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民族,云南彝族小学语文双语教材的建设对云南彝族小学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双语教学,双语教材的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本文通过文献法,比较分析法对云南彝族的小学语文双语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以期更好的完善云南彝族小学语文双语教材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彝族是支系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彝族歌谣颇具特色,彝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民间歌谣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从歌谣语言的各个层面可以窥见各种文化特质。本文选取了云南禄劝、武定境内广为流传的彝族纳苏支系的民间歌谣为语言文化的研究对象,试从彝族民间歌谣的形式、语言特质等方面来探析彝族歌谣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3.
民汉双语教学是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学前班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在农村学前班开展民汉双语教学任重道远。立足于彝族支系俐侎人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学前班民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寻找问题发生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力图为提升农村学前班民汉双语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析云南红河彝族舞蹈中江外、江内之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外彝族”和“江内彝族”作为云南红河彝族的两大支系,虽然同为彝族,但在语言、服饰、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上却有很大的区别。舞蹈更是如此,展现出它们各自原始而真实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四省区的彝族在语言使用、语言基础及群众意愿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具体实施双语教育的过程中,根据各省区的具体实际,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彝区的双语教育分为部分双语教育和全部双语教育。部分双语教育的特点是只在民族语文课上或文科课程中使用民族语授课,其他课程用汉语讲课,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全部双语教育,指在学校所有课程的教学中均使用民族语。  相似文献   

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除个别民族已通用汉语言外,其他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使用着自己的民族语言.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现象的普遍存在,实施双语教学已成为发展云南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回顾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剖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旨在探索培养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兼通的高水平双语人才的有效途径,促进云南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7.
云南彝族由于自然人文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形成了许多支系和称谓。在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乡的慕善村里,居住着彝族的尼苏支系,他们生活在山区中,因服饰鲜艳,尤其是女子服饰的腰带是精致多样的手工图形而得名,故而被称为"花腰彝"。  相似文献   

8.
婚姻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婚姻的传承与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联系。禄劝彝族纳苏支系传统婚俗礼节繁多,内涵丰富。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云南并在禄劝少数民族地区获得较大发展。彝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教义在经历了冲突之后,其建构出包含二者的独特婚俗。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禄劝彝族婚俗再次呈现出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彝族发展至今,人口达五百四十多万,主要分布滇、川、黔、桂四省,其中滇有三百五十万,川有一百五十二万。彝族是个跨境民族,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等国有二十多万彝胞。国内彝族在分布上有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近、现代,彝族内部分衍出诸多自称和他称,不同的自称和他称形成不同的支系,各支系间语言、习俗等迥异,如出现了诺苏、纳苏、聂苏。改苏、撒尼、阿细等二百多自称和他称,弄清彝族支系繁多的原因,无疑对现代彝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欲从地理和历史两面去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地区,推广双语教学是培养少数民族双语型人才的最佳途径,双语教师的培训则是搞好双语教学的关键.笔者以两次问卷调查为依据,在分析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喀什这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地区,推广双语教学是培养少数民族复合型双语人才的最佳途径。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双语师资。笔者以访淡及问卷调查为依据,在分析喀什地区中小学双语师资培训所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棚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元江县青龙厂中心小学创建于1919年,是一所寄宿制山区民族小学,80%以上为少数民族学生,其中彝族支系的山苏族学生占到30%之多。中心小学辖3个村完小和1个教学点,有29个教学班,82名教职工,1010名学生。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青龙厂中心小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特色,学校制定了"用特色教育成就学校先进文化、成就师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努力打造"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学校注重特色教育,以特色教育促进师生发展。在特色教育中,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及意义(一)"双语教学"的概念分析"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进行教学。一般双语教学既要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承担提高第二语言水平的任务。"双语教学"在多语言国家和地区,出于尊重民族文化,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和谐的目的,而在教育上采取的一种教学活动。其第二语言常常是本国或本地区的官方语言或常使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4.
云南彝族婚俗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多彩而独特的彝族婚俗文化资源开发潜力较大。随着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彝族婚俗文化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民族文化资本化成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云南彝族婚俗文化的特点及其旅游文化价值、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南彝族婚俗文化旅游创新开发对策,促进彝族婚俗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要研究彝族的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材料就是彝族祭祖仪式。彝族氏族祭祖大典,是彝族宗教活动中超度祖先亡灵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它体现了彝族的宗教、哲学、历史、民俗、伦理、文学等各方面的文化,更对彝族文明的发展起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一个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要研究彝族的传统文化,最直观的材料就是彝族祭祖仪式。彝族氏族祭祖大典,是彝族宗教活动中超度祖先亡灵最为隆重的祭祀活动,它体现了彝族的宗教、哲学、历史、民俗、伦理、文学等各方面的文化,更对彝族文明的发展起着多重的社会功能,在彝族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分析了西北民族地区藏汉双语教学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存在着教师双语教学能力不一,双语师资紧缺,学生双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等问题,并通过归纳探讨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藏汉双语教学质量,最后总结出基于现代教育理念进行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培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倡导信息化的双语教学课堂等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方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因此这些地区的双语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采用汉语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彝族地区双语教学浅谈代晓明伟大导师列宁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同志说:“语言是手段、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丰富中华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德毅 《辽宁教育》2008,(10):47-48
什么是双语数学教学?双语教学的内涵因国家、地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我国,双语教学一般指用英语进行的部分学科教学,也就是运用母语以外的第二种语言的教学。怎样有效开展双语教学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从事双语数学教学工作已有两年多了,其间的经验与教训颇多,愿与广大读者共享与共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