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旅游节目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旨在向受众传达旅游目的地的独特风光和风俗习惯、美食类型等,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达到提高收视率和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宣传的效果.电视旅游节目的涌现对电视节目的发展和旅游信息的传播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旅游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引导旅游类电视节目的积极健康发展,以便打造出更加精品的电视旅游节目.  相似文献   

2.
赵新艳 《传媒》2015,(2):70-72
我国儿童电视节目的编码中存在着受众定位宽泛、对商业逻辑的屈从以及编码者对刻板印象的复写等问题,影响了节目的传播效果,本研究通过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指出细分儿童受众群体、回归儿童节目的公共教育功能,以及加强编码者文化观念的自省,是提升节目质量、满足儿童多元化收视需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季播型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式,需要通过积极的受众研究,主动培育受众的收视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季播型电视节目在播出时间、渠道、内容等方面更加多元和复杂,受众的收视行为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引出电视节目制播方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即受众观看的时间、地点及内容.本文将围绕这三个问题,对季播型电视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特征进行探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我国儿童电视节目始终存在受众儿童年龄不够细化、节目内容定位模糊等问题,随着对幼儿心理学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意识到电视媒体对学龄前幼儿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认为,只有真正把握幼儿心理、加强节目创新、树立我国自主的品牌栏目,才能让幼儿电视节目收获观众美誉,为幼儿心智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如今民生新闻大行其道,从2004年开始,各家电视台推出的民生新闻,其样态、其亲切的表述方式、小切口的报道角度成为广大受众的欢迎。而为了进一步贴近受众,不少新闻节目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让观众走进电视,把以往屏幕前单纯的观看者,也就是电视节目的消费者,变为电视节目的参与者,这样一来更加激发了受众收看节目的兴致和乐趣,进而对节目的收视率提升和品牌树立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少儿电视节目在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满足他们娱乐需求的同时,还应该担负起对儿童潜移默化的教育责任。我国的儿童电视节目在节目定位、受众细分及制作理念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呈现出一个既有趣又健康的荧屏。  相似文献   

7.
如今民生新闻大行其道,从2004年开始,各家电视台推出的民生新闻,其样态、其亲切的表述方式、小切口的报道角度成为广大受众的欢迎。而为了进一步贴近受众,不少新闻节目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尝试让观众走进电视,把以往屏幕前单纯的观看者,也就是电视节目的消费者,变为电视节目的参与者,这样一来更加激发了受众收看节目的兴致和乐趣,进而对节目的收视率提升和品牌树立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任保国 《传媒》2006,(3):63-63
所谓核心受众是指一个电视节目最主要的收视群体.每个节目大体有两种受众:一种是随意收看的过客;另一种是在一段时间内坚持收看的固定受众.在固定受众中还有一部分人,不仅固定收看节目,而且关注节目的各种变化,经常评价节目内容,甚至通过电话、信件与节目组保持联系,这部分受众就是电视节目的核心受众.通俗地说,核心受众就是铁杆受众.正是这部分核心受众会将他们对某一电视节目的痴迷和忠诚幅射到更多的人群中去,他们的高度参与可能会使某一电视节目或电视台获得成功,并有可能将节目的影响力扩大到全社会.所以,准确地分析和研究核心受众,研究电视节目怎样定位才能吸引和保持核心受众,就成为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少儿电视节目是一类以儿童为收视对象和表现主体,内容和形式都具有鲜明儿童特色的电视节目,是当今为数不多的专以目标受众为定位的节目之一。儿童电视节目内容的开发制作要紧紧以儿童为主题,努力培养少年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真正起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萌 《新闻传播》2012,(3):102-104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受众产生了新的特征:受众角色从单一发展到多重交叉;受众话语权和传播地位提升;受众分层加剧。因此,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也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拓宽了电视节目内容的来源。其次,媒介多元化的发展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再次,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电视节目的整合优化。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也相应发生着变化。"电视节目的创新"要从节目内容的创新、节目形态的创新、节目风格的创新、节目制作的创新和节目市场的创新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伍新明 《新闻窗》2005,(2):35-37
真人秀电视节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进入部分中国电视受众的视野,由于当前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几乎是移植、模仿西方的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形态,这就给中国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带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就是节目内容背后的文化背景。任何一种电视节目在背后支撑它的就是特有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以直观的影像展现人群生活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12.
电视这一新的环境因素对儿童有着两方面的作用,有喜有忧,关键在于儿童收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和如何收看电视节目。本文尝试从儿童受众的心理特征出发确定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并以儿童受众的收视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在转型期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儿童电视节目制作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电视以其独有的直观性、参与性,与受众确立了唇齿相依的关系。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过程中,受众产生的被动或主动的参与意识,在行为上表现出的对节目制作、传播过程的间接或直接的参与和共同完成。这就是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一种其它传播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最具参与性的节目形态。受众既是电视节目形态生成的主体,又是电视节目接受的主体。这种双重主体身份,使我们不论从实践的意义上,还是从理论研究的立场上,对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都应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节目形态、一个整体,而不应单纯地、机械地受到各种节目类型划分的制约和割裂。当然,这也是本文所阐述的视角使然。电视受众参与的节目形态的生成、生长直至产生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爸爸去哪儿》这一成功的节目为例,分析它与其他类型的差异,通过对比中韩不同背景下的两版节目来探究"传者-受者"关系对我国电视节目发展最有利的平衡点。从而使我们认清"受众"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的导向性作用,即在节目制作之初,受众如何影响节目的策划和定位;节目播出之后,受众的需求如何与传播者意图进行中和调节。由此来指导我们去预测电视节目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职场类电视节目的定位究竟该立足于求职服务功能还是转而向娱乐化的真人秀发展?本文认为,在当今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职场类电视节目应当在立足于专业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新颖、灵活的策划和宣传手段,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本文以职场类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凸显节目专业水平,服务节目内外受众,来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邹帆 《新闻世界》2014,(3):58-59
职场类电视节目的定位究竟该立足于求职服务功能还是转而向娱乐化的真人秀发展?本文认为,在当今就业形势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职场类电视节目应当在立足于专业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加新颖、灵活的策划和宣传手段,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本文以职场类电视节目《职来职往》为例,探索如何通过凸显节目专业水平,服务节目内外受众,来打造求职电视节目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儿童是少儿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儿童的需求,对少儿电视节目策划和编排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此篇文章首先对少儿电视节目策划原则进行说明,其次对其策划创新方法进行分析,最后对少儿电视节目编排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为少儿电视节目工作人员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一、电视节目低俗化的表现电视节目低俗化是指电视为了迎合某些受众的低俗追求,一味通过搞怪、离奇吸引受众眼球,而丧失了节目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教化功能。电视节目低俗化在多种电视节目中都有所渗透,如在法制类节目中,创办法制节目的目的是普及大众的法律知识,为公众提供法律服务,但在现实中,法制节目却存在着低俗化倾向,如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在节目中过多地描写犯罪细节,甚至夸大犯罪细节,还有对犯罪过程暴力描述过细,节目中凶杀、暴力镜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上星以后,由中央电视台独家垄断全国受众的局面被打破了。竞争越来越激烈,“优胜劣汰”的机制逐渐被引进各家电视台,各类节目都在努力提高质量,争取观众,提高收视率。儿童电视节目也毫不例外地被  相似文献   

20.
在世纪末,在媒体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应当给少年儿童带来什么样的节目?换句话说,中国的电视媒体,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候,面对三亿七千万中国儿童,应当有一些什么样的回顾与思考,展望与对策?一、神圣的使命什么是儿童电视事业?顾名思义是指围绕儿童的需求而编导、策划、制作的电视节目,其中包括:动画片、木偶剧、儿童剧、文艺节目、专题节目、游戏节目等10多个品种。儿童电视业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首先,受众有明显的年龄段,一般是指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孩子,因此制作的节目在形式上必须活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