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是一个长期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处理师生关系的主导与关键在于教师这一方,教师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的质量。在教育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中,许多教师由于摆不正师生关系,一不小心便走向极端,使师生关系要么僵化,要么庸俗。造成这种不良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苦于没有一个正确师生关系的“度”与“量”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和谐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效率和教师教学成效的高低,本文从三个方面谈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爱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彰显出老师的个人魅力,是和谐师生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是和谐师生关系长时间保持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师生关系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从书院到学堂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繁多而复杂,但中国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近代学校制度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学校与社区共同体的密切联系,使学校相对全面地游离于社区共同体之外,从而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结合与互动方式;另一方面,移植外来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近代学校.毕竟生长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在西化的形式中,容纳了各种不同且常常相互冲突的社会力量、文化因素,从而使近代师生关系呈现出混乱、失序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近代学校的师生关系,不过是变化了的制度形式及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4.
传统师生关系的透视及其现代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师生关系的生成受到不同社会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深层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伦理性、工具性、等级性的特征。实现师生关系现代转型的选择:一是树立人本思想;二是建立现代教育价值理念;三是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学生期望中的教师角色;四是寻求教育资源的支持;五是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个角度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传统师生关系是一种功能性的关系,这种功能性的师生关系存在很大缺陷。为解决传统师生关系的缺陷,提出师生关系应该由功能性向存在性师生关系转变。存在性的师生关系包含两层含义:从自然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从社会人角度而言,师生关系是"契约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从书院到学堂的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繁多而复杂,但中国近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近代学校制度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学校与社区共同体的密切联系,使学校相对全面地游离于社区共同体之外,从而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结合与互动方式;另一方面,移植外来模式而建立起来的近代学校.毕竟生长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土壤之中,在西化的形式中,容纳了各种不同且常常相互冲突的社会力量、文化因素,从而使近代师生关系呈现出混乱、失序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近代学校的师生关系,不过是变化了的制度形式及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师生关系的生成受到不同社会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的深层影响。传统的师生关系具有伦理性、工具性、等级性的特征。实现师生关系现代转型的选择:一是树立人本思想;二是建立现代教育价值理念;三是提升教师素质,实现学生期望中的教师角色;四是寻求教育资源的支持;五是改革教学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我国对师生关系的理论构建研究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也存在视觉单一、部分观点不够辩证等问题。应该从以下视角或价值尺度出发来审视师生关系和构建相关理论: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有效、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实现以生为本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使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关系;有利于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和谐师生关系是一种符合上述标准的师生关系,它具有以下内涵:师生的完美发展是其终极目标和出发点;民主平等是其时代特征;情感交融是其根本前提;师导生本是其保证;教学和谐是其核心;教师修养是其内在基础;社会引导是其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交往而逐步形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感情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而恶劣的师生关系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强烈反感,造成师生之间的敌对情绪,导致学生变态心理的产生。笔者认为,要融洽师生关系,作为班主任,就要努力建立民主型的师生关系。具体说来,应件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颗。第一,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社会及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望。对社会来讲,教师是社会文化价值规范的代表者,是塑造人类灵魂…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与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化之关键在于“关系”,中国社会自古就是一种伦理、人情的社会。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的一种代际伦理关系,充满“师道尊严”的压制和顺从。我们现在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合作关系,烙上了市场经济的痕迹。现代师生关系的建构与超越须以传统化为依托,从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探究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使师生关系转向深厚的人传统和人格平等、权责对等的现代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11.
王锡 《考试周刊》2009,(22):62-63
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其核心是师生间的关系。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学生性格的日益张扬独立,师生关系也呈现出更多的矛盾与不和谐。因此,提高学校德育的质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讲究师爱艺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每个学生的心灯。即德才兼备,树立个人威信.使学生敬佩你;平等爱生,注重激励,促使学生上进,使学生感激你;关心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朋友、知已。使学生信赖你;发扬民主,营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喜欢你。  相似文献   

12.
老师在传统价值观中是被供奉在神位上的,老师在师生关系中拥有绝对权威。然而,现在这种权威却开始受到挑战。社会经济、文化的剧烈转变使我们过去所尊崇的师生关系被改变,而新的师生关系还没有成型。转型期的价值混乱使师生双方都陷入了惘然、焦虑、尴尬的境地。法律是调整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规范,将师生关系置于“法律关系”中去考察与规范,或许对于寻找到新的师生关系模式会有所裨益。而将来真正被接受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法律关系上的,毕竟,师生关系根本上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读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首先是师…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现存师生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发现社会网络理论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可行路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须做到:增加师生交往频率,关注师生网络;拓宽师生联系途径,加强强弱联系;合理调配师生社会资本,彰显平等、民主;关注师生关系结构,构建有机课堂。  相似文献   

14.
师生关系是一种包含伦理与情感于一体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担负文化传播与传递的特定社会文化场域。研究生师生关系作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具体样式,在呈现出师生关系普遍性表象的同时,更由于教育主体间性以及交往情景的特殊性,从而使其显得尤为特殊。在教育人类学的分析视野中,这种特殊性表现为理解、对话与共生这样三个基本维度,即相互理解各自文化背景和文化期待视野,在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间进行有效对话,在相互欣赏、良性共生的师生关系格局中彰显出研究生师生关系的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15.
<正>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与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既是师生双方作为社会人维护自身权利、张扬个性的需要,也是心灵沟通、心理融洽的需要。品德课程师生关系特别强调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强调师生真情投入与回报,因为品德课程以教育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为  相似文献   

16.
蔡凌 《南昌教育》2008,(3):11-14
一、前言 实施素质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须以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前提。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农业社会的文化视域下,师生关系处于和谐融洽下的不平等地位;到了工业社会的文化视域下,师生关系处于不和谐融洽下的平等地位;到了后工业社会的文化视域下,师生关系处于自由但却道德贫瘠的合作地位。在生态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下,基于对历史的反思与超越的基础上,构建师生基于学习活动所建立的共享共生的和谐师生关系。回归历史发展中的师生关系问题,从中探讨、研究历史发展中师生关系的优点与不足,对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师生关系背后隐含着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法律等多种关系。它有三个层次的基础:教育教学原本的目的和功能,是师生关系的本质性和根源性基础;教育教学主体的价值取向,是师生关系阶级性和时代性的基础;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是师生教育教学活动关系科学性的基础。任何脱离或部分脱离这三个层次基础的师生关系,都是不应当的、不稳固的。我国当代师生关系应当全面构建在这三层次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9.
高校师生关系是高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当前,高校的师生关系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疏离、功利化和矛盾对立倾向,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社会转型期的到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网络时代的到来都给传统的师生关系带来深刻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优化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生道德自律,注意运用新型网络科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有赖于高校治理的完善,从而在法律的框架下,实现不同主体间关系的平衡,使师生关系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行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研究范式的扬弃和超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二元对立到融合,再到全面超越的研究范式。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是与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教育条件下,师生关系有不同的存在形态。原始社会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师生关系,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经验形态的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体验形态的师生关系。这个过程是一个发展、进步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对以往师生关系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范式的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