人的称扬以及对朋友的关心、爱护与危难之际的不离不弃。这些特征的形成既和当时特定的时代氛围有关,亦与杨巨源本人重情的性格特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凡读过此文的人,没有不交口称赞其高深的文学造诣与思想境界的."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反映了诗人追求和谐社会的美好梦想.  相似文献   

9.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10.
在《全唐诗》里,出现了一批唐代诗人、政客与日本遣唐使之间的诗歌交流而留存下来的诗作,在这些特殊的诗作里,诗歌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记载着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交流和民众的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6月26日晚,第3届鲁迅文学奖在深圳隆重颁奖.81岁的最大年龄的获奖者成幼殊发表获奖感言说:年轻人都是诗人,但年纪大的人不一定都不是诗人.有一颗年轻的心,爱诗的心,就会永远年轻.我会继续写诗,爱诗,也继续年轻.我很荣幸,81岁还能站在领奖台上,成为21世纪的文坛新秀.  相似文献   

12.
"文革"期间,一部分由"知青"创作的诗歌以手抄本的方式在社会上流传着,后来成为"文革"后朦胧诗的先声.本文以几位"文革"期间"地下诗人"的诗作为文本.分析这批诗人在那一特定时期如何用诗的形式呼唤对生命的关照.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大诗人但丁,在论著《飨宴》里,曾就诗歌发表这样的见解:“诗不是别的,只是按照音乐的道理去安排的词章虚构。”因此,但丁以为,诗歌是不能翻译的。文艺理论批评大家克罗齐,也持类似的观点。而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则发表了这样精彩而绝妙的见解,他说:“什么是诗?诗就是翻译中失去的。”这么说来,我们不能不承认,诗是最难获得广泛传播的文学品种。同时,我们又不由得想起清朝诗人袁枚,他曾说过这样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诗如鼓琴,声声见心。”(《续诗品·斋心》)而英国诗人拜伦则说道:“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世纪之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以诗人特有的敏感与忧郁对诗的未来提出了质疑:“在这贫瘠的财代,诗人何为?”一个世纪匆匆走过,这个世纪或许是诗所面临的最为尴尬窘迫的时代。人类凭借技术理性的锐利,构筑起物欲膨胀的世界文明。然而,物欲世界的极度膨胀与精神域界的渐进医乏却构成了互为俸逆的二律背反。诗的神圣仿佛是弃置久远的荒凉庙宇,诗的言说几乎丧失了所有的语境空间,诗人在这近乎窒息的语境空间里蜕变成孤寂的守望者和行为怪异的边缘人。关于诗,关于诗的思,已成为如此遥远而陌生的话题。一位哲人说过:我思,故我存在。…  相似文献   

15.
罗小容 《大观周刊》2011,(15):186-186
“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作者的情感体验,渗透着诗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培养提高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南宋诗人陆游自幼受社会与家庭环境影响,立志于杀敌救国,在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活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熏陶。他虽然屡受挫折打击,但是爱国之情始终不改。陆游的诗中也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历史上传颂千古。  相似文献   

17.
闫伟 《兰台世界》2012,(3):17-18
陆游存诗九千多首,是我国诗歌作品存世量最多的诗人.陆游的许多诗词大多风格雄奇奔放、悲愤激昂,贯穿着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不仅仅是南宋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非常崇高,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相似文献   

18.
诗歌意象往往带上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体现诗人的个性风格。王维的淡远空灵与他诗中的青山、连山、太行等众多的远山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浪漫豪情与他诗中的明月、黄河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悲怆感怀,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本文试从意象的攫取来探讨一下诗人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9.
写评论首先要寻找论题。怎样寻找论题,获得评论的机缘?不同的评论作者有不同的方法。清代有位诗人在谈到寻诗的问题时作过这样的概括:“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这位诗人将诗的寻找概括为两种方法:其一,“诗来寻我”,其二,“我要寻诗”。并描述了各自的情形:“诗来寻我”,是诗人在生活中遇到某一题材,在瞬间的咀嚼与思考中,形成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便呼唤着、吵着要诗人去表现它;“我要寻诗”,则是诗人脱离现实生活,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思想储存,冥思苦想,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20.
别林斯基说:诗人“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人”。(《评莱蒙托夫的诗》)当然,诗人应该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然而比作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品质,即诗人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真正的诗人,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