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业有害生物及其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寄主植物的详细调查,分析总结出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灾变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黑龙江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发生面积、危害程度、寄主植物的详细调查,分析总结出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灾变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6月到2007年12月,对伊犁地区(伊宁市、伊宁县、霍城县、察布查尔县、尼勒克县、巩留县和新源县)6县1市70个样点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有4种菟丝子,即田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中国菟丝子(Cuseuta chinensis Lam)、苜蓿菟丝子(细茎菟丝子)(Cuscuta approximata Bab)、单柱菟丝子(Cuscuta monogyne Vahl.).田野菟丝子在6县1市均有分布,是本地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有记载的大豆病害37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大豆霜霉病、大豆炭疽病、大豆紫斑病、大豆灰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和大豆菟丝子等。  相似文献   

5.
湘泓 《百科知识》2014,(1):51-51
正美国白蛾也叫秋幕毛虫、网幕毛虫,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著名的外来入侵物种。它原产于北美洲,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的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随着人类活动、经济水平和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美国白蛾逐渐向世界各地传播和蔓延。我国于1979年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美国白蛾。目前,美国白蛾已广泛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天津、北京等地。美国白蛾的成虫为白色,体长为l2~15厘米,翅展为25~28厘米。美国白蛾主要危害蔬菜、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主。美国白蛾是以幼虫危害,主要取食植物的叶  相似文献   

6.
<正>大学学报中国刺蛾科幼虫的寄主植物多样性分析Analysis on the host plant diversity of slug caterpillar moths in China刺蛾科Limacodidae是鳞翅目中1个相对较小的科,是果树、园林及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目前我国已知64属230种,其中89种有幼虫的寄主植物记录.文章列出了这89种刺蛾及其寄主植物,并对其食性多样性及特  相似文献   

7.
《科学中国人》2017,(10Z):13-13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吴建强研究员团队揭示寄生植物菟丝子在不同寄主间传递系统性信号.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菟丝子是旋花科的茎全寄生植物.其大多数种类的叶片和根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只有少数种类还残存微弱的光合能力。自然界中.菟丝子常常能够同时寄生在多个邻近的寄主上.从而将不同的寄主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8.
用DAPI荧光染色方法检测了旋花科4属4种植物——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 、茑萝 Qua- moclit pennata (Desr.)Boj.、月光花 Calonyction aculeatum(L.)House和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 中生殖细胞和精细胞中细胞质DNA存在的状况。证明除日本菟丝子外,其余3种植物的雄性细胞中都 存在细胞质DNA。此外,在我们曾研究过的5种旋花科种植物的生殖细胞和精细胞中亦显示含有细胞质 DNA,因而可认为这是旋花科较普遍的特性,日本菟丝子精细胞中缺少细胞质DNA,可作为—个新的胚胎学证据,支持此属从旋花科分出独立为菟丝子科。  相似文献   

9.
妇宁康片是主治更年期综合症的有效药物之一,其收录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妇宁康片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疗效,但未见全面的质量标准。为提高药品的质量、保证药效,本研究致力于建立妇宁康片的一致性有效性良好的质量标准。由于薄层色谱法具有方便简洁快速且有专属性、重现性良好的优点,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妇宁康片中的菟丝子进行了薄层鉴别研究。其中,菟丝子以金丝桃苷作对照,以菟丝子(Cuscutae Semen)作对照药材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为妇宁康片的全面的质量标准提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松墨天牛是一种在我国分布较广的昆虫,它的寄主植物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马尾松等松树。松墨天牛传播的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也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大量的寄主植物在感染松材线虫病后,最快40天即可死亡。由于松材线虫病主要借助羽化后的松墨天牛来进行传播,因此,如能有效地控制松墨天牛,便能达到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和蔓延的目的。花绒  相似文献   

11.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Linnaenus)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是一种毁灭性的仁果类果树害虫。本文综述了苹果蠹蛾的地理分布、生物学习性、寄主植物和防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国产菟丝子属种子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中国产菟丝子属种子的形态和种皮表面的超微结构。菟丝子属种子表面特征如下: 种脐呈衣领状突起或与晕轮面平齐或下陷;晕轮细胞呈近放射状排列或网状排列或不规则排列;种皮 表面呈条纹状纹饰或脑纹状纹饰或网状纹饰,纹饰上有时具瘤状突起或块状附属物。根据上述特征,可将菟丝子属种子分成三种类型。种皮纹饰可作为分类鉴定和种子检疫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已经研究发现的菜蝽属昆虫的种类、分布及其寄主植物.资料显示,我国分布有菜蝽属昆虫13种,内蒙古地区分布4种.  相似文献   

14.
<正>绝大多数绿色开花植物都是名副其实的生产者,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它们不仅自食其力,而且能为其他动物提供粮食、能源、洁净的空气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但是,绿色开花植物中也有一些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家伙",就像血吸虫、蛔虫一样过着寄生生活,菟丝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有人认为它们是"魔  相似文献   

15.
近日,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吉姆·韦斯特伍德发现了一种可能的植物间通讯方式,通过这种形式的通讯,植物间可以分享海量的基因信息. 韦斯特伍德选取了菟丝子为寄生植物,拟南芥和番茄为宿主植物,对寄生植物和宿主植物间的关系进行了测试.为了吸收宿主植物的水分和养分,菟丝子使用了一个被称为吸根的附属物刺透宿主植物.韦斯特伍德发现,在这一过程中,两种植物间存在RNA传输.  相似文献   

16.
民乐县北部滩沙区有丰富的沙地资源,大片以梭梭为主的治沙林可作为人工接种肉苁蓉的寄主植物。国内目前在肉苁蓉人工种植方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种植肉苁蓉能充分利用弃耕地、沙荒地、盐碱地等闲置资源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了风沙治理、生态改善,沙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是一项值得大力发展的荒漠高效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7.
日前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主持的“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项目通过教育部鉴定 ,专家认定该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首次较系统地揭示出植物病原真菌的超微形态和超微结构 ,以及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的细胞学特征。该项目中小麦条锈菌与小麦互作关系的细胞学、细胞化学和分子细胞学方面的研究 ,填补了国际研究空白 ,而且为开展小麦条锈菌与小麦间的识别机理研究和小麦抗条锈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所揭示的小麦条锈菌胞间菌丝的融合现象、细胞核在菌丝细胞间移动现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已有多种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f.sp.tritici Eriks et Henn.的分子多态性、系统进化及其与寄主植物的互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养蝶     
通过饲养蝴蝶,可以对其形态、习性、生活史、幼虫寄主植物、成虫密源花卉以及天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观察。根据饲养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生态研究饲养、纯观赏经营饲养两大类。根据蝴蝶不同发生期的生活方式,又具体分为成虫期饲养和幼虫期饲养。  相似文献   

20.
药用植物的丛枝菌根接种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光  郭兰萍  黄璐琦  陈敏 《资源科学》2008,30(5):778-785
本文借鉴菌根技术在农林业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丛枝菌根真菌在药用植物种植研究中的繁殖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主要从药用植物AM真菌的培养方法及培养基质、不同孢子表面灭菌方法对侵染的影响、不同菌剂和寄主植物对侵染效果的影响、pH值对AM真菌侵染的影响、促生根细菌对AM真菌侵染效果的影响、信号物质对药用植物AM真菌培养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发现丛枝菌根的影响因素复杂,寄主植物的种类、菌剂的种类、培养方法和条件等因素都对菌根孢子萌发和侵染有显著影响。结合药用植物的特殊性和研究实例,提出了中药植物接种丛枝真菌应综合考虑:药用植物接种菌根的目的、药用植物的生长特性、接种剂的特性、药用植物与菌根真菌的相互影响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方法和条件进行药用植物的接种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