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江苏大学与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发明人个数、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引证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数量、审查时间等专利指标,多角度量化研究专利维持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因素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程度在不同主体之间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核心专利在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理论上区分核心专利与基本专利、外围专利和重要专利等术语,总结归纳核心专利的特征以及定义。进而,以新能源汽车装置领域为专利数据样本,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核心专利挖掘指标对核心专利的影响效应及解释能力,得到引用专利数量、IPC分类号数量、同族专利数量和同族专利被引用专利数量指标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说明书页数、附图页数和摘要字数逻辑回归中不显著,即其在核心专利挖掘中所起作用非常小,专利许可是有可能对核心专利显著正相关,专利权利转移与核心专利之间没有什么关系。研究从实证角度对核心专利挖掘指标的理论基础,对于核心专利挖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意义]标准必要专利特征研究对于识别、培育高质量专利和提升专利保护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梳理标准必要专利特征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客观数据,对潜在标准必要专利和非潜在标准必要专利的特征进行对比和识别,并构建潜在标准必要专利的识别模型,为潜在标准必要专利识别提供有益参考。[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研究基础,提出基于技术特征、法律特征和经济特征的较为全面的标准必要专利特征研究备选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的对比研究,分析潜在标准必要专利区别于非潜在标准必要专利的特征。最后提出了基于XGBoost模型的潜在标准必要专利识别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 /结论 ]研究发现,相比于非潜在标准必要专利,潜在标准必要专利在引用次数、被引用次数、权利要求数量、审查时长、inpadoc同族成员个数等指标上显著高于前者。实证分析表明,XGBoost算法模型在有效识别潜在的标准必要专利方面具有适用性。本文进行潜在标准必要专利特征的研究,能够为识别潜在标准必要专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区域间专利引证对技术知识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具有重要作用。以纳米领域为例,收集2011—2015年专利引证数据,剖析全国31个省份间专利引证关系并进行分类,构建区域间引证关系的影响指标,利用泊松和负二项模型进行回归与检验。得出:高被引、高引证、双高地区均集中在北上广苏等区域,引证密度快速增加;引证量与自引率持续增高,被引量下降,说明纳米领域专利技术的区域辐射效果较弱,区域间专利引证不活跃;回归分析发现区域R&D经费、科技覆盖范围、h指数与区域间专利引证存在正相关。综上所述,给出了提升中国区域间专利技术引证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专利行业价值评估工作对于电力行业以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于处于核心地位的核心专利的筛选与评估显得十分必要。电力行业核心专利识别综合分析指标体系主要从技术、法律、经济三方面的指标入手。本文将从电力行业的行业技术特点入手,分析将专利标准化指标引入电力行业核心专利识别综合分析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并初步构建基于专利标准化指标的电力行业核心专利识别综合分析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潜在专利技术组合,将相互关联的技术组成保护范围更大的专利网,对于打破单项专利的局限性、构建更为缜密的技术壁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对关键词与核心IPC进行语义抽取的基础上,筛选出核心专利集合,然后计算基于专利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专利组合强度,最后利用MCL聚类算法直观、精准地识别潜在专利组合,并以艾滋病疫苗领域专利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结论]该方法以核心专利集合为数据源有效降低了组合识别中的噪音,基于多维度的专利组合强度计算克服了以往组合识别指标的片面性,利用MCL聚类算法无需人为规定簇群数量,保证识别质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专利文献计量指标与专利寿命相关性研究中实证结果存在的不一致问题,采用定量的系统集成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再统计。从21篇实证研究文献当中,提取出了51项独立研究和10项专利文献计量指标,采用元分析方法将原始研究进行集成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不同调节变量对专利寿命调节效应的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发明人数量、前向引证频次、权利要求数量、审查周期、文献篇幅、同族国家数量、专利家族数量以及专利权人数量对专利寿命具有正向影响,后向引证频次和技术覆盖范围对专利寿命具有负向影响;同时,技术领域、授权国家以及专利权人类型对不同计量指标与专利寿命之间的关系均具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核心目的是及早识别哪些药物专利可能蕴藏着新兴技术。专利的前向引用反映了专利的市场价值以及技术新兴的早期信号,因此本文选择高被引专利作为新兴技术的代理指标,引入前向视角和后向视角构建主题原创性、文本创新性和文本独特性指标,同时选取先前研究中被广泛用于新兴技术预测的指标,形成一套基于药物专利的指标体系,然后使用负二项回归模型预测专利授权后5年的前向引用次数,最终通过逻辑回归模型进一步证实了基于药物专利的新兴技术指标体系对专利的前向引用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专利被引频次高低一直被作为测量专利引证指标的重要依据,但通过研究发现,不同技术领域存在不同类型的专利引证关系.以我国医用内窥镜、治疗型超声发明专利为例,通过可视化分析绘制各自的专利引证地图,结果呈现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专利引证类型:引文树型和引文网络型.这对于专利的客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同的引证类型所侧重的专利评价方法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专利价值的评估是专利在运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它决定着专利最终能否实现流转.本文依托2018年—2021年上半年所登记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展开各专利指标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对专利许可费预测的研究.研究发现专利权利要求、专利引证次数、合同支付方式等指标对专利实施许可费的影响作用较强.此外研究发现,专利权利要求等指标在所构建的...  相似文献   

11.
专利引用对于专利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决策树方法对可能影响专利被引的12个影响因素与专利是否被引的潜在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专利的最早优先权年是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而后依次是权利要求数量、专利权人数量、是否转让、平均引用时滞、优先权国家,而其他6个指标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高价值专利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认识、科学评价专利价值是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前提和手段。从保护范围、创新水平、主体特征、时间因素等方面系统回顾、梳理了有关专利价值的客观指标。利用手动收集的1704项大学转让专利,用转让价格测量价值,实证分析了相关指标对专利价值的影响,发现专利价值是内生的。整体上,权利要求数、专利文献页数、海外同族专利数、独立权利要求字数、专利寿命对专利价值有显著的影响,发明人数量、专利审查时间、专利引用信息、是否与企业合作没有表现出与专利价值的显著相关性。分别以5万元、10万元、15万元为临界值进行逻辑回归发现,真正高价值的专利不仅具有法律意义上的高质量,技术上的高水平是其高价值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核心专利在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专利质押、专利许可、专利诉讼、专利复审与无效,发明人网络和网络交易等指标进行了探讨,认为专利质押、能被许可的专利、获得高赔偿额的专利和进入复审和无效的专利可以被看作是核心专利,还可以通过发明人网络和专利网络交易来识别核心专利,对公众进行核心专利识别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程妮  刘航 《现代情报》2014,34(6):79-86,91
发明专利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一个企业甚至国家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专利引证活动可以反映知识转移情况。针对2011年申请的中国“收获和割草”领域的发明专利,从申请人、发明人、分类号、关键词等多个方面展开分析,并且考察了其中的专利引证活动,包括对专利文献的引证和对非专利文献的引证,对我国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基于专利引文的农业知识转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郭磊  蔡虹  张越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63-1671
在现代专利环境中,专利申请动机越发趋于战略性,这为专利的价值评估及核心专利判定带来更多挑战。为了解决此类专利的价值评估难题,基于专利权人的战略意图构建专利战略指标体系。进而,以中国电信产业2001-2008年向美国专利局申请的历史专利数据为样本,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实证验证了专利战略指标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效应及解释能力,客观地赋予了每个指标权重。最后,通过该指标体系的加权求和,预测中国电信产业2009-2012年的美国专利价值并识别出各年的核心专利,继而探索产业关键技术布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电信产业的核心专利布局存在两大方面的隐患,即前沿技术领域涉入不深和本土申请人统治力不足。研究从专利申请战略动机的角度夯实了专利价值评估指标的理论基础,对于专利估值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核心专利的识别对于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专利对于基础研究的支撑和产业应用的推动是测度专利价值的必要因素。[方法/过程]立足创新链的相关理论重新界定核心专利,根据专利对于创新链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应用3个创新环节的推动或支撑作用构建相应的测度指标及筛选方法,并以白血病相关药物为实证对象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识别出对白血病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应用具备支撑和推动作用的核心专利,相关专利药物在产业领域内具备高度创新性和价值性。结果表明,在创新链视角下基于专利对基础研究和产业应用的作用可用于产业核心专利的识别。  相似文献   

18.
以专利引证作为研究知识流入的手段,构建地域、技术领域、研发主体和时滞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引证次数、引证率和知识流入强度等.利用这些指标分别从四个维度对我国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数据库中2003-2008年医药技术领域已授权专利的引证专利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出目前我国医药技术领域知识流入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温芳芳  罗爽 《情报杂志》2023,(7):185-192
[研究目的]理清专利审查周期对专利转化的影响,能够为专利审查机构完善专利制度、为专利发明人调整申请策略提供参考借鉴。[研究方法]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发明专利为例,借助公开时滞、授权时滞和实审时长指标,通过比较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考察审查周期对专利转化率、次数和速度的影响。[研究结论]专利审查周期整体呈缩短之势,审查周期长短对专利转化确有影响。“早公开早授权有利于专利转化”的假设部分成立,对提升转化率无益,却能加速转化、增加转让次数。  相似文献   

20.
商琦  陈洪梅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0):166-172
以IncoPat为数据源构建检索策略,采用专利被引频次指标对全球边缘计算领域核心专利进行挖掘,并对该核心专利进行向后引证和向前引证分析,包括被引证年份分布、专利权人分布、技术分布和自引证技术演化路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是全球边缘计算技术最主要的应用国和来源国;核心专利US20110075675A1以年均60.6次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其向前引证主体包括IBM、Cisco、华为、NEC和三星电子等,且存在创新竞争关系;边缘计算技术演化路线由早期的边缘呼叫和会话管理,逐渐演化到分组路由和无线承载标识,并最终过渡到智能路由和无线设备监控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