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黄大爷今年70多岁。他在上世纪50年代入党,1965年参加国防工程建设支援三线去了南方,1975年回到北京后,黄大爷一直认为党员关系在原单位,办理退休手续时,才发现档案中没有党员关系介绍信。越到晚年,老人越想找到自己最初的党员关系,解决自己的党龄问题,这成了老人的一块心病。他的子女先后到老人工作的原单位、调动单位和人事局、劳动局查找,没有任何结果。  相似文献   

2.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7,26(11):94-96
2000年7月,我才上高一,在家乡常熟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个学生干部夏令营,获得到北京七日游的机会.有一天,主办方安排我们听了一个讲座,其中有一位主讲人宋英杰先生在讲座结束时分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本他的签名本<气象节目主持纵论>.  相似文献   

3.
1945年,曾三调到中共中央秘书处后,就一心扑在档案工作上,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彻底改变档案工作的落后面貌,他倾注了全部心血,刻苦钻研,不断探索,使新中国档案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变化: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档案、不知道怎么整理档案,到在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档案专修班、历史档案系,各省市至少有一所大学成立档案系或档案专业,再到成立领导全国档案工作的国家档案局,以及省市县的档案局.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包括台湾、港澳地区)的档案界,许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个王国华,在日本等海外档案界中也有不少人知道他.原因不仅仅是他曾担任过北京市档案局局长和北京市档案馆馆长,更主要的是对他的为人和学术成果的敬佩.最近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京华谭史录>收录了他自任北京市档案局局长和北京档案馆馆长以来的主要著述,这些著述不仅反映了他的学术成果,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领导北京市档案工作时的业绩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一名同事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选中转载了,可他什么也没收到,稿费没有,样刊没有,用稿通知没有,只是他偶然看到了才知道.此前,笔者在一北京高校工作的同学告诉我说我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了,可我至今也不明白是在哪期,也是一无样刊,二无稿费(笔者曾天真地认为他们会将稿费转到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上去一查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三无用稿通知.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在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二十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自己一默的我的那位档案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我却比他还大几个月哩.他"半老徐爷",我就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7.
《四川档案》2015,(3):33-33
5月7日,叙永县档案馆接待了一位名叫罗志明的利用者。他告诉档案馆工作人员,自己1955年5月出生,是泸州人,今年5月到退休年龄,1972年6月从泸州安置到叙永县原天堂公社当知青,1977年到原泸州蔬菜公司豆腐社工作,在办退休手续时才知道自己参保档案中缺少5年知青工龄的档案依据,在泸州市多方查找,也没查到。其间,曾有人建议他到叙永县档案馆试试。  相似文献   

8.
2010年正月十六,人们还在品尝着年味,我在鞭炮声中穿行,感受着喜庆的浓烈,停不下的脚步迈进了陌生的档案之门. 初识档案有种枯燥的感觉,认为这种职业不会有激情,当我真正融入档案后,才知道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平凡带给我越来越多的震撼,一千五百多个日夜里,我以奔跑的速度前行,疲惫并快乐着,从青涩到成熟,历练演绎精彩,价值唤醒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9年9月在湖南召开的第21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上,部分杂志社提议希望从2010年起对档案学术不端行为展开联合行动,建立共享学术信用库,联手抵制和惩戒档案学界愈演愈烈的剽窃、抄袭及一稿多投现象.会后经本刊与<北京档案>、<档案时空>、<四川档案>杂志社协商,四家期刊从2010年起共同遵守以下约定:  相似文献   

10.
开栏的话:季我努学社与兰台世界杂志社合作国联档案馆藏李顿调查团档案选载,在2019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双方继续开展合作,选载国联档案馆藏“满洲状况”档案。为保持与李顿调查团档案的延续性,季我努学社范国平社长特地选取“满洲状况”档案中汉奸组织满蒙同志协进会致国际联盟的电文。满蒙同志协进会是由熙洽建立的汉奸组织。熙洽姓爱新觉罗,是满清皇族。九一八事变后,他掌握吉林军政大权。1931年9月21日,他将吉林省会吉林市出卖给日本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此后,熙洽充当了在东北复辟帝制急先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3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其实那位档案朋友才40来岁,然我却还比他大几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12.
洗脚水里泡档案 1977年9月,梁晓声作为工农兵大学生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文化部报到,再由文化部安排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文化部内务管理工作百废待举,新制度没有建立,旧制度也没有完全恢复,档案管理多有粗疏之处.从文化部到北影厂二次分配时,竟然让他自己把自己的档案带着走.  相似文献   

13.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北京档案》自1984年10月创刊至今已出版200期.在这难忘的23个春秋里,《北京档案》植根于兰台这片沃土,历经锤炼、日趋成熟,不仅饱含了办刊人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更凝结着各级领导的重视、专家学者的指导、各级档案部门与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支持,以及社会读者与作者的认可.在此,我代表《北京档案》杂志社,向多年来一直关心《北京档案》成长的各级领导、各位朋友、各位来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赵理君是蒋介石操纵的军统局的红人,多次受蒋介石的派遣干过许多可恶的勾当.他知道蒋介石不会杀他,在因私怨暗杀韦孝儒被关在监狱时,还洋洋得意的向蒋介石写了封求救信,而时隔不久,一颗罪恶的心便停止了跳动.从最近查出的国民党军统局的档案上看到,赵理君死于自己之手,死在居功自傲上,蒋介石才开了杀戒:"他知道的事太多,看样子非杀不可了".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的一位在北京某机关从事档案工作的朋友.给我的一封信里说他自己大学毕业“嫁”到机关近20年来.长年忙于收集、整理、编研档案信息,已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档案事业.现如今已是“半老徐爷”了。喜欢幽一幽自己的我的那位档案界朋友.其实才三十过八.然我却还比他大两岁哩。他是半老徐爷,我便要想想自己是不是还有点“风韵”。  相似文献   

16.
今年初,鞍山市交通部门通知鞍山市中心医院交付"蓝鸟"轿车8年的养路费和罚款近3万元.我院接到通知后感到惊奇.因该台车于1990年前已卖出,为啥还让我院交付养路费?当时有关人员只知道这台车已出卖,但不知道车的去向,如找不到买车者,这笔费用就得由我院支出,因该车卖出后没改单位名称,这时有关人员查阅了档案,通过档案记载找到了车的买主,为我院节省了近3万元"冤枉"钱.  相似文献   

17.
重返新闻界     
重返新闻界徐忠友一名记者,只有当他离开新闻界时,才知道那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我就有一段这样的经历。今年年初,经友人举荐,我离开了曾经工作过多年的报社,从西子湖畔来到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到了新单位以后,我发现这是一本面向企业的,印刷非常精美,但里面刊登的...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 7月2日至6日,第二十次全国部分档案期刊研讨会在哈尔滨市召开,会议主题是"回顾改革开放30年,展望档案期刊未来发展".《中国档案》《上海档案》《浙江档案》《档案与建设》《山西档案》《北京档案》等17家档案杂志社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1935年,年仅18岁的祁文山踏上了革命道路.1941,他被党组织派往苏联红军军事学院学习.归国后,他到敌占区单独执行潜伏任务,开始了他的红色特工生涯.解放后,因形势需要,他仍在河南省新乡、郑州等地"潜伏".直到1968年,他才结束了27年的潜伏生涯.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肯尼迪是一位美国总统.很多人却不知道,他曾经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橄榄球员.虽然他花在橄榄球上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仅仅是中学的两年时间.但在第二年,他已经从一个从未打过橄榄球的毛头小伙成长到学校橄榄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