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05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黄县,自幼随做小贩的父亲到黑龙汀黑河市读书,哈尔滨俄文法政大学毕业。1933年由同学王自立介绍加入“共产国际”,1934年8月赴莫斯科,参加“积极工作训练班”,接受情报专业训练。1935年5月学习期满,秘密潜回东北,在苏联情报人员米列尔的领导下,搜集日本关东军情报。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苏联空军自愿队和军事顾问团相继来华,王敦瑛以俄文译员的身份,为苏联情报机关服务。苏联顾问团回国后,被指定为西安通讯组组长,以俄文教官和咨议身份继续为苏联克格勃提供情报。  相似文献   

2.
1937年秋天,“哈尔滨人”在俄语里成了最不祥的名词之一,根据苏联内务人民委员叶若夫的命令,它已变为“日本间谍”的同义词。“日本情报机关精心策划并着手在苏联领土上建立一个‘哈尔滨人’组成的颠覆和情报总部。”命令认定并宣布,“所有‘哈尔滨人’都是逮捕对象。”  相似文献   

3.
士振 《档案天地》2005,(3):30-33
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务省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外相东多认为:完全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极大的失策,但全盘接受也太苛刻。他主张等苏联表态后,再用两方面都能接受的条件进行变通表态。当时,  相似文献   

4.
王凯 《档案时空》2005,(3):36-36
1937年底日本法西斯攻陷南京后.国民党不得不把首都迁往中国西部的重庆。于是,日本法西斯一路西犯,于1938年10月攻陷武汉三镇。随后,日本法西斯开始了对重庆长达数年之久的空袭作战.在空中作战中,日本法西斯曾动用航空兵对蒋介石住地展开猛烈空袭,试图进行空中“斩首行动”。  相似文献   

5.
宋玉红 《档案天地》2015,(10):13-16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设立了庞大的间谍机构网络,这些特务机关被称为“一个人可以顶一个师团”.日本的特务机关极为秘密,其正式名称只记录在军部的秘密卷宗里,其系统庞大,分布广泛,除了收集中国政治、军事、地理、历史、人文等情报外,还负责探测中国军民的动向,扶植汉奸,监视伪官吏,乃至进行暗杀、破坏等相关的活动.日本的特务机关在侵华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田毅雄是日本谍报机关的创始人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策划了很多绝密行动.但是,战后日本情报机关经分析发现,凡是有武田毅雄参与的秘密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认识林育英加入共产党武田毅雄,原名王毅雄,1904年4月2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旅顺.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日本人.1925年,父亲去世后,母亲改嫁给一个名叫武田弘一的医生,由此王毅雄加入了日本国籍,并改名武田毅雄.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日本情报产生背景和社会地位、日本情报机构分析搜集情报的能力的阐述,并例举若干知名日本情报机构,得到几条讨论意见,日本的“情报立国”战略值得关注并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金兴伟 《兰台世界》2016,(13):146-149
1939—1940年苏联和日本在军事上的对抗暂时停止,双方在谍战方面展开了较量。文中列举了日本对苏联的谍战机构的配置、谍报人员的组成和谍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分析了苏联对日本制定的反谍战计划。通过对苏日谍战行动的研究,得出双方的谍战行动的战术有许多共同点。  相似文献   

9.
王雪驹 《现代传播》2023,(12):40-47
日语“情報”一词即指情报、信息,这指涉了两者的同义关系。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情报、信息、新闻三者之间本身存在着共通之处,近代日本间谍即与日本在华新闻活动密切相关。1886年,日本军人荒尾精创办了日本在华首个正式情报据点汉口乐善堂,展开了对华情报调查活动。汉口乐善堂的日本间谍将“办报”作为“集体行动形式库”,加入东亚同文会所,通过办报刊延续其情报生涯。将汉口乐善堂情报活动纳入日本在华报业活动中予以考察,可厘清近代早期日本在华报业的人际网络、地域分布、情报属性的历史语境,也充分证明了近代日本在华报业的性质、特点、走向与日本对华战略在结构性关系上的共存一致。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1999,(4):15-18
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长期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侵华资料,其中日军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室孝良于1936年写给日本关东军的秘密情报,就是一份鼓吹全面侵华的系统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当时的国内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迫切性、可行性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赤裸裸地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迫不急待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狼子野心。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该报告原名为《日本松室少将最近对关东军的秘密情报》,是1936年10月四川省府主席刘湘转发各机关以引起警惕的,原件现藏重庆市档案馆。由唐润明选…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史学》1998,(3):4-1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迅速全面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但贯穿于东北境内的中东铁路仍在苏联当局的管理之下.为排斥苏俄势力,夺得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实现对东北的完全独霸,日本从1932年起,与苏联就中东铁路问题进行了秘密交涉.  相似文献   

12.
特别推荐     
傅纳敏一纸情报,促使斯大林1944年,斯大林欲调集百万远东红军给德寇狠狠一击,但又担心日本关东军乘机偷“咬”屁股,决心迟迟难下。先就学于延安抗大,后被派往莫斯科间谍学校学习回国的傅纳敏临危受命,几经周折,终于获悉日军此时既没有进攻苏联的打算,也没有进攻苏联的能力。斯大林断然下令,百万远东红军拔枪西向,所向披靡,红旗随即插到了德国国会大厦。此前,傅还查出了日军在哈尔滨市郊平房戒备森严且神秘兮兮的秘密情报,使“731细菌部队”的罪恶行径大白于断然调集百万大军杀向德寇曾被大陆大批特批,连儿子都撰文批判的胡适,其形象曾一度被…  相似文献   

13.
常谦 《航空档案》2004,(2):61-62
1941年12月7日,日本法西斯突然袭击珍珠港,炸毁美国海军大量战舰,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受到很大损失。许多人认为,美国战舰是在那时开始遭到损失的。然而,在这之前,美国海军就有一艘战舰被日本法西斯炸沉。它  相似文献   

1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日本关东军对苏作战纲要》,妄图以我国东北地区为战略后方.侵略苏联。为了造成对苏进攻势态,做好对苏作战准备,关东军在中苏边境划设了东部正面、东北部正面、北部正面和西部正面四个作战区域,并于1932年至1945年分3期在南起吉林珲春、北至内蒙古海拉尔约5000公里中苏边境的战略要地,面对苏联依山就势秘密修筑了14处军事要塞群,称作“东方马奇诺防线”。当年的要塞,大部分在今黑龙江省境内,其中大多已被发现,部分要塞也得到开发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实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实践的调研表明:该体系具有法律基础完善、政府作用显著以及服务体系完备的特点。基于该服务体系,日本为其中小企业提供了市场、管理、技术情报等全方面的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这种以政府为主导,以中小企业团体和行业协会为补充的竞争情报供给体系,对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供给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灭绝人性地使用化学或细菌武器,疯狂虐杀中国抗日军民达1131次之多,直接受害不下20万人,河北省遵化市的鲁家峪就曾遭受日本法西斯丧心病狂的毒气惨害。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春,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被反法西斯游击队枪毙并暴尸米兰街头。此事极大地鼓舞了当时还在浴血奋战的中国抗日军民,也极大地震惊了当时还未投降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华君武先生抓住这一事件,创作了这幅非常经典的抗日战争题材的漫画——《榜样》。漫画运用跨越时空地  相似文献   

18.
苏联对日宣战与苏军进驻哈尔滨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晤,根据秘密缔结的《雅尔塔协定》,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二三个月内,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本作战。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后贝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举世瞩目的中东和会的召开,以色列总理沙米尔成为世界舆论与新闻媒介的焦点人物。1991年十一月由美国“兰达”出版公司出版发行的《萨姆森的选择》(又译《大抉择》)一书披露的一些从未被人知晓的秘密将首次把美、苏、以之间的交易内幕公布于众:为以色列窃取美国秘密情报的间谍波拉德获得了美国部署打击苏联核导弹的卫星照片及数据,而这些情报的一部分却被耶路撒冷转交到莫斯科手里。其幕后策划者、甚至某些情报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在1920年至1930年其间曾秘密拟定计划,向中国、日本、德国和墨西哥等国开战,连现今号称有特殊关系的英国亦不放过。该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制定,直到2011年9月20日得以曝光。作战计划来自埋藏在华盛顿美国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