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超 《考试周刊》2014,(60):12-12
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高素质师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势在必行。高职专业教学团队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即"专业教学团队中包括学校的专职教师,同时还有从行业企业中聘用的专家、技术骨干等人员,兼职教师要占一定比例"。本文结合学校实际,着重提出学校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双师"队伍建设上,并提出具体措施,希望有助于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是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组成,是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优化师资队伍的重要手段,是彰显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重要方面。提升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中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以上海市医药学校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企业实践的现状与问题、探索与尝试等方面,对中职教师企业实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双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做好社会服务的前提。目前,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有两种途径:一是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锻炼,二是增加外聘企业人员。前一种途径锻炼效果不佳,且多流于形式,而后者不利于培养稳定的"双师"教师队伍。建议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到企业锻炼,同时学校、企业、教师签订三方协议,确保教师、院校和企业实现共赢,同时学校应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教师与企业设计师共建"双师"责任制设计工作室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水平、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推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教师"双师型"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就"双师结构"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发展问题,基于限制因子规律,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显著限制因子为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教师职称需求等。有一定影响的限制因子有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和教师对"双师结构"理论的理解等。限制因子是相对的,将企业、学校、教师等各方面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双师结构"特征,就有可能将限制因子转变成有利于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发展的积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6.
专业技能是双师教师职业能力的核心要素。分析双师教师专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探索教师、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协同联动,教师自学、企业实践、校本培训、政府培训、进修交流多种路径的"五方协同,五位一体"双师专业技能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双师教学"是针对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开展的一堂由两位教师共同讲授的课堂教学形式。具体实施方式是基于远程授课的网络平台,由城市一线优秀教师担当第一课堂教学,由乡村学校教师担当第二课堂教学,以远程直播(或录播)加上及时辅导的形式为农村学校提供优质教学服务。文章对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进行"双师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8,(A2):1-2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了更好地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医学独立实验室合作,共同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校通过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校企共建校内校外培训基地、校企合作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措施,为"双师型"教师提供决策、制度和平台保障,"双师型"教师不仅提高了专业知识,而且掌握了娴熟的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水平,为企业和医院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可按照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建设模式运作。在师资培养机制上,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在师资培养方式上,教学岗位锻炼与企业(或生产性基地)岗位挂职双岗交替;在师资培养面向上,面向学校教学和企业技术开发岗位双向培养。按照这一模式,学校主动与企业“联姻”,促进“双方联动”;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生产,实行双岗交替;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试行“双向培养”,最终实现学校、企业、.教师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10.
专业课教师走进工厂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设计和技术开发,能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对近几年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的总体情况的总结,分析了专业教师从学校到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对策:职业院校要在时间、任务、科研、政策考核等方面予以支持,并且学院与教师要共同努力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职业技术》2015,(1):39-41
如果说,建筑师是建筑工程的灵魂,那么教师则是教书育人的中坚。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的重中之重,也可称"一号工程"。学校基于建筑业未来发展需求和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实战性技能为出发点,致力于较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每年聘请40余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教育科研课题项目组负责人或学科带头人工作,带教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支持下,学校每年有30%以上的专任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系企一体"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是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关键因素.目前教师双师素质普遍较低,提高教师双师素质是当务之急.本文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为案例,探讨如何利用"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培养适应专业教学和发展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3.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专业教师实现专业化的最佳途径。本文通过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的调查,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逐步完善考评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校内培养为基础,多渠道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等培养建议。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强校必先强师,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的第一要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对师资队伍建设中"双师"素质培养、分层管理、专业带头人培养等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采取置换培训方式,有计划、分批地使学校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在企业和学校之间流动,实现校企人员双向互动,有利于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校企融合是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在校企融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出现了向行业英语、专业英语教师转型的趋势,导致了英语教师对"双师素质"的需求。各个高职院校要在学校层面对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统筹安排、制订资格标准、建立培养机制、制订考核机制等方面做出安排,而英语教师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我规划,参与内部学习、进行外部调研和培训,以及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双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内涵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阶段我国对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内涵界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新的形势下,高职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内涵应界定为以制订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中心任务,由分工协作、知识技能互补的校内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所组成的跨单位(学校和企业)、跨学科(专业和基础)、跨部门(教学和学工)团队。双师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师结构;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的双师结构;课程教师和课外素质教育活动教师的双师结构。  相似文献   

18.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质量实施“双高”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改革发展任务可概括为"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双高计划"的改革发展任务之一,也是"双高"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需要从做好双师队伍建设规划、以专业群为基础进行建设、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带头人等四支教师队伍、以高标准引领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校企联合培养等五个方面进行针对性施策,并从政策、经费、管理等方面给予保障,以确保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9.
师资培训对高校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校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向应用型转型试点学校后,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向"双师双能型"转型,已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目标.文章通过对我校教师培训问卷调查的梳理和分析,提出有关培训的建议和措施,促进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几个突出的问题,高职院校新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而技能要求难以落实;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技能培训和下企业实践往往流于考证;具有教学能力的企业技术骨干由于待遇及现行的招聘方式等原因难以应聘进入学校,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