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报摊上最多的杂志是哪几种类型?就现在来说文摘类期刊一定属于其中一员。《读者》、《特别关注》、《青年文摘》、《意林》、《杂文选刊》、《喜剧世界》等一大批心灵鸡汤、幽默类文摘占据了书报摊的大部分地盘。仅《读者》就有数个不同的版本,至于其他一些以打动人心的小故事或幽默、谐趣段子为卖点的文摘刊物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文摘类期刊市场就像一场正在比赛的马拉松.如果说<读者>已经跑过10000米,那么,<青年文摘>已经跑过2000米,<特别关注>跑到了1 500米,<格言>、<意林>也跑到了1000米.  相似文献   

3.
查国伟 《传媒》2007,(6):18-19
<特别关注>这本杂志也许是中国这几年来发展最快的杂志,它排列在中国的第四位.作为一本文摘类的刊物,<特别关注>可谓是在前有<读者>、<青年文摘>的前辈高人,后有<意林>这样的天才在追赶,就是在这样一个异常惨烈的文摘类期刊市场上,<特别关注>凭着自己的一身肝胆愣是杀出了一条血路.有人说,他是沾了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光,仿佛是个衔着金匙降生的世家子弟,但是正如<特别关注>总编辑朱玉祥所说,当第一期他们印三万份的时候,也是不知道把这个杂志卖给谁的,和其他新创刊物有着同样的困惑和为难.  相似文献   

4.
老牌文摘期刊:冰火两重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升国 《传媒》2007,(1):46-48
在中国的期刊中,文摘期刊尤为引人注目.<读者>作为先锋,开发了文摘类期刊市场,获得空前的成功,月发行量超过1000万份,不仅成为文摘期刊发行之王,也是中国期刊发行执牛耳者,加上<青年文摘>等几本发行过百万的第二梯队和一些发行几十万的新进部队,我国文摘期刊在发行市场所占份额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期刊,文摘期刊俨然成为愈演愈烈的神话.  相似文献   

5.
文摘类的期刊从它创办的第一天起,就以清新、独特的风格获得读者的青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22年创办于美国的<读者>,国内则以<读者>为榜样.同为文摘类杂志,二者的编辑思维与手法却有很大差异:西方尊重人权、崇尚科学的理性思维,在<读者文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读者第一、知识为重、中产阶级为受众;而东方克己复礼、讲求情义的感性思维,投射到<读者>中就是循循善诱、以情动人、投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具体比较一下它们的编辑特色.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路线,带来了我国报刊事业的空前繁荣。其中文摘类报刊和报纸文摘专刊(版)的大量涌现,堪称一枝独秀。 从新闻出版部门提供的情况得知,改革开放15年来,全国文摘报刊已发展到180多家,其中仅专门类文摘报纸就有27家,期发数已达1400多万份。譬如北京的《文摘报》、上海的《报刊文摘》、江苏的《中国剪报)、福建的(每周文摘》、四川的《文摘周报》、湖南的《文萃周报》、安徽的《文摘周刊》、吉林的《文摘旬刊》、贵州的《文摘》等,都已成为寻常读者熟悉的文摘报纸。与此,中央级和各省市级大报、地县报纸、专业报、行业报等,也都相继推出了《每周文摘》、《每日文摘》、《百科文摘》,《书报摊》、《博采》等文摘专刊(版)。这些文摘类报刊和报纸文摘专刊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文摘类杂志市场出现了一个"小阳春",其标志性的事件是:<看天下>改版并获得初步成功;<博客天下>创刊,出自党建杂志门下且具有高度市场化气质的文摘杂志<畅谈>问世.这三本文摘杂志无论从市场定位还是编辑手段上,均呈现出与早期文摘杂志截然不同的风貌,将其称为"新文摘杂志"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学术类文摘期刊出版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最早的学术类文摘期刊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出版了<机械制造文摘>和<冶金文摘>,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学术类文摘期刊."文革"中,这些文摘期刊均被停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类文摘期刊开始陆续复刊,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类文摘期刊的出版开始繁荣起来,现存的学术类文摘期刊绝大多数是这一时期创办的.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断调整,学术类文摘期刊逐渐形成了目前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期刊经营概况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是由原中国青年出版社和中国青年杂志社合并组建的,成立于2003年12月.总社现有期刊10种.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类是以系统发行为主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如<中国青年>、<农村青年>、<中国共青团>;一类是以广告合作为主,由广告公司承担广告经营责任的时尚、艺术类刊物,如<虹>、<青年视觉>等;一类是以<青年文摘>为代表的主要面向市场发行的刊物.期刊在中国青年出版总社的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青年>和<青年文摘>都是青年刊物中的重要品牌.  相似文献   

10.
展现数字力量 创新期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青年文摘>、<电脑爱好者>为代表的第一批和龙源期刊网签约的刊社,他们的积极尝试对我国的期刊网络化传播来说,无疑是一次可喜的开端.事实证明,谁先得其要领,最先行动起来谁就将掘到第一桶金.<青年文摘>、<电脑爱好者>在2008龙源期刊网TOP100排行中的高点击率就是最好的说明.一本成功的纸质期刊凭借什么可以在网络传播中也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1.
内容创新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月刊在东京出版 理论文摘杂志<红旗文摘>创刊 智库月刊<全球化>创刊 <中国食品安全报>创刊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杂志出版 <大学生村官报>创刊 <中国国家旅游>杂志创刊 <中国双拥>杂志创刊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创办<前卫·楚天法治> <动漫报>创刊  相似文献   

12.
<青年文摘>2009年增刊第一季 5.00元 见过其他版本的<青年文摘>,没有见过这个增刊版,而且还是第一季的,增刊叫做"我们的幸福时光"记录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房向东  尚昱 《编辑之友》2010,(10):125-128
房:去年g月,美同<读者文摘>宣布破产保护,对你应该有着双重的震撼吧?一来你是做杂志,而且是"心灵鸡汤"类文摘杂志的;二来,我们的<读者文摘>(后来改名为<读者>),开始翻译、转载、效仿<读者文摘>的理念而风行时,正是你的学生时代,你应该是在它的滋养下成长的吧?  相似文献   

14.
傅小北 《传媒》2004,(12):61-61
一 在期刊如林、竞争激烈的状况下,创办一种新刊,并使它能够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无疑是具有较大难度的.作为拥有多种名牌期刊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有着品牌资源的优势,因此<人物版>创办时就借助<青年文摘>的品牌.这样做的好处是:使<青年文摘>这样一本有着良好声誉的、经过20余年几代办刊人精心打造的品牌资源,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5,(16):21-24
<正>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文摘类报纸是上海《解放日报》1980年元旦创办的《报刊文摘》。我作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78级研究生,曾参与过《文摘报》创办的论证,该报由《人民日报》1981年1月23日出版。随后,各地各类文摘报出现了很多,而且都很成功。但在数字化的当今,多数文摘类报纸  相似文献   

16.
一、由<新华文摘>摘录的三篇讨论文章谈起由李安导演的根据张爱玲同名小说改变的电影<色戒>,播出以来在两岸三地的华人世界里创下了惊人的票房记录.与此同时,<色戒>流光溢彩地走向世界,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金狮奖.  相似文献   

17.
探寻自动文摘的研究起点,挖掘自动文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期刊分布及其发展动向等,不仅有助于国内业界人士明确自动文摘的研究源起和重点,而且有利于把握未来的自动文摘研究动态.本文利用情报研究中常用的计量统计、内容分析等方法,借助<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确定了自动文摘研究领域的主题词,然后依托<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挖掘了自动文摘研究论文的数据集;通过定性与半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前国内自动文摘研究的研究论文数量、学科分布、作者分布等进行分析,最终探明了国内自动文摘研究的源起、发展进程等宏观发展历程及方向.  相似文献   

18.
2005年5月各城市畅销杂志上榜率排名前10位的分别为:<读者>、<知音>、<故事会>、<家庭>、<青年文摘>、<人之初>、<爱人>、<家庭医生>、<女友>、<小说月报>等10种,这些刊物发行量都在百万份以上,可谓是期刊界的佼佼者,他们的卖点值得我们去研究.杂志的卖点就是能抓住目标读者的消费心理,吸引目标读者的眼球也就是杂志的主导思想.我们来看一下这些上榜杂志的主导思想,也就是他们的卖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县(市)图书馆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化特色服务.1.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编印多种<信息文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县(市)图书馆要组织专门人员,在广泛收集市场供需及农副产品价格等信息的基础上,深度开发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编印<信息文摘>、<致富指南>等,帮助农民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0.
还原历史     
1997年的确有些特别,就连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也比往年多了一层历史烟云.在文化圈里口碑颇佳的几家传媒: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华读书报>、<读书>、<随笔>、<书与人>、<新华文摘>等,都在争相说道两件半古不古的"古董"--半个世纪前留下的两本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