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温与沉浮     
实验材料:小药瓶1只,大口玻璃瓶1只,蜡烛1支,冰1块(或从冰箱中拿出的大块冷冻物)。实验步骤:1、将小药瓶内(带盖)放上适当的重物后,再把小瓶放到盛水的玻璃瓶内,恰好能使小瓶在水面以下悬浮着,如图1。2、把玻璃瓶放在蜡烛(最好用酒精灯)的火焰上慢慢地加热,过一定时间,悬浮的小  相似文献   

2.
贵刊2005年第八期刊载了吉林省长春市戴佳明老师的《简易蒸发皿》的文章,读过后我觉得戴老师的这个小发明真实用:成本低,容易制作,防风且便于观察,导热快,加热时间短。但我在使用中发现它也有不足之处:铝质材料太轻,稳定性不好;蜡烛烧短后,加热效果不好。针对这些不足,我对戴老师的“简易蒸发皿”做了进一步改进。首先是给它安个底座,将易拉罐用螺杆固定在正方形的木板上(正方形木板要比易拉罐底大),然后在螺帽上焊两个铁钉(钉尖朝上)作为蜡烛的活动底座,这样就可以通过旋转螺帽来不断抬高蜡烛火焰,直到蜡烛烧尽,减少了不断换蜡烛的麻烦。如…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品 :长、短小蜡烛各一支 ,大口塑料瓶一个 (可将大可乐瓶去掉瓶口后使用 )  实验操作 :在桌面上分别点燃两支长短不同的小蜡烛 ,然后将大口瓶罩在蜡烛上 (如右图 ) .观察哪一支蜡烛先熄灭 ?想一想 ,为什么 ?家庭小实验哪一支蜡烛先灭?  相似文献   

4.
在1月号的“百变魔方”中,溜溜球给大家提了一问题:鸡蛋会“冒汗”吗?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得出结果呢?今天,我们就与大家一起来做—个鸡蛋“冒汗”的实验。实验材料:鸡蛋、蜡烛、火柴、易拉罐、黄沙、放大镜、三角架。实验过程:找一个空易拉罐,从中间剪开,取其中一半放在三角架上,在罐内放一些黄沙,点燃蜡烛,用蜡烛的火焰慢慢加热盛有黄沙的易拉罐,至黄沙干燥为止。取一个新鲜鸡蛋,把蛋的大头埋入沙中,小的一头露在外面。继续用蜡烛的火焰慢慢加热易拉罐,同时仔细观察鸡蛋。过了一会儿,你会发现蛋壳表面冒出了一滴滴水珠,就好像在出汗一样。鸡…  相似文献   

5.
小小喷气船     
一、材料长方形硬泡沫板一块,铁丝一根,金属易拉罐一只,一片正方形塑料片,较粗的短蜡烛一支,小刀,钳子等。二、制作和使用1.将铁丝用钳子弯成支架,支架的高度要比蜡烛高一些,支架的大小以能放上一只横着的金属易拉罐为宜。  相似文献   

6.
一、仪器安装: 在玻璃水槽中,直立一支蜡烛,然后向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保持蜡烛直立、水位约淹没蜡烛高度的1/3),并在蜡烛烛芯周堆堆上一些氯酸钾(KClO_3)和蔗糖的混和物(干燥晶体为宜)。再备一只无底细口瓶(瓶约高出蜡烛3至5公分为宜),瓶口用一带有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塞紧,滴管内吸入浓硫酸。  相似文献   

7.
(一) 名称:反作用力演示器 器材:易拉罐,8号铅丝、铁片、木板、M3螺钉 制作: 1.制汽缸:将易拉罐开口处拓圆、塞上合适的橡皮塞,为了减轻重量,橡皮塞只留下与圆孔相应的7—8毫米厚,其余的用快刀切掉。如果喝易拉罐饮料时,不拉开三角开口,用吸管吸吮,这样用过的易拉罐皮做汽缸,由于注水口较小易于塞紧。  相似文献   

8.
人造雪景     
做法表演前,准备1个铁架台、1块铁片、1粒樟脑球、1根小树枝、1只玻璃杯、1块毛巾、1支蜡烛和1盒火柴。表演时,把铁皮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在铁片上放上樟脑球和小树枝,用玻璃杯罩住,如图1。再在玻璃杯上盖上毛巾,然后再用火柴点燃蜡烛,移至铁片下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稍微冷却后,揭开毛巾,拿开玻璃杯。这时,观众就会看到,玻璃杯里的树枝上有一层皑皑的白雪。原理  相似文献   

9.
材料易拉罐1只,硬纸板1块,蜡烛1只,火柴1盒,百得胶1管,盛有水的容器(面积大于易拉罐口)。工具剪刀步骤(1)把易拉罐开罐的一端全部剪掉,在离罐底约2cm处开一个小孔;(2)再取一张硬纸板卷成喇叭形,将“喇叭”的吹气口塞进易拉罐的小孔内,相接处用胶粘牢固定,注意不能漏气,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易拉罐上的小孔边用刀刮几下,使其表面粗糙,容易粘牢)。实验(一):点燃蜡烛,将火焰靠近喇叭口,把易拉罐快速按进盛有水的容器中,可看到蜡烛的火焰向外偏,好像火焰从喇叭里“吐”出来似的。实验(二):先将易拉罐慢慢按入水中一定深…  相似文献   

10.
改进:取医用小安泡(Vc或B12小药瓶)将其端部取一小孔,将药液倒出来或用注射器将药液吸出,将瓶洗干净,待内部干燥后,放入一小粒碘,用木夹夹住小瓶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瓶的底部,使碘升华。当药瓶为紫红色时,再立即加热瓶口,当瓶口烧红软化后,用铁镊子快速将瓶口封严,用同样的方法再制造出20~30个这样的升华瓶,待学生分组实验时使用。改进后的实验有以下好处:①可获得直观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即加热时瓶是紫色的,停止加热,过几十秒后瓶是白色的。②将小安泡放在手中握一会,瓶子也可以变色,它具有魔术般的效果,有很强的趣味性。③变演示实验为…  相似文献   

11.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药瓶(如青霉素瓶等)随处可见,只要科学老师做个有心人,小药瓶也可以在科学课实验中派上大用场。 将小药瓶的橡胶塞取下,用钉子钻一个小孔,插入一根去掉笔尖的圆珠笔芯或细塑料管,把细塑料管在火焰上烘一烘,弯成需要的角度,这样一个带塞子和导管的微型烧瓶就做成了。小药瓶还可当作微型试管、集气瓶、标本瓶、培养皿等,用来完成各种实验。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十册《空气的成分》一课时,我先做了课本上第一个观察实验,即用一个空玻璃杯罩住一支点燃的蜡烛,让学生观察现象(蜡烛慢慢熄灭),然后当我提出杯中的蜡烛为什么会慢慢熄灭时,学生却七嘴八舌,有的说空气烧完了,有的说杯中还有空气,而且争得面红耳赤。形成认识矛盾后,我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即:将粘有蜡烛的玻璃片放在水槽中,往水槽里倒入一些染红的水,点燃蜡烛再用玻璃杯罩上,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学生观察后回答:蜡烛还是慢慢熄灭,但是红水上去了一截。当我再问他们,为什么蜡烛会慢慢熄灭?杯中的空气用完了吗?学生还是…  相似文献   

13.
自然教材有一实验是这样设计的:将黑色铁片和白色铁片同时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然后用手摸一摸,他们的热有什么不同?但这个实验做起来,不仅需要的时间长,而且效果也不明显。为此,我制作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法是: 1.找一个易拉罐,把顶和底去掉,然后对半剪开,将其中一半的里面涂成黑色,另一半不涂色。  相似文献   

14.
习作内容:你平时一定做过不少小制作,比如折纸、剪纸、用橡皮泥捏动物或人物、用废旧物品(如易拉罐、药瓶等)做机器人或小娃娃等。请你任选一种,把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和过程说给大家听一听,然后写下来。  相似文献   

15.
流汗的鸡蛋你没见过吧?只要照我说的做,就一定能让鸡蛋流汗。先准备一下需要的东西:空易拉罐(yìlāuàn)一个、新鲜鸡蛋一个、干沙一把、蜡烛(làzhú)一支或酒精灯(jiǔjīndēn)一个。准备好了吗?预备(yùbèi),开始。首先,我们把易拉罐头上的三分之一剪掉,把干沙放进罐里。然后,把鸡蛋的大头放在沙里,露出小的那头。注意(zhùyì):沙要埋(mái)到鸡蛋的腰上。最后,点燃(diǎn rán)蜡烛或酒精灯,在罐子下慢慢加热。好了,现在你睁大眼睛。看见了吧?看见了吧?鸡蛋真的流汗啦!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吧!鸡蛋摸(mō)起来挺滑(huá)的,其实…  相似文献   

16.
太阳能转轮     
用木板、铁丝做一支架,在上面用铁片固定一个下部壁上开两个小口的易拉罐。在罐底中心打一孔,用辐条帽固定一根辐条,并把顶端做成尖形。用纸正反折叠制成  相似文献   

17.
一、制作浮沉子(一)制作材料矿泉水瓶一个,塑料小药瓶一个(眼药水或藿香正气水瓶),保险丝一小段。(二)制作方法1.把小药瓶口剪开,挤出药液,在开口处缠上一段保险丝(用以改变它的重心使它能永远开口向下竖着)。2.让小瓶里吸进些水,使之能刚好浮在水面。3.调好水后小心地把小瓶放入装有大半瓶水的矿泉水瓶子中盖紧盖子,用手按放即做成了一个沉浮自如的“潜艇”了。(三)制作要领调水时一定要反复调,多了挤点出来,少了再吸点进去,使小瓶放人水中它的底部刚好露出水面即可。此实验还有一种做法,就是把一根缝衣针扎在一小块泡沫上用上面的方法调整…  相似文献   

18.
核桃蜡烛     
用核桃壳做一个浪漫的蜡烛,要是和蜡笔一同熔化,就能做出多种色彩。材料:核桃(带壳的)、蜡烛、蜡笔工具:锤子、牙签、空罐、锅用锤子敲击核桃把它敲成两半。别太用力,多敲几次,一点点地敲开。用牙签挑出里面的核桃仁。在空罐内放上蜡烛和蜡笔(上色用),再把空罐放入装有热水的锅里,熔化蜡烛。(责任编辑雯雯)在空核桃壳里加一根芯,注入熔化的蜡烛水。用火柴将芯点着。摆上几支,看看效果。核桃蜡烛  相似文献   

19.
应急净水器     
胡存财 《中学科技》2009,(11):32-32
用一个2升的可乐瓶、一个300毫升左右的药瓶、一根鞋带和一些玻璃碎片可以制作一个应急的净水器(如右图)。水渗过玻璃碎片,经鞋带引流。进入药瓶中,得到较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20.
.实验材料。两只易拉罐(其中一个直径略小)半透明薄膜、橡皮筋、黑漆、钢针、蜡烛、火柴。b.装置制作。将直径较大的易拉罐去掉上部,直径较小的易拉罐去掉两头,然后将两罐内壁用黑漆涂黑,用钢针在直径较大的易拉罐底部打一小孔,把半透明膜用橡皮筋固定在直径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