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五哥与尕豆妹》这首流传在西北地区的民间爱情叙事诗,长期以来因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西北回族及周边各族人民的喜爱。从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人物形象的鲜明性、价值评判的民间性等三个不同角度来解读这首凄美的爱情叙事诗,再次感受这首回族民间叙事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女性,是大多数作家笔下的主角。尕豆是回族叙事长诗《马五哥与尕豆妹》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悲剧形象,是中国封建社会千千万万政治上受压迫、思想上被奴役、人格上遭凌辱的回族妇女的典型。在她的身上,虽集中体现了被压迫回族女性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但觉醒的过程是艰难的,结局是悲惨的。通过对尕豆女性形象的深入分析,探究尕豆爱情的悲剧成因。  相似文献   

3.
回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因种种原因回族的生活地域有迁徙变化,甚至背井离乡到国外,但其文学创作始终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源性,表现在文学的主题选择、形式表现、审美意蕴等诸方面。通过对《马五哥和尕豆妹》和《三娃尔与莎燕》两部作品的比较分析,探讨中国回族与中亚东干(回)族在文学创作上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诗歌艺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民间流传着许多精美动人的叙事诗。古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代表了古代汉族民间叙事诗的光辉成就。至于近代汉族民间叙事诗的代表作,可能就是十九世纪中叶产生在我省崇阳一带的两部民间叙事诗——《钟九闹漕》和《双合莲》了。它们和其他兄弟民族中间流传的许多民间叙事诗一道,构成为我国诗歌艺术宝库中一份极为珍贵的财富,具有千古不朽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藏族民间叙事诗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口头叙事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大量程式蕴含其中,对诗篇的整体架构和语词或句子的具体选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藏族作家尕藏才旦搜集、译著的几篇民间爱情叙事诗详加分析,探讨程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建军 《现代语文》2007,(11):36-37
《孔雀东南飞》是产生于建安时期(公元196年—219年)的一首民歌。它长期流传于民间,不断为人增饰,经六朝而写定,后被徐陵编入《玉台新咏》。从它问世以来,一直被人广为传诵,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光辉篇章,是长篇叙事诗的杰出代表。因为时代原因,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欣赏存在一些难以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作为诗体一种的叙事诗,源远流长。三千多年前就产生了《生民》《公刘》《氓》等叙事诗。后来更有脍炙人口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文学史上也不乏文人创作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若把历史上在南方民间广为流行的弹词,北方民间到处传唱的鼓词也计算在内,那我国的叙事诗更浩如烟海了。  相似文献   

8.
一杨少青是一位勤于耕耘的回族作家。他以花儿的形式,创作的叙事长诗《阿依舍》和《回族英雄马和福》,早已得到了花儿界的好评。他以花儿为形式创作的长诗,与结集在《大西北放歌》中的六十余首花儿抒情篇和五部花儿体叙事诗,是近年来花儿蓬勃繁荣期的重要收获。1943年12月,杨少青出生在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商户的家中。1959年夏天步入社会。“一首婉转的‘拉兹之歌’开始由一位并不愿做拉兹的风华少年在黄土高原上的丝绸之路演唱了。”他在盲目地追求自己酷爱的艺术,就  相似文献   

9.
《木兰诗》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可以说是一篇传统教材了。解放后中学语文课本变动频繁,而这篇课文几乎没有选掉过一次。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并不是始终一致的。我们今天提倡一切都要实事求是,对古代作品的评论也是如此。只能从原作本身的内容出发,而不能根据某种“需要”,把它拉来“听差”。《木兰诗》是一篇较长的民间叙事诗。它与《焦仲卿妻》被人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全诗刚健豪放,譬喻新奇,朴素流畅,回环重迭,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是目前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之一。它描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以血的事实有力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吃人的罪恶,寄托了青年一代对幸福婚姻的热烈向往和追  相似文献   

11.
《马五母与尕豆妹》是一首近百年来流传在西北地区的民歌,在形式上大量运用了西北群众喜闻乐见的“花儿”,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萧红的《呼兰河传》被著名作家茅盾誉为"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现行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教科书都分别选编了萧红《呼兰河传》第三章  相似文献   

13.
张志国 《阅读与鉴赏》2010,(4):40-40,34
《木兰诗》是一篇优秀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叙事诗,是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它和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的“双璧”。  相似文献   

14.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的叙事诗,和另一首叙事诗《长恨歌》齐名。唐宣宗李忱说:“童子解呤长恨曲,胡儿独唱琵琶篇。”(《吊白居易》)可见《琵琶行》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了.著名戏曲家蒋士铨将《琵琶行》改编为《四弦秋》,可见对后来的影响之远了。  相似文献   

15.
<正>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第一篇是《氓》,选自《诗经·卫风》。《氓》是一篇叙事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民间故事。既然是故事,自然要讲清楚故事的情节,即主人公经历了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发展、高潮和  相似文献   

16.
读中国古典诗词,常有一个感觉,即叙事诗词特别少,而且叙事也有其特色。世界各民族的诗歌,各有特色。欧洲古代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藏族长诗《格萨尔王》,云南少数民族长诗《阿诗玛》等等大作,都是杰出的叙事诗,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珠宝,被人们所欣赏。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以汉语撰写,没有出现过几千行、几万行的长篇叙事诗,数百句的《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等,已经被人惊呼为巨制了。中国诗词缺少长篇叙事诗,原因之一,是体裁。除了古诗、乐府一部分之外,古典诗词格律是十分严格的。五言绝句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土族叙事诗《祁家延西》的程式特征、歌手表演中的创作和叙事诗创作的语境三个方面的分析,揭示民间叙事诗具有的一些口头特征。  相似文献   

18.
刘路媚 《教育导刊》2006,(10):63-63
《两只鸟蛋》是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这首儿童叙事诗主要讲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  相似文献   

19.
刘庆涛 《现代语文》2002,(12):25-25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作品成功的塑造了刘兰芝这一鲜明的人物形象,兰芝美丽、聪明、善良、勤劳、坚强,不屈于威逼,不动于荣华。就是这么一个华光四射的人物却不容于焦母,而被遣归。焦母驱逐刘兰芝的原因何在?这一问题一直引起人们探讨的兴趣。现在比较有影响的说法有二:一是认为刘兰芝婚后多年不育,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焦母找借口赶她出门;二是用弗洛伊德的“原欲”的观点看问题,认为作为独生子的焦仲卿,被母亲一手拉扯大,焦母与儿子相…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和教法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富于个性化,文言现象丰富,是学习古典文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