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世博会日本馆,长着一双黑色大眼睛的机器人手执小提琴走上舞台,微微颔首,开始演奏观众熟悉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如果不是其身后的大屏幕显示它用手指按压琴弦的动作,很难相信这样悠扬的琴声出自一个机器人之手。  相似文献   

2.
弹奏世界上最小的吉他琴弦需要的不仅仅是灵巧的手指,现在,弹奏吉他更重要的是一些灵敏的激光器部件和对音准异常敏感的耳朵。199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采用电子束平版印刷术在硅晶片上手工制作了血细胞大小的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在超市或市场上买完东西后,通常会提很多购物袋,时常勒得手指痛。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手指不痛,并且即使再多提几个购物袋,也轻松无比呢?我认真观察购物袋,找到了这个家伙让手指痛苦不堪的原因:一旦购物袋里的东西重量增加,手提部分即手指与购物袋接触的部分表面积就变小,使手指承受的力变大,从而被勒得生疼。于是,我想,可不可以让手提部分的表面积不受重力影响而变小呢?之后,我在老师的指导下,发明了多功能购物省力器。这种省力器用硬度好、质量较轻的材料制  相似文献   

4.
周新桥 《知识窗》2010,(6X):1-1
<正>记得我孩提时代所见到的校园,教室里书声朗朗,活动室里琴声悠扬、歌声嘹亮,运动场上哨子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课外活动时间处处欢声笑语……那是一个个万物生长、春意盎然的校园!  相似文献   

5.
声音     
来源鼓声震耳,琴声悠扬,这是由于鼓皮和琴弦的振动迫使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起来,空气把振动送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声音。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振动是声音的来源。声速、频率和波长俗话说:“耳听八方。”这说明声音可以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介质不同,声速  相似文献   

6.
正一天晚上,我正准备洗澡,打开水龙头试水温时,我用一个手指头慢慢接近水流,发现手指碰到水流后,水流向手指的方向倾斜了!水碰到手指后应该反向倾斜,而不是向手指的方向倾斜啊!但我反复试了几次,都是这样。怎么回事?我在网上寻求答案,有网友说这是一种名为"康达效应"作用的结果,有的网友又否认。什么是康达效应?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键盘上敲字的时候,我忽然想,如果人生也有一个删除键,我会删除些什么呢?快乐幸福的时光自然舍不得删去,那么删去的就只有那些疼了. 我想删去手指的疼.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复读一年,我却倔强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每天上午9点30分,是学校课间操的时间,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广播体操",我整颗心都跟着疼了起来,因为我再也回不去本该属于我的校园了.于是,我更加发奋地自学.  相似文献   

8.
正初学打字时,人们因指法不熟练而导致输入错误;有时候手指的力度不够,手指触到了键盘却没有摁下去,使打字的速度受到影响。如何才能提高指法的准确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把五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贴在按键上,将键盘的字母区域和数字区域都分成五个颜色块,这样,电脑初学者很容易区分每个手指的按键区域。  相似文献   

9.
正最近,眼睛彻底跟它的主人——我杠上了,我要它看书,它罢工;我要它睡觉,它却玩起了游戏。最可恶的是,它竟然小题大做,到大脑法官那里告我的状!我坐在五官法庭的被告席上,一脸无辜地看着大脑法官,还没开始反驳,眼睛又忍不住控诉:"小主人,都是你不好,害得我近视了,不仅看不清东西,有时还痛得不行。都怪你……""眼睛,你可不要血口喷人啊!我什么时候对你不好了?"我被激怒了,火冒三丈地对它说,"我每天让你博览群书,哪里亏待你了?真是忘恩负义!"眼睛也气急败坏地吼道:"老师说写作业的时候姿势要端正,做到三个‘一'——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书本一尺、  相似文献   

10.
曾艳芳 《知识窗》2012,(3X):61-61
钢琴演奏的歌唱性是指人们在唱歌时体会到的那种美感、情感、情调和心态。当我们用歌唱的内在感觉来弹钢琴,并且又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手指转变为相应的琴声时,就是钢琴演奏的歌唱性。  相似文献   

11.
正复印机,大家都用过吧?它能奇妙地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文件。但你知道复印机是怎么工作的吗?一天,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一篇相关的文章,兴趣盎然,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便照着文章内容做起实验来。我先找来一团棉花,蘸了一些痱子粉,放在电视机旁。接着,打开电视机,十几分钟后关掉。这时,我迅速用手指在屏幕上写下我的姓——"曾"字,并画上一个圈。我快速拿起蘸有痱子粉的棉花团,在屏幕前轻轻拍打起来。这时,奇妙的现象发生了——飞扬的痱子粉纷纷被吸附在电视屏幕上,但是手指划过的地方却几乎没有粉末,屏幕上显示出了一个"曾"的图案。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在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才明白:原来,打开又关掉  相似文献   

12.
弦乐器是乐器家族不可缺少的一员,琴弦的演变过程凝结了人民的智慧。随着高分子科学的发展,尼龙弦逐渐成为琴弦的主力军,尼龙弦的优势在于材料本身和制作工艺的稳定性。人们对于声音的感觉是感性的,可实际上具体形容音色的词语,诸如"温暖"、"亲切"等是可以用物理学加以解释的。本文从材料和物理学两个角度对琴弦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这的确是一架钢琴。但是,这种钢琴是你以前所闻所未闻的。 首先,这种琴看上去就与一般的钢琴不一样。钢琴的每根钢弦都与一个可滑动的白把手相连。敲一下钢琴键就滑动相应的琴弦上的把手,这样就会出现所需的声音。这就像一个吉他手用手指在弦上滑弦时的声音,并可以按准确的方式进行音调变化。  相似文献   

14.
从教几十年,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深深感受到,爱和奉献永远是师德的灵魂。爱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倾注全部的感情和爱心,才能拔动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那根独特的琴弦,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只要有了爱心他就会乐于奉献,就会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心情愉悦的去工作。我的恩师是我人生的引导者,也是我做人的楷模。古人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我有幸得到了许多的良师。上大学时之所以选择了师范专业,就是因为从我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俄亥俄州的17岁男孩达里厄斯将自己创作的钢琴曲《梦想不死》发布在自己的Facebook首页,很快吸引了数百万网友。达里厄斯出生时右手只有3根手指,左手只有1根手指,1岁半时双腿小腿截肢。儿时的达里厄斯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我只有四根手指,别人却有十根手指呢?"妈妈告诉他:"别人的手指都是普通的手指,而你的手指是上帝吻过的。上帝赋予了你的手指特殊功能,只要你不断努力,所有的梦想都可以通过它们来实现。"小小的达里厄斯把妈妈的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相似文献   

16.
李晓平 《今日科苑》2001,(12):30-33
在贾伟的心目中,信念是一根折不断的琴弦,他用这根琴弦把自己的事业弹奏得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样辉煌如火。贾伟曾告诉过我:我感激失败,因为它给了我成功的启示;我感激成功,因为它使我的生命精彩如歌。许多年过去了,他还认为这是人生赠予的生命厚礼!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古埃及金字塔,还是巴黎圣母院,或者是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一些名画、雕塑、摄影作品的主题人物等,大多在画面的0.618处;艺术家们认为弦乐器的琴马放在琴弦的0.618处,能使琴声更加柔和甜美……从美学角度来说,黄金分割率可以给人带来最佳的美感。同样的,在医学专家和养生专家眼中,人体很多时候也遵循黄金分割率,比如很多保健关键点都与黄金分割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刚升初中后开学的第一天,你满怀期待地来到新学校,在这里你将接触新的老师,结识新的同学。按照惯例,各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会先做个自我介绍,让大家相互认识一下。叮铃铃……下课了,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位任课老师迎面走来,糟糕,这位老师是地理老师还是生物老师来着,她姓啥来着?纵然使劲儿地在脑中回放当初自我介绍时的情景,可总也不能准确"定位"这位老师"姓啥名甚"!算了,估摸着叫一个:"孙老师好!""同学你好,我是你们班的地理老师周老师哦。"老师和善地微笑着说。这时候,我  相似文献   

19.
放松和力度     
学琴时,最大、最致命的毛病是,力度上不去,所以声音立不起来.拉的是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却与大提琴相去甚远,是一种什么也不是的声音,这实在有点可悲.我怨自己的身体太弱,力气太小,而老师却说:没有力量是因为——不放松. 老师说,要将全身的力蓄聚到肩膀,由肩膀传到大臂,由大臂传到小臂,由小臂传到手腕,再由手腕传到握弓的手指,最终将力量落在了弦上.  相似文献   

20.
正小时候,我们中流传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告我爸。"也不知是怕老师还是怕老爸,反正我觉得老师很威武,所以我就想长大了要当老师,后来学习了韩愈的《师说》,他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又觉得老师很有学问很受尊重,这坚定了我当老师的决心。长大后,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这是一种多么伟大和神圣的胸怀呀,所以我义无返顾的走上了讲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成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