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画禽鸟起稿,一般先从嘴画起;其次,勾眼眶,补头顶,添上颈,画背部;然后,再画翅翼、尾巴,接着,画颔、胸、肚;最后,画脚胫和趾爪。但也有先画背部,再画头部,然后画翅、尾、颔、胸、肚和脚爪的。这种画法,每每不先起稿,头部可以随意安置,姿态容易灵活掌握。唯须于技法十分熟练后,方能运用。画鸟顺序  相似文献   

2.
在混合班里,怎样让大组和小组幼儿对绘画都有积极性?我是这样做的: 我采用了同教材、不同要求的方法进行教学。如画鸟,我要求小组幼儿用弧线画小鸟;要求大组幼儿用学过的几何图形画鸟。画飞机,我要求小组幼儿画单线飞机;要求大组幼儿画直升飞机。画青蛙,我要  相似文献   

3.
梦回故乡     
在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有大山,有河流,还有许多树,很漂亮吧,那里就是——我的家乡。来到我的家乡,一眼望去就像一幅会改变的水墨画。画上的山,高大挺拔、连绵不断、拔地而起;画上的天,湛蓝无比,几丝悠然自得的云在天空中漫游;画上的河,弯弯曲曲,清澈见底;画上的树,绿油油的一大  相似文献   

4.
画风景画     
<正>初秋的夜晚凉爽而宁静。爸爸和我聊着天。突然,爸爸要我画一幅画,要求是:有山、有水、有太阳、有房子和树。我想爸爸肯  相似文献   

5.
正一、符号语言评价,增进情感针对学生特点,采用他们喜欢的直观形象评价,显得生动有趣。我采用了"符号批改法"。如:画只眼睛表示孩子善于观察;画对翅膀表示他的想象力丰富;画颗心表示他是生活的有心人,或者是有爱心的孩子;好词下面就画个苹果笑脸,让老师欣赏的佳句旁边画颗笑眯眯的星星;画个"?"表示:"这样合适吗?再仔细  相似文献   

6.
<正>儿童想象画教学是锻炼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创造力和形象记忆力极好的美术教学资源。想象画造型,要求学生通过老师的启发,表现出由某一事物联想到的事物。但是在这种课中,学生往往没能把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生动地画下来。有的想象画虽有主要的形象但缺少背景;有的想象画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呆板且不够丰富;也有的想象画画面干脆临摹书本作业;甚至有的想象画连原来的形象也不可辨认。  相似文献   

7.
<正>逸闻趣事斋宋徽宗巧考画师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曾设立画院,招考画师。他常常亲自命题考画师的故事,在画苑、文坛广为流传。有一次,宋徽宗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有的画家画的是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有的画一片松林,树顶上立着一只丹顶鹤……这些画虽然都符合题目要求,但因为没有新意,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有两幅画没有画绿草、红花,却被选为上乘之作,深受宋徽宗喜爱。一幅画的是:翠楼上一个唇上点一点口红的红装少女在倚栏沉思,画意新颖,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画信,一种既有画画又有文字的写信交流方式。因为有了画,信就变得有趣味,形象而深情。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收到画信仿佛对方就在眼前那么真实;平心而画,静心而写,图文并茂的画信让人过目不忘,打开了另一种交流的渠道。画不好没关系,只要认真去画,不好也是最好的,因为你的创作独一无二,你在画信上倾注的感情是最真的。  相似文献   

9.
“画眼睛”是鲁迅先生刻画人物的突出特点,他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对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艺术手法,笔者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画人物要善于画眼睛;“画眼睛”不局限于画眼睛;画好眼睛,先要观察眼睛。要学会画“眼睛”先要学会观察,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上古文人咏画诗传世稀少,至盛唐杜甫始大为之。杜甫咏画诗十六首,其中歌咏十二首题咏四首,所咏绘画作品涉及山水、人物、鹰马、松鹤或壁画、绢画、障画。他以深厚的诗歌创作功力咏画,使诗情与画意水乳交融,堪称古代咏画、题画诗的一代先师。 杜甫咏画诗内容一般有三个要素;画面景物、画家画作评价和观画感受,三方面俱有独到艺术造诣。 描摹画面景物是咏画诗的基本要素,杜甫写来阔大处形神兼备,工细处惟妙惟肖。如《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图》:  相似文献   

11.
《板桥题画三则》中,郑板桥说:文与可画竹是"胸有成竹",而自己画竹是"胸无成竹"。所谓胸有成竹指的是动手作画之前,对所要表现的对象从形状到结构要有清楚的认识,对构图、用笔、用墨的方法要有深入的考虑;画还没动笔,心中已然看到了画完之后的效果。这样通盘考虑之后,再开始作画,干脆果断,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东方绘画的主要流派。与其它画种比较,从立意到表现语言上都有很大的不同,熟练掌握这种绘画表现形式需要有儿方面的能力:一、造型能力;二、观察能力;三、笔墨功力;四、综合修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自宋元以后,逐步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传统,呈现出独特的风神面貌。但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能打入属于造型艺术的中国画?原本在“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为什么能在一个有限的艺术空间里融合?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就已开始探讨。宋代的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里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认为诗画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年轻的时候,毕减索的画画得非常好。 有一次他闻讯一所著名的美术学院要招新生。他兴冲冲地赶到那里。谁料学院铁将军把门,却见大门上贴着一张招考通知: 本学院初试由考生完成三幅画。第一幅画一棵树;第二幅画一只鸟;第三幅画随便画什么。三幅画须三天内完成,寄来。  相似文献   

15.
“马一角”本名马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马远作画有一特点:画山,只画山的“一角”;画水,仅画水的“一角”。可是他作的画,总是意境深远、内涵丰富,让观众能联想到许许多多的东西。“马一角”的雅号也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6.
一、案例背景 本课《激奋人心的革命历史画》属于“美术·欣赏”的课业类型,共有革命历史画8幅,其中油画6幅,素描1幅,套色木刻1幅,都是我国著名画家的作品。这些革命历史画反映的内容,有大革命时期的《广州起义》,《南昌起义》;有反映红军长征时期的《飞夺泸定桥》;有反映抗日战争年代的《狼牙山五壮士》、《延安火炬》;  相似文献   

17.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常亲临皇家画院主持开科考试。有一次,他出了个“深山藏古寺”的题目,把前来应试的画家难住了。有的画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再在山腰画一座古寺;有的画了深山老林,再画一座古寺置于其中;有的画两峰耸峙的山谷中露出寺庙的一角红墙……只有一幅画与众不同,画面上没有古寺,而是画了一个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一条石径由溪边通往山中。宋徽宗审阅画卷时,对那些画了古寺的画连连摇头,当看到和尚挑水这幅画时,不禁拍案叫绝:“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有独到之处。当取此画为第一!”  相似文献   

18.
<正>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在人生这幅画卷上,人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位卓越的画家,可以把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可是,又有多少人敢于拿上笔去画呢?其实,只要有自信,就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得绚丽多彩!不畏浮云遮望眼,自信可以点亮一个人的胜利之火。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有位朋友带着孩子到我家来玩,我与这位小客人作了简单的谈话:问:小朋友,你在哪个幼儿园呀?答:我在××幼儿园的大班。问:老师教你们画过什么呀?答:画过汽车、小房子、小鸭子、电视机。问:请照我家的电视机画张图画好吗?答:我画不来!问:老师不是教你画过了吗?答:那是照着图样画的!问:桌子上摆的电视机,不是最好的样子吗?答:不!我只会照着画好的样子画!孩子的一番回答,引起了我的深思,为啥孩子离开了老师的图样就画不来?这应责怪孩子吗?  相似文献   

20.
正活动目标:1.尝试用"卷、贴、画"的方法来体现狮子的形态特征;2.体验运用不同材料进行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组合创作的成功和美感。活动准备:1.各种颜色的便条纸、黑色卡纸若干、各色颜料、排刷笔、排笔、塑料吸管、范画;2.幼儿已有画狮子的经验。活动过程:一、感受作品师:今天老师带来两幅画,请小朋友看看都画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师:这幅画里除了用笔画的地方,还有用纸条粘贴的部分。这样的画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