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遗憾的流程】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发现有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别具一格,让我深有启发。大致流程是:(1)学生任说两个分数并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2)教师写两个分数(2/3)和(3/4),问学生: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3)学生小组合作  相似文献   

2.
(教学前,教师拿出两个橘子,问:比较两个橘子的大小。是比较什么?学生讨论并操作,初步感知“个头”大小和橘子皮的大小不一样)  相似文献   

3.
通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的教学内容,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前提。它是在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设计的,重点是理解通分的意义和探究通分的方法。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4.
这是新课标教材人教A版必修4(2007年2月版)(记为书[1],下同)第22页第2题.不难看出:本题至少可用以下3种方法求解:分母有理化法;分子有理化法;通分法.  相似文献   

5.
<正>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遇到分子不同的情况,学生可否化成相同的分子来比较?这种做法是通分吗?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比较3/5和4/9的大小,有下面几种方法。方法一:画图比较。3/5>4/9方法二:把这两个分数与1/2作比较。因为3/5>1/2,4/9<1/2,所以3/5>4/9。  相似文献   

6.
正在学习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时,总是先学习通分。例如,比较2/3和1/2哪个大时,先把它们通分化为4/6和3/6,然后比较它们的分子。因为4比3大,所以2/31/2。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方法,是当前我国从教科书到课堂教学推崇的方法,是一种通法(我国的基础教育非常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然而,有经验的教师常说,"教无定法"。这是从教师角度看问题,从教育学角度看,应该是"因材施教"。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因情况不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比如,不先教通分,而从分数的意义上来推断,也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例1比较1/2与1/3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正>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有很多,现在以5/6和3/4为例,给同学们介绍比较它们大小的九种方法。一、通分法1.分母通分法:先化成同分母,然后再比较大小。5/6=10/12,3/4=9/12,因为10/12>9/12,所以5/6>3/4。2.分子通分法:先化成同分子,然后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8.
师:(出示1、2、3、4、5、6、7)谁来用不同的方法把这几个数读一读。生(1):1、2、3、4、5、6、7。生(2):多、来、咪……生(3):one、two、three、four……生(4):7、6、5、4、3、2、1。师:生(4)与其他三位同学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生:生(4)是从大到小倒过来读的。(板书:倒)师:下面,老师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七上八下”,打一个分数。生:78(板书)师:你们能把78倒过来读吗?生:87(板书)师:谁来说一个分数,再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倒过来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6、65;45、54……)师:请大家仔…  相似文献   

9.
俗语说得好:行下春风才下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这一组织者的角色,就是怎样给学生创造活的机会,唤来绿的春风,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后,“形成云,下起雨”。前不久听的两节“通分”教学,引起我的思考。A班教师:先复习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做铺垫。出示例题,比较34和56的大小,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分数的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怎么办呢?学生可能先预习了,异口同声地说:先通分。然后师生共同找公分母,通分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并顺利完成后面例题的教学和练习,当堂完成了作业。…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教师揭示课题“通分”,并对分数基本性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及比较分子或分母相同分数的大小,作了复习性练习。继而,由比较分数大小导出例1:“比较3/4和5/6的大小。”师3/4和5/6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不容易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但我们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  相似文献   

11.
一、现象透视 案例:“老师.我有不同意见!” 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小数四则运算时,出示以下两道题让学生练习: 0.75+0.5-3/8 0.5-1/3+3/4 学生做完后,教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和怎么想的。一生说:“第1题,我是把它化成小数来计算的,因为能化成小数的一般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不用通分;而第2题不能化成小数,所以只能化成分数来计算。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通分》一课时,我先出示两道复习题:①4/5=()/15=16/()=()/25=32/();②比较大小:2/3和2/5,5/8和3/8。学生做完后,我问:关于比较分数大小,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大家思考了一会儿,有一位学生提出:  相似文献   

13.
这是教学大纲时代设计的一个五年级《通分》的教学片段:出示:比较(3/4)和(6/5)的大小。师: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请你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想一想,然后再小组内说一说。(1)这题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分数比较大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怎样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一、“引入”师:我们已学习了把分数化成小数,它的方法是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它的分母。现在我们比一比,看谁把分数化成小数的个数最多。(不能取近似值)学生汇报:我共完成了8个,它们是:14=0.25、110=0.1……178=1.875;我只完成了1个,它是225=2.4,还有一个除不尽,它是;我一个也没有做完,它是,我一直除不尽……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想知道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评】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浓厚兴趣。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自然引出课题。二、展开讨论、争论教师选取了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两个分数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是先通分,再比较大小。而实际中还应考虑根据题目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方法。下面介绍五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方法1 通分法。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法则。 例1 试比较4/7与5/8的大小。 4/7=32/56,5/8=35/56 ∵32/56<35/56 ∴4/7<5/8 方法2 扩分法。这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法则。  相似文献   

16.
蒋明玉 《内蒙古教育》2002,(8):21-22,27
~~到:18÷25=18×12×5=18×52=45(千米)。师:从上面可以看出,整数除以分数,只要怎样计算就可以了?生:(异口同声)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正当教师准备组织学生练习时,一位学生急忙站起来说:“老师,我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同样可以推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18÷25=(18×52)÷(25×52)=18×52。”犤教后记〗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受教师“先入为主”观念的制约,学生占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享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教学:“整数除以分数”是学生学习了“分数除以整数”之后学习的,我原以为学生有“整数除以分数”作基础,应该能轻松地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先复习了几道整数除以分数的笔算题,然后直接出示课本的例题:幼儿园老师把4个同样大的桔子分给小朋友.(1)每人吃2个,  相似文献   

18.
一、揭示矛盾,提出课题。 1.教师出示4个等圆,将其重叠(验证大小一样)后放置在黑板上。(第一行放1个圆,第二行放3个圆。) 2.教师将贴在黑板上的圆分别翻转,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圆中的阴影部分是圆的几分之几。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 与 比,分子变了,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改变了。 4.教师将第二行3个圆的阴影部分取下,把它们重叠在一起,让学生直观感知这3个圆的阴影部分完全一样。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得出: 5.教师堤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分数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也变了?为什么有的分数…  相似文献   

19.
“折纸(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的第一课时。十年前,我曾经上过同一节课,当时通过学生的折、画等活动体验通分的必要性,进而探索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再通过自主计算、自主验算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等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从知识掌握方面来看.学生学得很扎实,尤其对算法理解得比较透彻。  相似文献   

20.
[课例]按照惯例,我先出示复习题: 3/4的分数单位是( ),3/4里有( )个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