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PISA2018在测试内容、方式与规模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了新的诠释,采用了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素养表现卓越,教育公平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升,同时四省市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看待PISA测试结果,明确PISA的作用及其限度,并且通过对PISA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解读,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样本数据,对四省市中学的校风状况以及校风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校风的3个领域,四省市学生破坏性行为指数低于OECD平均水平,但校园欺凌现象需引起重视;教与学方面,四省市教师的教学热忱较高、教师支持较强,4种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堂上发生的频率显著高于OECD平均水平,但导向型教学和课堂反馈对学生阅读素养有显著负向影响;学校共同体方面,四省市学校的竞争和合作指数均高于OECD平均水平,其竞争与学生阅读素养存在倒U形关系,学校归属感显著正向影响阅读素养,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较差。建议学校关注校园欺凌现象,坚持事后治理和事前预防并重,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进一步优化导向型教学方式,同时注重反馈的有效性,以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理论模型,采用中国4省市PISA2018测试数据,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中国4省市阅读教学的典型模式,并就不同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教学模式主要有综合发展型、普通支持型和纪律导向型;2)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科知识与理解、动机、情感与注意力和学习时间维度上均表现最佳,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各指标上表现较弱;3)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城镇和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容易感知到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更难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男女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为教师采用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创造条件、教师要强化元认知教学并关注课堂教学的群体差异与区域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PISA2018数据分析及国际比较可知,中国四省市学生整体阅读乐趣较高,同时受到学生性别、学校类型、家庭环境、课堂教学策略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整体阅读范围较广、阅读时间较长,通过电子产品阅读的学生占较大比例;学校为学生提供的阅读支持整体较充裕,但仍有提升空间。同时学生的阅读乐趣、阅读内容、阅读时长、学校的阅读支持等均会对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产生不同影响。建议学校综合多种策略提高学生阅读乐趣,加强对学生的阅读引导,持续改善学校阅读环境,审慎推进数字化阅读。  相似文献   

5.
选取 PISA2018 测试中国四省市数据,按照普通中学与中职学生成绩划分四分位层级进行学业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探究个人、教师、学校三大类教育要素对各层级学生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探索科学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目前中职学校不仅招生量较低、学业表现也相对薄弱;各种因素中个人因素对中职学生影响最为突出,反映了普职生源背景差异较大的现状;相较之下,教师与学校因素在中职样本中影响较普通中学弱。据此提出三点建议:优化现有教育供需结构、探索新型职业教育供给模式、完善职业教育监测与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PISA2018中国四省市学校和学生问卷的相关数据,对四省市教育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与反思。物质保障上,教育投入成效显著,硬件设施、信息化方面尤为突出,但在师资配置上尚有不足;制度建设上,教育信息公开程度不足,但家校合作较好,质量保障措施较有效;文化建设上,学校文化及创造性课外活动仍有提升空间。从教育治理的走向上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师资;理清政府、学校、市场和社会的权责边界,创新多元参与机制;平衡秩序与自由,激发办学活力;根据不同文化土壤,开展有差异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基于PISA 2018年中国四省市的九年级学生样本数据,使用两水平模型探究学生学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学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兼得的学生比例仅占5.1%。能否实现两者兼得主要受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自我效能感,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和父母情感支持,以及学校社会经济地位、教师热忱和学校合作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学业成就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不尽一致,虽然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家庭背景差异,但在学校因素中,教师的学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而教师热忱和学校合作氛围则直接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并且班级规模对两者影响也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教师数量和质量的供给对学生学业表现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PISA 2018我国四省市样本,通过多层线性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学校教师资源供给对中学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学校的教师数量短缺和硕士学历教师比例均会显著影响学生学业成绩,且学校高学历教师的供给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呈边际效益递减趋势,学校硕士教师比例达到75%左右时,其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最佳;对位于不同成绩分位段的学生而言,提高学校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学优生"的边际效益要高于"学困生";分城乡来看,农村地区学校教师数量短缺程度高于城市地区学校,且高学历教师更倾向于向核心城市集聚,提高教师队伍中硕士学历教师的比例,对于农村地区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边际效益更高.因此,建议对农村地区教师增加补偿性工资,同时深入推进"银龄讲学"等高质量师资支援计划;此外,教师资源配置需要遵循"差异化公平"原则,针对不同学业能力的学生更多采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PISA数据库2018年的数据,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和美国都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且美国教师的应用频率较低。分析显示,教学支持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有显著相关关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幸福感。但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也可以产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如经常和学生讨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表达教师自己的理解、适当地给学生提出的观点以支持等。同时,学校应该关注到教学方式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鼓励教师组合使用各种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由此对学生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10.
高婷 《林区教学》2020,(11):103-105
PISA测试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基础教育评估项目,其对参测国家(地区)15岁的学生进行阅读、数学、科学素养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深度测评,因此被称作"教育体检报告"。PISA2018我国取得三项关键素养"全球第一"的好成绩,但我们也应关注基础教育存在的教育公平问题、学习效率问题和阅读推广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PISA 2018数据,对中国四省市和芬兰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阅读教学感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就学业成就动机而言,虽然中国学生的动机指数显著高于芬兰学生,但芬兰学生的动机结构更优;就阅读教学而言,中国学生感知到的课堂环境更为积极;在动机方面,中国学生的阅读成绩主要靠学业竞争型动机驱动,芬兰学生则主要受任务掌握型动机影响;在教学方面,不同教学指标对两地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趋势相同,认知激活策略运用对中国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大,教师适应性教学则对芬兰学生的阅读成绩影响最明显.为提高我国学生的阅读素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优化其学业成就动机结构;进一步深化语文课程改革,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关注处境不利学生与男生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幸福感作为非认知领域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家长、政策制定者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但我国关于幸福感对学业素养内隐机制的研究相对阙如.本研究基于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学生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8)的测试结果,运用分层回归方法分析比较幸福感及幸福感各维度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影响和预测效应.研究发现:(1)学生幸福感对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学生幸福感各维度(心理、认知和社交)均对学生学业素养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和正向预测效应;(2)学生幸福感对阅读素养的影响最大,数学素养次之,科学素养最弱;(3)学生社交幸福感对学生阅读和数学素养的影响和预测效应最强,而对于科学素养来说,学生社交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的影响和预测效应相同;(4)学生积极感受、自我效能感、学校归属感和家长情感支持对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均产生了相对稳定的积极影响和正向预测效应,其中家长情感支持的影响和预测效应最强.对此,文章提出以下启示与建议:提高我国青少年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做法之一在于加大对学生幸福感的关注力度,加强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情绪控制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学校内部风气建设,建立家校间的良性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PISA2018中国四省市学生数据,分析中学生智力宿命观的形成与影响,发现个体特征、学校环境、教师投入、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学生智力宿命观形成的显著性因素,解释智力宿命观形成的6%的方差变异。同时中学生的智力宿命观会对个体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学生的掌握目标定向、人生意义感、心理韧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对一般失败恐惧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动机、理想、信念等情感的激活,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感与探究兴趣;父母应着眼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积极期待与鼓励孩子,为孩子提供有力的情感支持,以帮助中学生树立科学的智力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阅读任务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影响,基于PISA 2018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学生的测评数据,将经常与较少执行阅读任务的学生的阅读素养测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的阅读任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不一,其中“提出看法”与“回答问题”两项任务更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能力;9项阅读任务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优化学生阅读自我概念;在培养学生阅读元认知能力方面,9项阅读任务的效果并不如人意。这些启示语文教师要基于不同阅读任务的特性,设计最佳任务组合优化教学;反思阅读任务的执行过程,提高阅读任务有效性;强化阅读策略教学,提升学生阅读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充分了解我国课后服务的实际水平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课后服务有效有序开展。选取PISA2018数据库中16个主要国家(地区)样本,详细分析作业辅导服务、额外阅读课程教学服务、课外活动服务方面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四省市实际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学校在学生同伴互助以及课外活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提供学生写作业房间、教师辅导以及创造性课外活动上明显落后于其他参测国家(地区)。建议进一步明确课后服务定位,给学生留足练习时间、提供充足学习空间;通过丰富美育、体育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化发展;加大补偿性政策,持续推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6.
贺亿 《现代教育》2023,(Z1):114-122
阅读素养是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国人才培养需要聚焦的重点。本研究重点关注阅读素养中阅读的态度、阅读文本的类型、阅读的方式以及阅读时长四个维度,以PISA2018测试中国四省市数据为基础,探究学生家庭背景对其阅读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家庭背景对学生的阅读素养具有显著影响,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越好,家庭越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方式,从而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背景下,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育途径与教学效果.文章基于PISA2018数据,探究校内外信息技术应用变量对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学生在校内环境下使用信息技术越多,其阅读成绩越差;学生在课外使用信息技术辅导学习越多,其阅读成绩越好;学生将信息技术用于社交休闲越多,其阅读成绩越差.研究...  相似文献   

18.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结果于2016年底正式公布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从OECD在线公布的数据库中选取中国四省市与新加坡的有关数据,对两个经济体15岁在校生的科学素养表现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多水平分析探讨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中国四省市学生在科学素养测试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的成绩均非常显著地低于新加坡学生,分差在32.82~43.29之间,效应量达到中等强度;中国四省市学生在工具性动机上得分非常显著地高于新加坡学生,但在科学乐趣与科学自我效能得分上非常显著地低于新加坡学生;在影响因素方面,家庭经济、社会和文化地位、科学乐趣、科学课纪律氛围、教师中科学教师的比例等因素对两个经济体的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但考试焦虑、工具性动机、教师探究式教学等因素表现出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中国四省市要有意识地借鉴新加坡教育经验,改革与完善科学教育,具体建议有:(1)进一步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重视探究式教学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2)加强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3)关注学生非认知表现,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内部动机。  相似文献   

19.
实用类文本是中考语文阅读测评的重要考查内容。本研究以PISA2018阅读样题和参评PISA测试的省市中考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者在情境设置、文本构成、问题设置三方面的异同,探讨PISA样题对我国中考实用类文本试题命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PISA2018中国四省市样本数据为例,应用结构方程方法,研究信息定位、文本理解、评价与反思三个PISA2018阅读素养子能力对数学与科学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阅读素养的子能力之间高度相关,对科学表现和数学表现有较大的影响;信息定位对文本理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文本理解在阅读对数学与科学的影响中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评价与反思对数学、科学的影响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文本理解间接影响的,阅读三个子能力对科学的影响中,很大一部分可以通过数学路径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