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流行的四个大学排行榜的共性是:其评价指标涵括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办学资源,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抓住大学办学的基本特征,呈现大学排行榜对大学质量评价的合理性.四个大学排行榜在主导性指标及指标权重上具有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价值取向的不同.通过分析四个大学排行榜的共性与个性,得出结论:中国大学要强化对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办学资源的关注,持续促进大学的社会声誉和学科声誉的提升,重视大学评价的均值可比性及其过程导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世界大学排行榜(RCCSE)、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THE)、Quacquarelli Symonds 世界大学排行榜(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行榜(USNews)五种国际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进行深入分析,比较了它们的评价目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分配以及影响,解释了各自特点,从国际和国家层面深入探讨外界对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质疑,并为世界大学评价的改进和用户使用排行榜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起,“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联合《大学》杂志和21世纪人才报等媒体已经连续6年开展中国大学评价研究工作。与2007年相比,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名次发生变动的高校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对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如将刚刚发布的(2007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研究报告》的研究成果引入“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在评价指标中增加“杰出社会科学家”等指标,并给予与“两院院士”相同权重,以逐步遏制目前我国大学排行榜中“重理轻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评价:一个公共领域——从大学排行榜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日益多元化,政府作为大学的主管部门和主要资助者,享有对大学进行评估和考察的权利.那么,大学排行榜存在的合理性怎么体现?如何保障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权益?以大学排行榜为代表的大学评价应该成为一个公共领域,服务公共利益,做到评价主体多元、指标科学、过程开放、结果公开,体现公平、公开、参与、独立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价的开始。目前大学排行榜仍面临着诸多方面质疑,集中地表现在其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方面。  相似文献   

6.
大学排行榜:现状·困境·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排行榜在我国出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标志着社会参与高等教育评价的开始.目前大学排行榜仍面临着诸多方面质疑,集中地表现在其评价指标设计的科学性方面.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提出从"全覆盖、非冲突、非重合、可量化、典型性"五原则来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本文认为,大学排行榜发展状况能够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正大学教学评估的开展以及大学排行榜的盛行,体现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不管是政府还是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的质量及其评价。然而,作为大学社会评价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大学排行榜一经推出就备受争议,其合理性与合法性均遭质疑。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根源于社会评价对大学进行分层的标准设定不合理。以社会公众和组织为目标对象的大学社会评价,对大学分层是应该采用与政  相似文献   

8.
大学评价体系及其排行榜透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目前国内大学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但因其排行榜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且具有增进社会公众对大学的了解、引导学生选择报考学校和社会投资流向、促进社会公众及高校关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推动大学之间展开合作与竞争等方面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评价及其排行榜,研究和利用它来为学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大学评价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以往评价实践基础上,2014年评价研究从3个方面进行创新:优化科研产出评价,完善大学分类评价机制,注重大学社会声誉影响。在对全国2 427所高校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地区教育竞争力排行榜、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等8个榜单的结果。其结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缩小地区差异需循序渐进;一流大学竞争激烈,重点大学的优势地位受到挑战;理工类高校优势明显,民族类、艺术类和体育类高校相对弱势。  相似文献   

10.
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排行榜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大众的关注。面对各式各 样的大学排行榜,人们感到眼花缭乱,社会舆论也大相径庭。事实上,大学排名是建立在大学评价 基础上的排序,既然是评价,其结果受到评价目标、评价目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任何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结果发生变化。因此,不同排名机构的大学排名结果大相径庭是 在所难免的。对大学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通过几个指标进行排名本身就是有缺陷的。尽管如 此,大学排名作为社会大众认识大学的工具又是必要的。就是说,社会各方面要了解不同排行榜的 侧重点,平心静气地看待大学排行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