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首先是一种语言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生命特质;其次是一种审美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风格表征;第三是一种文化精神,它是语文教学之人性烙印。语文教学学科精神的价值取向,对推动语文课程改革和提升人类生命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学科教学之母,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母。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阅读是学生陶冶情操的重要窗口。阅读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灵魂。  相似文献   

3.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文化的栽体,具有人文性、思想性、美学性和工具性的特征。儒家思想(又称为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小学语文教学具有启思想之志、引美学之思、修语言之功的目标。取儒学之教育思想拓小学语文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儒学教育思想也是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我们在取儒学教育思想之精华的同时,新时代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提供了更好的社会素材,使语文教学价值、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方法、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了新的特质,也丰富拓展了儒学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融合成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指向针。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和文学情操的重要途径,而古诗词是体现语文之美的重要表达形式,初中古诗词教学应立足于美育,将语文之美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推动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产生,并使学生能够在美育中受到语文之美的熏陶,快乐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具备应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形成良好的意识品质;教学的应有之义,则是运用典范的教学内容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的教学方法,实现其教学目的。显然,教什么和怎样教乃是教学应有之义的核心要素,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始终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存在偏离其应有之义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这一核心问题。语文教学应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原则和方法,回归教学的应有之义,这是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出发点,也是搞好课改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诗意语文是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诗意,是人的文化修养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语文教学亟需诗意之水的浇灌,语文教师亟需诗意之水的滋养。当我们的课堂变得绿意葱笼、鲜花盛开之际,也就是语文教学走进一个崭新的诗的境界之时。因此,可以说,我们对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课堂的追寻,正是一种对教学诗情的追寻。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和智慧都凝聚在语言里。”因此,语言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智慧之泉,创造之源。把语文教学提升到文化的层次,实则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位,优化了语文教学的品质,还原了语文自身的价值。使我们对语文教学有更多的期待,对语文教师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的全部精神和智慧都凝聚在语言里。"因此,语言是国家之根,民族之魂,智慧之泉,创造之源。把语文教学提升到文化的层次,实则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品位,优化了语文教学的品质,还原了语文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辉 《教育艺术》2008,(4):80-8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早在1979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学诚须认真研究,且须从速而务求实效,否则必将妨碍四个现代化之进程……至于教学之方式与方法,似不可求一律。"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论认为:“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手段。”“新课标”更是把“情感与价值观”作为衡量语文学习的一个维度。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生之美。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育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学会用情感之音、情感之态、情感之氛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是生活教育,审美教育,我们应教会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品味生活之美,进而创造生活之美。语文教师要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又以美育教育为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早在1979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学诚须认真研究,且须从速而务求实效,否则必将妨碍四个现代化之进程……至于教学之方式与方法,似不可求一律。"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语文知识教学实效?除遵知识之道,完善语文课程建构外,还要遵学习之道,完善语文教学实践;遵教学之道,攻克语文教学难关.娴熟掌握知识,使知识应节舞蹈,这将是可期待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黄震 《考试周刊》2010,(34):63-64
生活与语文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生活积累是理解之源、生活情景是感悟之源、生活经历是写作之源。同时,语文教学也要最终回归生活。可以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排解学生的多种心理问题,这样才是充满生活气息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青春之语文,呼唤语文教师终生保持专注与创新,热爱生活,积极有为。青春之语文,呼唤学生借语文之东风,舒展健康俊朗的青春个性。青春之语文,呼唤以充满瑰丽想象的实践提升语文青春品味。青春之语文,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青春之语文,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对于《浪之歌》,我最初的处理原则是:朗读为主,略谈感受,稍作点拨,点到为止。但在教学的开启阶段,由一个孩子的发言引起教学方向急转,反而催生了一堂比较有意思的语言咀嚼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高声朗读,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不可否认,语文教学历经多年的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问题严重,一言以蔽之,是人文精神的流失。语文教学将最具人性之美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僵化的应试教育,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它应有的生机和活力。表现在学生身上则极端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这种功利性的倾向由来已久,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9.
张晓琳 《语文天地》2012,(22):27-28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算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呢?答案可谓是众说纷纭,我认为,语文教学实现乐学境界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语文的乐学境界,语文学习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语文教学中乐学境界的实现。有人理解乐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当前的语文教学仍然问题多多,其中比较严重的是人文精神的流失。有些老师把最具人性之美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进而发展成为一种僵化的应试教育,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它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