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论日本右翼势力存在的历史文化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日本右翼势力逐渐恢复活动并日益猖獗,本文拟从日本历史文化的角度探究右翼势力始终存在的原因,认为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特殊性、近代天皇制和军国主义遗留思想、日本史上汉学及东洋史学的研究倾向、日本宗教对政治的影响及日本文化哲学中"日本文化特殊论、优秀论"对其民族意识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右翼活动的意识形态来源及动力。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5日,日本文部科学省不顾中国、韩国及其他周边国家和国内部分团体、民众的反对,公然审定通过了包括由右翼势力蓄意炮制的否认、美化侵略的2006版中学历史教科书。消息传出后,中、韩各界以及部分日本民众纷纷表示强烈抗议,谴责这是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挑衅,是对所有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也是对日本青少年思想的毒害。我国外交部领导成员乔宗淮就此指出:我们强烈要求日本政府诚实履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由此而造成的恶劣影响。本刊收集整理了部分有关资料,刊发在这里,望能引起广大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从年初开始,人们就以各种方式悼念被那场战争吞噬的千万生命,祈祷这样的人间浩劫不再重演。在欧洲,德国政府真诚地重复着向受害人民的忏悔,勇敢地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然而,在亚洲,同样是法西斯“轴心国”的日本,在极右的“新国家主义”主导下,非但至今没有正式向亚洲人民谢罪,还为那场侵略战争百般辩解。参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修改“防卫大纲”等一系列举动表明,右翼势力在日本社会急剧膨胀,已到可以左右政局的地步。日本右翼势力之所以能滋生蔓延,很大一方面原因在于其迎合了相当一批民众的意愿,其代表性已经突破了财团和政客阶层。  相似文献   

4.
日本侵略战争的发动不能仅归咎于少数军国主义分子的煽动,在以往的阶级分析法中被认作受害者的许多普通日本民众、部分思想文化界人士在战争中也扮演了积极角色,战时日本的军国主义右翼思想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烈的社会氛围。把握军国主义社会结构有助于促进日本国民对战争罪责的清醒认识,也是遏制今日日本军国主义回潮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引子】日本为中日关系制造了4块“绊脚石”:1.历史问题日本政府文部省近期批准了右翼组织编撰的新版教科书,其中包含美化侵略历史的内容;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有军国主义象征意味的靖国神社。这些所作所为激起了亚洲国家民众的强烈愤慨。日本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立场直接关系到日本的未来以及日本在全球民众特别是亚洲邻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2.台湾问题日本国内“台湾情结”浓重,与台湾现任地方当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还是“台独”势力的诞生地及其主要海外基地之一。台湾问题事关中国国家利益,中国全国…  相似文献   

6.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情况下,日本国内为战争翻案、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势力十分猖狂。本文主要从民族心理、历史原因、天皇崇拜及军国主义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侵华历史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由于右翼和保守势力的干扰与破坏,"二战"后日本历史教育多次出现反复和倒退,对青少年正确历史观的形成产生了恶劣影响。右翼和保守势力之所以仇视历史教育,是因为历史教育挑战了其错误的历史观,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反思战争的积极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进步力量为坚持正确的历史教育而进行的斗争。此外,战后和平宪法理念对右翼和保守势力的不轨图谋起到了一定的牵制作用,在客观上也为进步力量的正义斗争提供了法律和道义上的支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些因素,有利于扩大和增强反对战争与爱好和平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中日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矛盾焦点,两国间认识差异相当大,日本的错误言行主要集中在篡改历史教科书、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政客公开为军国主义辩解等几方面.这一问题,表面看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实质上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转型密切相关.中日历史问题事关两国关系发展走向,不容忽视,一方面日本肯定应该正视历史,另一方面中国也要本着超越但不忘记历史的原则,不在这一问题上固步自封,不做可能会激化两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事情,强大自身建设,巩固国防力量,以此推动日本回到正确认识历史的正常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9.
文章列举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美化侵略罪行的活动。其中包括成立右翼团体、美化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强迫被侵略国妇女作慰安妇等侵略行为,及政府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等逆行。同时文章简要剖析了这些现象存在的思想、经济、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军国主义沉渣泛起,日本否认侵华战争的侵略性质并拒绝向中国认罪、赔偿,这是由于日本特有的天皇神国观、弱肉强食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国家愚弄民众、掩盖真相的教育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在21世纪,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应与之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