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书家三种     
藏书家三种■唐藏书家大都爱书,爱书的人按理总是喜欢读书的,不过事实又并不尽然。自古以来,能读书的人未必便能藏书,能藏书的人未必便能读书,所以前人把藏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读书而藏书,叫做读书的藏书家;另一类则是为藏书而读书,好比艺术而艺术一样,他们...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期,安徽私家藏书蓬勃发展,藏书家人数众多,藏书量前所未有,藏书活动内容丰富,学术成果异彩纷呈.藏书家们颇具人文精神,他们将自己的藏书对外开放,允许借阅,并利用丰富的藏书读书治学,撰著著述、刊刻典籍,在广收各类典籍的同时,注重专类图书的收藏,颇具自身特色,这在当时及后世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吉林省两位藏书家上官缨和杨庆祥的生平事迹、藏书经历和藏书风格等3个方面入手,介绍了其一生爱书、读书和藏书的情趣,展示了当代藏书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丁福保的藏书观念及藏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福保是我国近代重要的藏书家.他认为藏书不仅在于储存,更在于利用.他积极提倡藏书家要读书,同时把自己的藏书大量捐献给社会,为社会公用.作为著名的出版家,良好的出版业绩支持了他的藏书事业,也使他有能力接受其他藏书家的图书质押,从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图书.  相似文献   

5.
伦明是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藏书处所称为"续书楼".笔者从藏书来源、藏书管理和藏书去向三个方面梳理"续书楼"的发展源流,指出其藏书不仅能供伦明读书治学以自用,同时还能惠及友人并泽被后世,希望能为晚清民国时期私家藏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代藏书家往往有着强烈的嗜书情怀,在他们求书、抄书、护书、读书、传书、共书的过程中,以及在嗜书感言和藏书印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体现。文章从上述角度简要介绍了宋代到明代福建藏书家的爱书情结,以期丰富福建历代藏书活动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7.
清人张金吾出身于藏书世家,在叔父张海鹏影响下与夫人季景和共同积书治学,其藏书楼爱日精庐名重江南。欲读书先藏书,张金吾在利己泽人的藏书思想指导下著述辑纂成果累累。  相似文献   

8.
马文涛 《图书馆学刊》2007,29(3):41-42,45
通过丹东地区评选“十大”藏书家的活动,就家庭藏书的社会意义及其实施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在家庭藏书、读书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教育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吕斌 《图书馆杂志》2008,27(3):77-79
"二酉山房"是明代著名学者、藏书家胡应麟的藏书楼和读书治学之处.就其藏书数量而言,一直以来,学者们都疏于考证.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胡应麟藏书"四万二千三百八十四卷"之说,仅反映了胡氏三十六岁之前的藏书情况,而"二酉山房六万卷"则更接近胡氏最终藏书之数.由此也暴露出学术界在文献史料使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同愈是一位著名的苏州藏书家,主要活动于民国时期,其新旧并蓄、中西兼顾的藏书思想,在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极具代表性.本文试图以王同愈为例,折射近代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以及藏书观念的转变.首先,文章简要介绍王同愈及其藏书活动,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藏书特色,进而分析其主要的藏书思想.最后,简要点评王同愈在近代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