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粒子加速器是一种用人工方法产生高速带电粒子束的装置.它利用一定形态的电磁场将电子、质子或重离子等带电粒子加速,来提供速度甚至接近光速的各种高能量的带电粒子束,是人们改变原子核和基本粒子、认识物质深层结构的重要工具.粒子加速器一般有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两种.本为就与回旋加速器有关的高考试题给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产生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加速器》一节中介绍同步回旋加速器的出现使人类获得具有较高能量的粒子,要想进一步提高粒子的能量就很困难了。这是因为粒子速度接近于光速,  相似文献   

3.
加速器的全称是"带电粒子加速器",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带电粒子包括电子、质子、α粒子和各种离子.加速器将电磁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速度加快,能量增高.按粒子在加速过程中的轨迹和加速原理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分为:高压加速器、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今年高考把"回旋加速器"列入考试大纲,所以本文结合例题对几类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加速器的全称是"带电粒子加速器",顾名思义,它是利用电磁场加速带电粒子的装置。带电粒子包括电子、质子、a粒子和各种离子。加速器将电磁能量转移给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速度加快,能量增高。按粒子在加速过程中的轨迹和加速原理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分为:高压加速器、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和回旋加速器。今年高考把"回旋加速器"列入考试大纲,所以本文结合例题对几类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产生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加速器>一节中介绍同步回旋加速器的出现使人类获得具有较高能量的粒子,要想进一步提高粒子的能量就很困难了.这是因为粒子速度接近于光速,按照狭义相对论质量定义(m=(m0)/(1-((v)/(c))2)),这时粒子的质量将随着速率的增加而显著地增大,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所需时间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电子技术和核物理研究中 ,常常要用高速粒子去轰击研究对象——靶 .怎样才能在实验室大量产生高能量的带电粒子呢 ?这就要用到加速粒子的装置——加速器 .而加速器的种类较多 ,根据不同的需要可选择不同的加速装置 .本文分别对各种加速器的原理、用途作一简要介绍 ,并结合实例谈谈以加速器为背景而编制的试题的解法 ,仅供参考 .1.高压电源加速器早期制成的加速器就是用高压电源的电势差来加速带电粒子的 .这种类型的加速器受到实际所能达到的电势差的限制 ,粒子获得的能量并不太高 ,只能达到几万电子伏左右 .这种加速器主要用于示波器和显…  相似文献   

7.
正发现、研究新的基本粒子,探索微观结构的极限,其使用的基本工具,就是复杂、神秘而又昂贵的人工粒子源——加速器。高能加速器担负的任务是把带电粒子(质子、离子、电子)加速到一定的能量,作为"探针"供各种不同的实验使用。通常研究的客体越小,"探针"的能量必须越高。现代高能加速器已能够获得密度为每秒钟1018个粒子的束流,于是可以开展大量的、有目的的实验研究,并应用到医学、现代工业等方面。1932年,英国科学家科克劳夫与沃顿建造了一台高压加速器,把质子加速到具有70万电子伏(1电子伏=1.6×10-19焦耳)的动能,并在历史上首次使用人工加速的粒子实现了核  相似文献   

8.
2012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0多年来,谢家麟以2项世界原创、3项填补我国空白的科研成果,奠基和开拓了新中国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事业,为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科技前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谢家麟的名字一直与粒子加速器的顶尖技术连在一起。他曾成功研制  相似文献   

9.
1919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天然放射源中能量为几百万电子伏、速度为2×109厘米/秒的高速α粒子束(即氦核)作为“炮弹”,轰击厚度仅为0.0004厘米的金属箔的“靶”,实现了人类科学史上第一次人工核反应。利用靶后放置的硫化锌荧光屏测得了粒子散射的分布,发现原子核本身有结构,从而激发了人们寻求更高能量的粒子来作为“炮弹”的愿望。静电加速器(1928年)、回旋加速器(1929年)、倍压加速器(1932年)等不同设想几乎在同一时期提了出来。1932年,美国科学家柯克罗夫特和爱尔兰科学家沃尔顿建造成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加速器———柯克罗夫特-沃尔顿直…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我国第一台高能物理实验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成。它是一种先进的粒子加速器,将各种粒子(如质子、电子等)加速到极高的能量,然后用粒子轰击一固定靶,把靶打碎。通过研究高能粒子和靶中粒子碰撞时产生的各种物理反应,发现新现象,研究粒子的性质和构成。  相似文献   

11.
张星海 《科技文萃》2005,(10):20-22
7月16日,英国<卫报>报道了人类未来70年内可能发生的10大灾难.其中,"黑洞"吞噬地球被列为10大灾难之首.报道称,美国纽约布鲁克海文实验室7年前建造了全球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将金离子以接近光速对撞而制造出高密度物质.物理学家担忧该座加速器可产生类似黑洞的高密度物质,把实验室甚至整个地球吞噬.那么,粒子加速器真能制造出黑洞,它真的如某些科学家担心的那样,可能吞噬实验室甚至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12.
加速器是一种能人工把带电粒子的束流加速到高能量的装置 .它是研究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重要设备 ,近年来 ,在工农业和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按粒子运动的轨道形状 ,可分为直线型和圆型加速器两大类 ,前者有高压倍加器、静电加速器和直线加速器 ,后者有电子感应加速器、回旋加速器、质子同步加速器等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美国费密国立加速器实验室的一台质子同步加速器 ,它可以把质子加速到 5 0 0 Ge V(1Ge V代表 10亿电子状 ) ,束流强度已达 2× 10 1 3质子 /脉冲 .实际上这台大加速器是由 4台加速器组成 :75 0 Ge …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五章中“回旋加速器”一节介绍当带电粒子的运动速度变化时,按照狭义相对论,粒子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由此,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回旋的周期将会变化,最后粒子的运动周期与所加电压的变化周期不再相同,粒子不能被进一步加速.那怎样定量分析这个过程呢?笔者试着用高中知识进行了推导,得到了离子能达到的最大能量.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原子.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1932年中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各种原子都是由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当时把这三种粒子和光子称为基本粒子.此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运动规律逐渐发展成为物理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粒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粒子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是被研究的最为深入和受到最为严格检验的科学模型。尽管如此,该模型仍不能解释全部现象,例如是否存在希格斯粒子的问题。目前,粒子物理学正处在重大发现的门槛,21世纪粒子物理学的任务就是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高能粒子加速器领域,美国、欧洲和日本三分天下。美国拥有费米实验室、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等,它们的实力、技术和人力都很雄厚,费米实验室的Tevatron加速器是当今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加速器,质心能量为18TeV;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则拥有当今世界上能量最高的重离子对…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简称SLA C)是世界最著名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之一,主要从事高能粒子物理、宇宙线和天体物理、同步辐射及其应用研究、加速器新技术的研究。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成立于1962年,坐落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现有人员1300人,其中从事实验的科学家有300人,接待来自世界各大学、实验室和企业界的访问学者。40多年来,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一直从事自然界基本规律的探索,取得了许多重大发现,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秘密,收到国际科学界的广泛赞誉。发展历程与成就从1939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起,物理学方面的重大成…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认识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新世纪里 ,大至宇宙 ,小至粒子 ,物质科学的进展 ,将使人类进一步认识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 ,对世界复杂性和宇宙起源等问题的认识也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发现重大疾病基因预计未来二三十年内 ,人类认识自身和生命起源与演化的知识将产生革命性的进步。在人类获得基因组的全部序列后 ,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提取阶段。重大疾病基因将被发现 ,一些危害生命的疾病会得到治疗 ,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能得以解释 ,人的生理素质等能得到改善 ,以致引起生物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认识地球防止突发灾害2 1…  相似文献   

18.
正如果把身子探进一台粒子加速器,会发生什么?这听起来像一部差劲的漫威连环画开头情节,但它也为我们关于辐射、关于人体的脆弱、关于物质本性的直觉提供了一些线索。粒子加速器赋予了物理学家研究亚原子粒子的新手段:他们将粒子在强大的电磁场中加速,并追踪撞击后产生的相互作用。因为探索宇宙奥秘,对撞机成为了时代精神的一部分,也激起了现代人的惊奇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而大学教材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却没有得到更新,还保留在几十年前的水平.本文就如何改进这方面的知识和教学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中微子简介1.中微子的发现1930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在β衰变过程中,除了电子之外,同时还有一种静止质量为零、电中性、与光子有所不同的新粒子放射出去,带走了另一部分能量,因此出现了能量亏损.这种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弱,以至于用仪器也很难探测得到.未知粒子、电子和反冲核的能量总和是一个确定值,能量守恒仍然成立,只是这种未知粒子与电子之间能量分配比例可以变化而已.  相似文献   

20.
管理,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伴随着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的不断深入而渗透人类的所有社会活动,并在这些活动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和广泛研究兴趣。进入现代社会以后,管理作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用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对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