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父母必读》2021,(1):8-9
不平凡的2020年刚刚过去,在这一年的最后一个月里,我们举办了一场值得纪念的盛大生日聚会——"树文明家风,育时代新人"《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主题活动。同时,我们还制作了一本记录着40年成长的纪念册,举办了一场全面展示《父母必读》发展历程的展览,展示了创刊40年来多位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给《父母必读》杂志的题词,历任主编寄语,"40年,我们在一起"专家墙,以及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的发展及新媒体矩阵,最新上线的全媒体服务平台育朵App。  相似文献   

2.
正创刊40周年特别策划1980年,《父母必读》杂志创刊,2020年,她40岁了。一路走来,我们曾与许多父母、家庭同行,曾陪伴无数孩子成长。不少当年被父母看着《父母必读》杂志养大的"80后""90后",又成了我们今天的读者。40年前,这本杂志是随着许多个"第一次"的故事创刊的,到今天,这些往事还珍藏在创办者与见证者们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父母必读》2020,(4):44-67
1980年春天,《父母必读》杂志创刊,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她题写刊名,时任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欣然为她写下了开篇语。这是新中国的第一本家庭教育刊物,也是第一本面向家庭介绍母婴健康知识和家庭教育理念的科普杂志。如今,这本杂志走过40载,出版超过500期,我们请教过的专家学者近千人,发表过的文章达数万篇。《父母必读》杂志40岁生日之际,致敬40位与我们一路同行的专家们!分享40个重要的养育主张。正确看待儿童的五大观念;七大健康观,养育健康宝贝;18个教育观念,帮你厘清养育思路;父母自身成长,走好这4步;梳理家庭关系,掌握六大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值创刊40周年之际,《父母必读》杂志以"树文明家风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在2020年开展了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50余场,包括:"40年,我们养育生活发生变化"调查、征集,"40个养育主张大盘点"特别策划,"创刊40年·致敬40人"系列访谈及内容发布,创刊40周年——"智慧·引领·赋能"养育新观察主题对话直播活动等。各平台图文、视频推送点击量累计超过100万人次,直播参与人数近2000万。  相似文献   

5.
《父母必读》2021,(2):158-159
值创刊40周年之际,《父母必读》杂志以"树文明家风育时代新人"为主题,在2020年开展了贯穿全年的系列活动50余场,包括:"40年,我们养育生活发生变化"调查、征集,"40个养育主张大盘点"特别策划,"创刊40年·致敬40人"系列访谈及内容发布,创刊40周年——"智慧·引领·赋能"养育新观察主题对话直播活动等。各平台图文、视频推送点击量累计超过100万人次,直播参与人数近2000万。  相似文献   

6.
1980年,《父母必读》杂志创刊,2020年,她40岁了。一路走来,我们曾与许多父母、家庭同行,曾陪伴无数孩子成长。不少当年被父母看着《父母必读》杂志养大的"80后""90后",又成了我们今天的读者。40年前,这本杂志是随着许多个"第一次"的故事创刊的,到今天,这些往事还珍藏在创办者与见证者们的心中。40年来,我们与许多专家一路同行,也有无数个“第一次”的故事。他们来自妇产医学、儿童医学、口腔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脾气、秉性各异,但是他们都有一颗赤诚、纯净的科普之心,希望借助这本刊物,将科学、严谨的养育理念带入干家万户,将实用、贴心的育儿方法分享给众多父母。  相似文献   

7.
从1980年4月创刊到现在,《父母必读》已经进入成熟的30岁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告诉我们,自己的童年就是在《父母必读》的陪伴下度过的。30年来,时代在变,社会生活在变,育儿生活也在不断地改变。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3月29日,父母必读育儿传媒与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共同举办"母爱360·自然养育论坛暨父母必读智慧之选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培训交流中心主任蔡建华、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周志军、北京市计生协秘书长严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梅玲、心理学家柏燕谊、《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等出  相似文献   

9.
正在《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了多年合作的专家、学者给杂志写来了寄语、贺词。不少与我们一路同行的专家在对杂志表示祝贺及肯定之际,也和父母们分享了很多有价值的养育观念。我们精心编辑了稿件,放在这个临时栏目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1月8日,由京版育儿传媒父母必读杂志社与芝麻街工作室共同举办的"中国儿童财商培养研讨会暨《中国家庭财商培养状况调查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芝麻街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朱翼,芝麻街工作室国际教育项目经理Alyson Moskowitz,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凡,《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刘国平,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雷雳,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研究员宗春山,中美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20,(5):112-112
近日,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社策划推出的《父母必读》创刊40周年一养育新观察主题对话活动上线了,该活动拟在2020年度4月至12月期间,在京东、当当、淘宝、一直播等多个平台进行线上直播,每月围绕一个主题,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与家长在线探讨儿童养育方面的新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助力。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必读》杂志迎来40岁生日,可以说是正当年,意味着在这样一个奋斗的新时代,她一定会有更大的飞跃。我是一名儿童心理学工作者,因此《父母必读》杂志创刊时就引起了我的关注,我也为她撰写过一些文章。印象最深的是2000年,应该刊编辑部的约稿,邀请我每个月给父母提一个育儿理念,那一年我就思考了"十二字育儿新理念"即: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7月3日,由门头沟区教委与父母必读杂志社及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携手举办的"家园共育提升项目二期"中期评估座谈会成功召开。门头沟区教委学前科科长冯艳飞、《父母必读》杂志社主编恽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唐洪等出与全区幼儿园教师代表20余人一同参加了座谈会。本次中期座谈会召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促进项目的开展,总结前期经验,梳  相似文献   

14.
正《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它已成为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媒体。我对《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之后的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科学研究结果为指导《父母必读》过去是这样做的,希望以后也继续保持传统,特别要关注全世界最新的、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研究结果,尤其是在我国本土进行的研究。这里要特别指出,西方的个体主义文化传统和我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往往有各种差异甚至冲突,在某些领域(比如社会领域)照搬西方的研究结果不一定恰当。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7日,作为中国颇具影响力的权威育儿媒体,父母必读育儿传媒携手超人气儿科医生崔玉涛召开新书发布会,宣布再度联合推出——"崔玉涛谈自然养育"全新系列图书。新书作者崔玉涛,北京出版集团公司总编辑李清霞,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徐凡,《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发  相似文献   

16.
正新时代的父母要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尊重儿童的权利,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今年,值《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杂志社让我谈谈与《父母必读》杂志相识、相伴的故事,也让我们谈谈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该如何进行。这是一个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好机会。知音难觅,携手同行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杂志中,《父母必读》杂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11月22日,由门头沟区教委与父母必读杂志社及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携手举办的"门头沟区家园共育提升项目二期"总结大会成功召开。门头沟区教委副主任白丰莲、门头沟区教委学前科科长冯艳飞、《父母必读》杂志主编恽梅、父母必读养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唐洪等出席总结大会。全区35所幼儿园的保教干部和实验园的32位教师也一同参加了大会。总结大会开始前,育园小学附属幼儿园教师黄娜结合家长需求,以"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为题进行了家园共育的家长公开课。黄娜老师围绕"反应式倾听"这一主题,通过概念讲解、分组讨论和情景剧表演等形式与家长共同探讨了亲子沟通的方式方法。随后,专家组成员唐洪老师对公  相似文献   

18.
林亚冰 《教师》2014,(16):21-21
正1979年我国开始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此后出生的子女成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简称"独一代"),时隔三十几年,独一代已进入了工作、婚育的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十年,我国将面临"独一代"养育"独二代"的新家庭超过千万,形成了"独一代"遭遇"独二代"的局面。"独一代"如何养育"独二代",幼儿园又如何应对由此产生的新问题?一、"独一代"父母的特点(1)"独一代"父母学历高,注重幼儿教育。"独一代"的个性鲜明,在教育幼儿上有独特的见解。80后父母比自己的父辈更加要求幼儿优秀。自实行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大部分家庭进入了小康水平,同时科教兴国的声音愈来愈强,父母都认为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立足社会,"独一代"在教育资源充足,父母重视教育中完成了学业,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必读》2009,(3):4-4
距离《父母必读》杂志的“而立之年”——创刊30年还有不到7年时间,总结工作时发现,现在的“父母必读”已非30年前的《父母必读》。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还包括了网站、父母必读养育系列图书、父母必读专题电子刊,另外还有围绕着养育举办的各种讲座.  相似文献   

20.
正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塑造完整的人,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每个人真正成为他自己。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我是《父母必读》杂志的老作者,也是老读者。我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给《父母必读》杂志写文章,也翻译过文章。今年是《父母必读》杂志创刊40周年,我非常高兴地看到《父母必读》杂志在提升中国父母的素养、传播家庭教育知识、帮助父母成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