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克里斯托·阿比丁所著《网红:理解在线名气》一书,从"网红的要素"、"网红与传统媒体"、"网红与红人营销"等多个方面,为我们理解今天喧闹非凡的"网红时代",提供了有益的解析。同时,如果从"数字劳动"的视角进一步思考"网红"现象,则我们对于其中所涉及的"网红"与"粉丝"、"线上"与"线下"、"非物质"与"物质"、"自觉自愿"与"剥削压迫"等问题的理解,也将更为深入。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红     
本文通过时"中国红"历史渊源探究,从中国传统对于红色的喜爱,到现代"中国红"文化的兴起进行阐述,并对中国红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坚持立足传统,多样形式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迅猛发展,"网红"应运而生并成为时代的"新宠儿"。"网红"借助其在表达方式、传播模式等方面的天生优势,能够在思想浪潮中脱颖而出,有一定的偶发性,同时也具有必然性。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借鉴"网红"的表达方式、传播模式,充分发挥"网红"的独特作用,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红色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是中华民族最喜欢的颜色。"中国红"既表示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事物,又指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教师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师生兴趣能力出发,以"中国红"为研究主题,展开系统研究和实践,进行微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通过搜集事物、查找资料、经典阅读、主题活动、课外拓展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传统教育,从而加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宁夏市红寺堡开发区作为分析对象,对我国新开发区红寺堡日常人际关系适应性以定性分析为主,分析红寺堡移民区移民族群融合理论的模型因素分析;也是移民在迁入地对人际关系适应性的态度量化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鉴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红"的义项划分和释义的不足之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出发,对"红"的义位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补充描写和分析。主要内容:1.重新梳理了微观义位结构,包括修改一个释义和增加两个义位;2.重点补充说明了各义位的陪义;3.以语法功能为纲,对可独立成词的"红"的搭配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红五月"、"红七月"、"红十月"……中国一遍红。今年,中国"红十月"正好一花甲,满中国开满了"中国红"。  相似文献   

8.
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社交媒体时代信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不仅制造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打造了一批热门人物。在这其中,网红无疑是社交媒体时代最直接的产物,网红经济发展至今渗入到各行各业,具有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的多类原因推动网红教师的出现。教师网红化的渐进发展历程和社会影响,对网红经济或教育行业提出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是迎接治理的新挑战。文章通过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教师网红化现象的发展现状、产生原因等进行探究,希望有对教师网红化现象治理的可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红现象由诞生之初的文字网红转向宽媒体网红,商业价值日渐明显且走向产业化,成为重要的经济"风口"。基于网红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挖掘网红商业的价值,从创业角度辨析网红运营模式的共性,试图找到网红商业模式成功运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时代变迁,"网红"也逐渐由粗俗转变为一种经济发展趋势。他们经历了从对个人"粗俗审丑"2.0时代到"猎奇审美"群体增长3.0时代的变更。"网红"的不断提升,也带动了"网红经济"的发展并演变成为2016年度比较火爆的经济现象。追寻"网红经济"火热发展原因对于探讨新媒体下商业模式运行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red"和"红"这两个词汇在英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异同.分析了"红"这个词汇在古诗词中的一个特殊用法以及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并与英语单词"red"在英国诗歌和习语中的用法进行尝试性的比较;并认为在英汉翻译时应该意识到这种意义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红医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时期医疗卫生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前,在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彰显了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医学生培养提供了价值引领和行动指南,利用红医精神加强医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筑牢医学生理想信念、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继承和弘扬红医精神的重要意义。挖掘红医精神教学资源、融入多媒体课堂教学、开展红医特色社会实践活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等系统教育,使红医精神融入医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坚定医学生政治信仰,提供新时代价值导向,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国民军二军在控制河南期间与当地民间武装红枪会交往颇多,关系复杂.胡景翼的"豫人治豫"政策使其与红枪会尚能和平共处;岳维峻的残暴统治终激起了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最后,其关系以红枪会将国民军二军驱逐出豫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20年代,国民军二军在控制河南期间与当地民间武装红枪会交往颇多,关系复杂.胡景翼的"豫人治豫"政策使其与红枪会尚能和平共处;岳维峻的残暴统治终激起了两者之间的激烈冲突.最后,其关系以红枪会将国民军二军驱逐出豫而告终.  相似文献   

15.
从历时角度,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隐语和转喻理论分析"红"的词义演变,揭示"红"词义演变原因及语法功能的改变与认知的联系,可以为带"红"词语提供重要的构词理据.  相似文献   

16.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而中国红是色彩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中国红被称为"国色",它承载着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内涵。它被广泛的运用在国内标志性物体的设计中,从过去的五星红旗到北京奥运的火炬都采用了"中国红",可见"中国红"在艺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7,(25):161-162
本论文以高中生群体为样本,对网红经济给高中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高中生的特点,进行问卷调查并确定网红经济对高中生的影响随着网红经济的发展而加深,针对一些"网红经济"所带给高中生不好的影响的问题提出高中生应理性看待网红经济,提高自身辨别真相的能力,并尝试利用"网红经济"的营销模式提出高中生可以模仿"网红经济"营销模式分享学习有关内容,促进高中生的学业。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中国小说史,以"红"命名的小说不计其数,形成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为何小说家喜欢以带有"红"字的名称来命名小说?作家为何喜欢写作以"红"命名、与"红"相关的小说?本文通过对中国各类带有"红"字标题的小说的解读,来揭示这一文化现象,透视其中的文化心理,以便读者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小说,也希望能为中国作家以后的命名和创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红王妃》是德拉布尔受18世纪朝鲜献敬王后洪玉英《王妃回忆录》启发创作的作品。《红王妃》采用自传形式,以真实的历史材料和人物事件为依据,又有"虚构"成分,将真实的朝鲜王妃和虚构的现代英国知识女性芭芭拉.霍利威尔的生活经历并置,体现了德拉布尔小说创作的新实验手法——模糊传记与小说之间文体界限。《红王妃》通过消解时空限制,跨越文类界限,表达了作者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人群的人文关怀,实现了作者对当下人们生存困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扩红运动时期,中央苏区妇女在提高扩红成效、延长扩红时效和降低扩红负面影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扩红运动中,苏区妇女通过口头、文艺、传媒等动员方式,对苏区民众进行了全员参与的广泛动员和全程持续的实时动员,深化了扩红运动在中央苏区的影响力,使扩红运动呈现出全民性和持续性特点,提高了扩红的成效,也延长了扩红的时效。此外,苏区妇女成为后勤保障的主力军,缓解了因扩红而造成的劳动力缺乏问题,为不断扩大的红军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有效降低了扩红运动的负面影响,对中央苏区坚持反"围剿"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