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哈尔滨市孙明教学风格研讨会”的召开,经纬小学年轻的特级教师孙明以她精湛的教学艺术、独特的教学风格再次引起了众人的瞩目。经纬小学实施多年的“名师工程”也使学校真正成为了“名师的摇篮”。“走过征程路,回首满径花。”孙明的成长经历也折射出着我们在实施“名师工程”,培养、打造名师”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小荷才露尖尖角“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座右铭使孙明的课堂教学初露锋芒。1993年,孙明被分配到经纬小学担任自然学科教师。通过听她的常规课,我们发现她上课思路清晰,语言准确,教态落落大方,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可塑之…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揭晓,安徽省淮南市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孙明霞作为幼教界的唯一代表入选。孙明霞老师已在幼教园地上辛勤耕耘了26个年头。26年来,她无论在管理工作上、教学工作上还是在其他社会工作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很想了解这些成绩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们对孙明霞老师作了一次专题访谈。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有幸听了我市名师张老师的一节古诗课《游子吟》。在教学中,张老师根据古诗的特点,采用自然、活泼、形象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母爱展开教学。教学过程融阅读与审美、感性与理性、赏识与情感于一炉,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感知、领略和欣赏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一个"情"字贯穿教学全过程,使我受益匪浅。一.抓住诗眼——感悟情《游子吟》这首诗琅琅上口、诗意简明,诗人通过朴实无华的诗句,通过平凡的生活细节,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这种感情,学生是很难一下子体会到的。教学中,教师围绕重点诗句分析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4.
罗萍 《今日教育》2008,(5):56-56
大凡在教育教学上有所成就的教师,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杨小兰老师教学风格的主要特点是,讲课亲切自然,朴实无华,将对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景之中,犹如春雨渗入学生心田,润物细无声,给人一种心旷神怡、恬静安宁的感受。具体来讲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有一次我在学生晚自修时间来到教室。当走到孙明跟前时,我惊奇地发现,一向坐不住的他居然在聚精会神地看一份英语阅读材料。我忍不住站在旁边观察了一会,他所阅读的英文材料很普通,只不过是一篇介绍德国地理特点的文章。而且更令我不解的是,他竟然一直没有觉察到我正站在他旁边。事后我找到孙明,表扬了那天晚上他的表现,并问他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英语了。他回答说,其实对英语学习他还谈不上喜欢,只是因为晚上阅读的英语材料是英语老师特意送给他的礼物。居然有把学习材料当做礼物的老师!孙明见我迷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给我解释:…  相似文献   

6.
教师节前夕,收到已毕业的学生马海燕寄来的贺卡。贺卡上写道:“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还没读完她的贺卡,我便坐立不安了。马海燕同学勒奋好学、朴实无华,是个好学生。而我,在她的心目中,是她最尊敬的老师,这从何说起呢?我赶紧写去一信,信中说:“我是你最尊敬的老师。实在不敢当,问心有愧。中学三年,我不曾有恩于你……”  相似文献   

7.
约会孙明霞     
卜庆振 《今日教育》2013,(11):50-51
初识孙明霞初识孙明霞,是读她的专著《用生命润泽生命》。在这本书里,我感受到了她的质朴和纯真。孙老师的课堂充满激情也饱含温情,她用约会的心情给学生上课。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她始终保持一份美丽的心情,用美丽去感染学生,把真诚传递给学生,把爱传递给学生。所以,她的课堂是民主的,是和谐的,也是富有诗意的。  相似文献   

8.
“你说呢”     
清晨到办公室,见乐老师早已坐在电脑面前了。她一手握鼠标,一手拿面包,正边啃边注视着显示器。显示器上写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原来她一大早是在做教学幻灯片。乐老师参加工作没几年,却已做了两年多的班主任。一天到晚,见她不是在备课,就是在找学生谈话。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在报刊、杂志上,经常读到窦桂梅老师的文章,也早就听说过窦老师的激情课堂,心中早就期盼着一睹她的风采,感受她的教学魅力。终于,我有幸观摩了窦老师的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充分展现了她的“温度、广度、深度”三个课堂教学维度的思想,窦老师用自己的热情激发了每一位学生的感情,也使在座的每一位听课教师产生了共鸣。她用全新的理念引领着学生感悟课文,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另一片蓝天:清新、自然,又让人怦然心动。情感的课堂窦老师的课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灵性。她关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情操。曾记得有人这样…  相似文献   

10.
王洪明 《宁夏教育》2007,(11):64-64
到了中考复习阶段,为了准确了解学生情况,使复习工作具有针对性,我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没掌握好得和掌握好得知识列出来,同时将其对中考复习有什么希望和要求也写出来。学生交来之后,我认真阅读了每—位学生的见意。其中有一名学生写的材料对我触动很大、印象很深。她是这样写的:老师,您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  相似文献   

11.
差生的苦恼     
“见了优生老师爱 ,见了差生老师‘哎’”她是一名差生 ,所以老师见了她 ,总是唉声叹气。在老师那赞不绝口的话语中 ,从来没有她 ,而在老师批评时 ,却总是少不了她。慢慢地 ,这使她变得自卑、怯弱 ,没有勇气去奋发向上了。  相似文献   

12.
卞小娟这个名字几年前就熟悉了,和她真正相识则是由于她参与了我主编的教育部审定的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编写了教学参考书和学生学习辅助书。卞老师从学校毕业后到了一所村小教书,那一年正好赶上推行新课程,卞老师努力钻研教材,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立足实际,用农村常见的土豆、玉米秆作教具,效果特别好。总之,她的数学课充满"自然因素",是有意味的平实、朴实、真实。  相似文献   

13.
黑白斋主 《师道》2002,(10):14-14
做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的时长了,与学生家长的交道自然会起来,也慢慢地学会了与学生家打交道。不同的家长,自然有不同的性,有知情达理的,有死绞蛮缠;有见了老师低声下气的,有见老师趾高气扬的;有见了老师唯喏喏的,有见了老师指手画脚的。但不论是哪种家长,在他们离之前,总有一些人不断地对我说那一句让我无所适从的话:老师,把孩子就交给你了,你就把他她)当作是你自己的孩子吧!且不说你是不是真心将孩子交我,就说你要我把你的孩子当作的孩子我就受不了。在读初中的女儿面前,我是一父亲。对我这个当父亲的,女儿是诸多的不…  相似文献   

14.
冬梅老师说,我要做好妈妈、好妻子、好儿媳妇,然后才做好老师。她首先把女人做好,好老师便是自然的结果。所以,大家说冬梅老师的课亲和,其实是她为人亲和、自然、真诚。这个道理正如中国古代文论说的那样: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我更想说,亲和也是其基于个性而又高于个性历练而成的。因为,我熟悉她由来已久——不仅熟悉她的教学,也熟悉她的生活;不仅熟悉她的现在,也熟悉她的过去。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个普通老师(班主任),她的教育、教学是普通的,她的教科研也是普通的;但她是有梦想、有思想、教育智慧独特的普通老师.她对学生的引领:为学生点神灯;与同仁的协作:为同仁点绿灯;向校长的进谏:为校长亮黄灯;与家长的沟通:为家长点路灯;实现教学理想:她一路“闻红灯”……都体现了一个教师的正能量.她是一个智慧的点灯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严丽萍是浙江省特级教师。她有自己的教学追求:理念上,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快乐、发展为本;方式上,她采用“活动——探究”式语文教学,充满了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关爱,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使学生的“自主、自信”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风格上,教学语言生动活泼,课堂氛围宽松亲和,学习活动自主灵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名师观摩课中,严老师执教的《王二小》一课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其教学设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有幸观摩了黄厚江老师的写作课《怎样写出人物的个性》,透过朴实无华的课堂,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黄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体会到黄老师高妙的教学技巧,促使我对写作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下面就谈谈自己听课后对黄老师作文教学思想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18.
前段时间在一次教学交流中,有位老师问我一个问题:你是否能总结下为什么学生这么喜欢上你的音乐课?说实话当时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题目——亲其师,信其道。一直认为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了,自然就会喜欢你的课。这一点,我自己有太深的切身体会。先来说正面的例子吧,到现在想来它都是一种甜蜜的回忆。是在上初中时,我特别喜欢英语老师,这位老师在上课时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的那种魅力,让我深深折服,我就觉得听她上课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因为喜欢她,所以上课很认真,因为上课认真,所以英语成绩很好。而接下来要说的反  相似文献   

19.
玉溪地区举行的自然教学竞赛课中,付老师的“怎样认识物体——水”一课使人耳目一新,下面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片段谈一点教学上的粗浅意见。怎样认识水?付颖老师的教法是:创造条件,使学生深入其境观察。体验科学真理,别开生面的把学习自然的基方法生动、具体的教给了学生。师:(把一张彩图在黑板上展示)你们是怎样  相似文献   

20.
我有幸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几节观摩课,窦老师的教学,是用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窦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启示。无穷的语言魅力,点燃求知的火种窦老师的课非常“活”,学生的思维、语言、情绪甚至动作异常活跃。课堂上发出的阵阵笑声、掌声甚至哭声,处处洋溢着真情。她的语言朴实、亲切和自然,时时传达着真情,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热情。窦老师执教《喜鹊》一课,没有和学生见过面。学生对窦老师是陌生的,加之他们到了一百多名教师听课的陌生场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