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出现了“快餐化”的趋势,报纸的医学科普专栏,也应该顺应这种变化,为读者制作出符合“现代口味”的医学科普“快餐”。其制作方法,大体有三: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传统的科普文章,尤其是专家写的科普文章,往往从“盘古开天地”讲起。比如介绍一种疾病,他们会从这种病的发病率、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预防、治疗等等全方位地介绍。一篇文章,洋洋洒洒,没有2000字下不来。试想,现在的读者,谁会耐着性子,把这样的文章从头到尾地读完。何况文中还有一堆读不懂的医学名词和概念。据我们调查,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读…  相似文献   

2.
科技报的新闻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消息、通讯、言论等。属于纯新闻。它多见于一版;另一类是科技知识、实用技术、经验介绍等科普文章,这一类的报道在科技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对于第一类,只要它及时,能吸引读者,就能体现其新闻价值。但对于第二类来说,它报道的内容一般都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而是有关专家及专业户、科技户的经验,农村种、养、加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如何开采这些报道的新闻价值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读者的心理,掌握他们的要求,准确进行报道,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报道这类实用技术的过程中,其新闻价值即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保健知识的渴求,健康科普书刊备受读者关注和喜爱,提升此类书刊的质量,出版社"三审制"中的复审环节不容忽视,它具有对初审、终审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兼顾书稿中的微观和宏观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健康科普书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编辑工作是一门“再创造”和“设计创造”的工作。书稿编辑加工实际上是在作者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工作,而书稿选题的制订则是“设计创造’的工作。编辑工作不同于科学研究,而侧重于科学传播;编辑工作也不同于教育工作,编辑工作除了要把已有的知识传播给读者外,更侧重于挖掘新的知识矿源,并将其编辑、整理加工后输送给读者,使作者、读者双受益;编辑工作更不同于体力劳动,尽管编辑人员为了组织好的书稿和物色好的作者,经常外出参加  相似文献   

5.
学人聚会,常常议论出书难,共同也谈起编辑。照理说,能否出书,应取决于书稿的质量,但是事情常常并不这样简单。诸如作者知名度怎样?书出后能否盈利?这类问题,也在考虑范围之中,其影响之大,常使作者、尤其是青年作者望而却步。显然,有许多学术价值高的著作,读者面窄,出版得赔钱,而青年作者往往毫无知名度。学人在成长过程中,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压倒。幸而,中国也大有这样的出版家,他们以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为己任,竭心尽力支持学人、尤其是青年作者。他们重视盈利,但决不把它看得过重,而以书稿的科学价值作取舍的主要标准。他们取稿,只看书稿的质量,而不看作者的“来头”、“背景”。有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出版社的编辑收到作者寄来的稿件也往往是装有Word文档的磁盘或一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编辑可以使用Word软件直接对这种电子文本进行编辑加工 ,甚至能达到“编校合一”的目的。本文谈谈文字处理软件Word在图书编辑加工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利用“替换”功能做统一性处理编辑在编辑加工书稿的时候 ,肯定要注意一个统一性问题 ,包括表达方式和名词术语等。如 ,书稿中常常有“其他”、“其它”等词语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 ,一般都会统一成“其他”或“其它” ;有“输入 /输出”、“输入、输出”等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7.
科普期刊必须坚持“科学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普期刊必须坚持"科学性"牛二芳【太原】科普期刊在科学普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其特殊性决定的。科普期刊一般为月刊或双月刊,出版发行周期短、信息量大,有优于科技图书的一面;又因其内容叙述较为详尽,不同于新闻报道,有优于报纸的一面;再因其可以反复...  相似文献   

8.
一本书稿在经过审读、决定采用后,就转入编辑加工阶段。编辑加工包活文字加工和技术加工,它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以求减少以至消灭书稿中的差错,使书稿符合出版要求。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还必须妥善地处理好与它有关的一些问题。现在把两者加在一起,名为“编辑加工十题”。一、如何发现问题编辑加工的第一步,是了解书稿中存在什么问题,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也就是首先要从书稿中寻找差错、发现问题,作为编辑加工的依据。书稿中是否存在问题是从能否符合成书发排的要求出发的,凡是不合要求的都是问题。寻找问题时,态度要认真、仔细、严格,要掌握并运用好逻辑学和语法修辞两件工具。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编辑,我有机会比一般读者先读到许多作者的新著。在读到的书稿中,有一本我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向广大读者推荐,它就是段瑞华教授撰写的《科技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历史演进》(1996年11月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读这部书稿时的感觉可以归纳为“耳目一新”和“豁然开朗”八个字。所以感到耳目一新,是因为书中有许多作者的创见,不少观点、论述是前人所未  相似文献   

10.
说引文     
引文在审稿和加工中是经常会碰到的,常常因为它“司空见惯”、“平淡无奇”而不被重视。其实,同审稿和加工中别的工作一样,如果认真地、细致地,高质量地来做.也会有许多讲求,做好了不仅可以避免在引文这个环节上出现大小错误.而且对于保证和提高书稿质量也大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顾名思义 ,少儿科普图书的读者肯定是少年儿童 ,读者定位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实际上有为数不少的少儿科普图书在市场中因读者定位模糊而被冷落。究其原因 ,是因为“少年儿童”所指的范围太大了 ,定位在大范围的少儿科普图书 ,或是“雅俗共赏”、“老少皆宜”、成人化 ,或是“大的读没劲 ,小的读太难” ,指向不明确 ,目标不集中 ,势必难以吸引读者、赢得市场。所以 ,认真研究少儿科普图书的读者定位问题还是很有必要的 ,这是少儿科普图书选题策划成功的关键。一、以不同的年龄段定选题少儿科普图书的读者年龄界定 ,一般是指适合0~18岁这…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项工作,总是由基础与结构等几大部件所组成,犹如建筑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外结构和内装饰。我想编辑工作也有某些类似之处,它也有确定选题、组稿,审读、编辑加工等几个步骤。我把选题、组稿作为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加工就好似内装饰。比喻未必恰当,但确定选题和组稿的工作是一部书稿质量的基本前提,是毫无疑问的。假如一部书稿的选题、组稿工作基础不好,即使是技艺高超的编辑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不否认有些较差的书稿经过编辑的加工可以达到出版水平,但这仅是“内装饰”而已,  相似文献   

13.
书稿加工,没有固定模式。它因读物的性质和对象而异,也因稿件的质量而异。不同性质的书稿和编给不同对象阅读的书稿,加工的要求各有不同;当然,不同质量的书稿,其加工量和加工的方面也不一样。笔者曾经做过多年青少年知识读物的编辑工作,所以这里讲的多是就少年知识读物的书稿加工而言的。说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技图书的部分作者由于专业的局限 ,文字水平相对较低 ,其书稿中表述不准确的例子随处可见。就我所审读加工的书稿看 ,不准确之处很多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方面的不准确。我在审读一部医学科普书稿时 ,原稿对“月经”是这样描述的 :“在医学上 ,它的名字叫‘例假’。”这就错了 ,“例假”是语言中的婉辞———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不便或不愿直说的事物使用的一种代称 ,不是医学名称。原稿中还提到“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 ,把初潮时痛经称为“原发性” ,而以后的痛经称为“继发性”。这又错了。在医学上 ,是把盆腔生殖器…  相似文献   

15.
科学小品是科技传媒中的载体之一。它是以各类科学技术为题材的散文小品。它篇幅短小、信息量大、传播迅速 ,顺应了现代大都市人生活和工作的快节奏。科学小品不同于一般的科普短文。它除了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之外 ,还必须具有艺术情趣。“艺术情趣”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趣味性”。在教学上 ,它又被称为“文艺性说明文”。   一、趣味性的心理效应1 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据某杂志社的一位编辑的调查 ,约有 85 %的读者是在休闲活动中 ,以“随便翻翻”的心态在阅读各种书报杂志的。科学小品大多刊载于各种专业类的科普报刊…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与各种新观念、新知识、新科技的接触、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密切。用科普新闻向广大读者宣传先进的科技知识、先进的思想观念,是一种好形式。在几乎所有的专业报刊中,都有“科普版面”、“科普专栏”、“科普文章”。而“科普新闻”则更是普遍。为了搞好科普新闻的写作,我们应准确理解其概念,掌握其特征,运用好其写作特点。准确理解科普新闻概念科普新闻,顾名思义,是一种以普及科学知识为重要内容的新闻作品。它把新闻和科普创作融为一体,既不同于一般的科普文学作品,又…  相似文献   

17.
墨愚 《编辑之友》1998,(5):10-11
对书稿实行“三审制”,在我国已坚持了40多年。无论不同时期各出版社执行得怎样,“三审制”保证图书质量的作用功不可没,这便是要坚持“三审制”的原因。由于人们对“三审制”认识的差异和操作上暴露的问题一又使图书内容和编校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读者作者怨声载道,社会舆论抨击之声不绝于耳,这就是必须完善“三审制”的理由。论述编辑初审、加工的文章车载斗量,而从编辑角度审视。终审”的文章寥若晨星。笔者不揣浅陋一仅就“终审”问题直抒己见,求教同行。  相似文献   

18.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方法和其他书籍的加工方法有共同之处,但由于科技图书特有的性质,使得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有其特殊性。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有必要总结自己加工书稿的经验,探寻出一种比较完善的书稿加工方法。1 审读书稿的分析综合法初审后已决定要出版的书稿交到编辑手里,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读全稿。通读的目的是了解其内容、结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对科技书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比如,若是教材,由于要求有完备的体系,其对象为不熟悉内容的学生,即对书稿侧重于严谨、精细、层次清楚等诸环节;若…  相似文献   

19.
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报纸的基本功能之一。报纸是新闻纸,报纸刊载的所有内容都应该具有强烈的新闻性。报纸上的科普文章属副刊内容,它不是新闻,但要具有新闻性。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有别于期刊科普文章、科普图书的主要特点。在编辑报纸“科技”副刊时,增强新闻性是最基本的方针。鲜明的新闻性是报纸科普文章赢得读者的关键。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事件性 报纸科普文章的新闻性,首先体现在与新闻事件的关联性上。围绕新闻事件作文章,以新闻事件为由头,是报纸科普文章的选题重点。 新民晚报的“科学馆…  相似文献   

20.
眭蔚 《编辑之友》2008,(2):85-87
本文所指的物理类书稿为高等物理类,而不是小学生的自然课程或大众物理类科普读物,读者是中学生、大学生,而不是小学生和一般读者。这类物理类书稿有其特点,比如,书稿中有大量的省略句(省略主语),书稿中量和单位大量应用量符号和单位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