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丁柏铨 《今传媒》2013,(11):8-10,15
主流媒体通常是指在新闻事业中占有主流地位并表达主流话语的官方媒体,也应包括虽然并不占有官方认定的主流位置、并不采用主流话语进行表达,然而实际影响特别大的其他媒体。话语权是特定机构及个人通过披露信息或发表意见影响他人的权力。最近若干年来,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社会舆论格局中的话语权问题,是一个让人不能不担忧的问题。主流媒体宜紧扣受众的心理认同,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维护自己的话语权:第一,认清社会舆论格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第二,在披露权威信息方面不迟滞;第三,经常发表人人心中所有而口中、笔下所无的意见;第四,从战略的高度认真改进文风。  相似文献   

2.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时代,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面大、开放性强等特点,打破了传媒生态原有的格局,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新媒体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在这种情势下,传统媒体要强化导向意识、借力新媒体、强化观点输出、紧扣热点互动、拓宽传播平台,以创新的方式引领社会舆论,提升舆论宣传引导力。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使党的执政能力经受着全方位的考验。高度重视舆论工作并且不断提高舆论工作的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包括如下重要内涵:确保官方舆论在社会公众中的较高的心理认同度,通过新闻舆论正确和有效地引导公众舆论,新闻传媒成为传播官方舆论、反映公众舆论和实现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交融的平台。本文将着重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舆论格局具有鲜明特点,呈多元化景观,国内舆论与国际舆论联系紧密,"众声喧哗"已成舆论常态,社会舆论中的变数大增,舆论引导效果具有不可控性。舆论引导格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少主流媒体在一些重要场合话语主导权旁落,突发性灾难事件信息的公开在一些地方仍然受阻,某些媒体的日常报道存在价值观方面的偏颇,社会性媒介表现出明显的"双刃剑"性质,新闻发言人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极少数新闻从业者见利忘却神圣责任。完善舆论引导格局,新闻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创新,官方和官媒宜善待民间舆论场,主流媒体与新兴媒体须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传播形态和媒介市场快速变革,新媒体平台赋予受众更大的话语权利,开辟出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新时代,传统媒体一统信息传播天下的格局被打破,其舆论阵地优势受到严峻挑战,引导舆论的难度大大增加。在"两个舆论场"不断碰撞冲突的过程中,为了重塑舆论主导地位,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形成了互为促进的社会舆论格局,继续发挥着引导多元化社会观念、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本文从学理层面就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面对社会舆论主流话语层的几种可能选择,并提出了主流传媒进行舆论引导的几种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赵军 《新闻窗》2013,(1):35-36
在全媒体时代,我们所处的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媒体格局变化而言,尽管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目前依然在舆论引导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但舆论引导格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日趋壮大形成的新的舆论平台,在舆论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看,呈现出利益多元化、观点多元化、诉求多元化、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8.
殷帆 《新闻世界》2012,(2):132-133
舆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体现公众集合意识及其倾向,而且也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和活动方式。当今是传媒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新的形势下,如何协调好政府媒体受众的关系,正确地引导舆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的隐匿性、迅速蔓延与话语纷乱给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化解公共危机带来新的挑战。以新媒体时代纷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为背景,本文为地方政府如何掌握舆论引导的话语权、及时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提供良性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与网络的舆论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锻造出一种新的舆论形成机制,对当今舆论生成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理念、模式与方法受到巨大挑战.本文对舆论引导新格局下广播电视与网络的竞争态势作了具体分析,并从体制和技术方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认为广播电视长期秉持的舆论引导理念在网络的冲击面前显得乏力,其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具有现实迫切性.本文同时指出广播电视在社会舆论建构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及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琰 《新闻世界》2013,(12):86-87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由于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新途径和集聚地,打破了原有舆论格局中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形成"新的舆论中心"。随着媒体微博向新闻舆论领域的纵深发展,它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对当前媒体微博舆论引导方式的分析,可以为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舆论的评价与引导,所谓引导,就是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引导到一定方向、一定目标上去。而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在舆论引导的效果,也就是舆论传播的实效中来体现。我们强调提高新闻传媒的舆论引导艺术,并非只是指创新形式、手段、技术等途径,如何正确把握时机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微博为代表的民间舆论的快速兴起,使我们面临着一个新的舆论生态:传播手段的多样、舆论空间的多元、社会思潮的多变。传统主流媒体不再享有唯我独有的信息传播和发布权,舆论环境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面对这种格局,主流媒体的报道如果不能形成主流舆论,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如何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在众说纷纭的舆论环境中,传递主导社会舆论的声音,已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  相似文献   

14.
宋青 《中国广播》2014,(5):48-52
本文针对近期主流媒体网络传播的失范案例,主要从传媒行业自律、传媒机构自律及传媒从业人员自律三个方面阐述国内外媒体自律的实践成果及不足,并对主流媒体的网络传播治理及舆论引导提出建议:增强守法意识,发挥主流媒体专业优势,建设好重点新闻网站,强化阵地意识,把握网络舆论场。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当前舆论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探索和把握虚拟社会舆论运行过程中引发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成为迅速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迫切需要。本文在社会燃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舆论生成途径的缓慢氧化、剧烈氧化(包括自燃和点燃)三种模式以及三种模式相互化合共生的复合氧化模式,并在叠加、多变的复合模式中寻求多元共生、结构均衡的舆论引导路径,为虚拟社会管理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社会舆论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决定了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因此,要正确引导舆论,就必须在党管宣传的原则下,坚持以人为本,客现有效地公开党务和政务信息.要重视新兴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善设议程,进一步提升媒体舆论引导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7.
张苏敏  林琳 《今传媒》2009,(8):9-11
长期以来,党报在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方面,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随着3G技术进入传媒领域,媒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党报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舆论改革"是韩国传媒领域乃至政治领域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从金大中政府到卢武铉政府,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法律程序和政治博弈来改变主要报纸与政府的敌对局面,促进韩国社会舆论的多元化发展.今年年初出台的<报纸法>引起新的矛盾纠葛,韩国学者和公众对此提出了各种看法.本文重点介绍韩国政权变迁中传媒生态与政治生态的契合,以及社会民主化与传媒民主化的"双重性",为韩国政府重构传媒关系带来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开放的讨论平台,它的互动性与及时性,加速了公众舆论的生成和传播。同时,社会转型过程所导致的一些社会问题,让社会心理变得无序,这一切反映在了一些极端和非理性的舆论上。社会价值和信念的动摇,对社会的长治久安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切都急需党报传媒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引导社会舆论转向积极健康的方向。为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思考党报在新媒体时代,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获得舆论主导权。本文,便深入探讨了党报的舆论引导力提升路径,从舆论引导的主体能力,包括宗旨、理念、形象、传播网络与内容生产模式;以及舆情监测、议题选取、内容形式、新闻时效性等舆论引导的过程能力上,总结出了新媒体时代,党报传媒提升舆论引导力的具体框架。  相似文献   

20.
张进 《传媒观察》2011,(3):57-59
新闻报道不仅能够反映社会舆论,而且可以引导社会舆论。所谓舆论引导,就是指新闻报道通过信息与意见的相互沟通,激发、形成社会舆论并控制、引导其向既定方向发展演变。"领导者必须估计公共舆论的方向和影响,而且,或多或少应该引导和控制舆论。实际上,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一个利益集团正式组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