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禁毁小说的文化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也是古典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奠基阶段,然而对于古代小说的禁毁同样开始于这个时期。明代禁毁小说的背后,不仅隐藏着直接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潜在的文化伦理方面的诉求和冲突。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戏剧的源流问题一直是戏剧研究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形成很多种说法,但都不是戏剧之源。本从中国古代戏剧的基本元素出发来探讨戏剧的源流,并提出戏剧起源于人类原初状态时的体态语言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想要保存遭禁毁的书是十分危险的,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大祸,因而禁毁书籍的流传极其艰难,传世量也十分稀少,弥足珍贵。通过查检《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等,我馆线装古籍中有清代禁毁书六种,其中一种已被收入第二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下面笔者就这六种禁毁书的版式、版本、作者、内容等情况做个简要的介绍,以备有兴趣的读者查阅。  相似文献   

4.
释“物”     
焦红梅 《现代语文》2009,(12):135-136
中西方戏剧中对于复仇有不同的态度,中国古代戏剧强调报应解恨、取得道德教训;西方戏剧否定的多,多是复仇主人公也同时遭到毁灭,从而在价值上作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杜茂进 《语文天地》2012,(21):17-18
高中语文第四册共有两个戏剧单元,可以分为中国当代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外国戏剧,这些作品都是品位极高的戏剧名作。然而,越是名作越不容易讲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戏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好戏剧,做到以情动人,以意感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相似文献   

6.
清代顺康雍三朝戏曲剧目的禁毁和科场案、民间告讦、社会舆论紧密联系,禁毁背景复杂,导致部分剧目散佚失传,禁毁资料记载较为零散,一些文献在禁毁时间、事件和剧目等方面的记录存在不准确或有待进一步考论的现象。对三朝禁毁剧目资料的考辨和解读,有助于对曲目的创作与禁毁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婷 《华章》2011,(36)
本文通过结合文本对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和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所创作的《高加索灰阑记》在剧情、人物塑造及戏剧主旨等方面进行一次粗浅的比较.通过比较希望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代戏剧对西方戏剧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西方戏剧对于中国戏剧采取的是一种继承发展的态度;中国戏剧应该学习这种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西方文艺理论家对戏剧界定为 :戏剧文学兼及主客观性 ,因此剧作家的主观感情不能过度介入 ;戏剧文学为正在完成式时态 ,又要求剧作家对情节人物等不能过分操纵。而中国古代戏剧即南戏、杂剧、传奇的创作实践与这种理论相悖。本文指出了中国古代戏剧的结构、情境、情节 ,人物的语言、行动均与西方所谓的戏剧的特质逆向反动 ,明显表现出违反戏剧性质的反戏剧倾向 ,但中国古代戏剧却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实现了戏剧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戏剧家在戏剧人物艺术客体的选择上,同古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迥然不同,表现出别具一格的建树和开拓性,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戏剧文化,并在这种戏剧文化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剧作家们主体精神的独立不羁的自由品格和表现社会生活内容的无限广阔性。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西厢记》、《倩女离魂》和《牡丹亭》均以爱情为主题,并表达了中国古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在这三部戏中,《倩女离魂》无论在思想、戏剧冲突、还是戏剧手段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三部戏体现了中国戏剧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1.
杜茂进 《语文天地》2012,(11):17-18
高中语文第四册共有两个戏剧单元,可以分为中国当代戏剧、中国古代戏曲和外国戏剧,这些作品都是品位极高的戏剧名作。然而,越是名作越不容易讲授,怎样才能完成这一戏剧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好戏剧,做到以情动人,以意感人,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能不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听课者变为主动的表演者,变课堂为舞台,寓教育教学于娱乐之...  相似文献   

12.
在清末民初引进域外戏剧的潮流中,胡适是继王国维,齐如山而卢的又一前驱,他注重西方戏剧名著的解读与舞台艺术的观摩,力求为新剧提供可资借鉴的“范本”。然而,这位最早解读,评价莎士比亚戏剧原蓍前驱,到上世纪末仍被摒于中国莎学殿堂之外,他于民初对西方社会问题剧的研治,现代主义戏剧的接纳,也长期落在研究研究者的视域之外,示涌获得应有的历史评价,本文意在探讨胡适留美期间对于西方古典和近现代戏剧的选择,汲取,及其在推动中国戏剧理论批评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中的地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古代禁书和《中国古代禁毁小说文库》●路南人类有了文字,就有了书籍。然而,随着书籍的产生,却也出现了对某些书籍的禁止和销毁。禁书,是古今中外都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历史背景的。其主要原因是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把一些所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成果卓著,无论是戏剧文学或舞台艺术都有很高的成就。然而,综观古今戏曲研究之精髓,则多集中于戏曲文学和戏曲史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舞台艺术的研究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尤以讨论古代戏曲导演理论及其民族文化之关系的研究较为薄弱。  相似文献   

15.
论元杂剧悲剧的特征李唐董贵杰元朝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国以后的戏剧成就都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元杂剧悲剧的认识,不仅涉及对元杂剧规律和特点的认识,而且也涉及中国古代戏剧的评价。从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埃斯库勒斯、索福克勒斯、欧里皮得...  相似文献   

16.
“戏剧诗境”是戏剧学领域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戏剧诗境”是指兼具戏剧性与诗性的情境,或者说是戏剧性情境与诗境复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它们往往既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又出人意外、耐人寻味,使人进入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的、更高远更深邃的灵境之中。有无戏剧诗境对于戏剧作品来说是性命攸关之事:有则可演可传,无则湮没无闻。对于戏剧创作者来说,精心营构戏剧诗境,实现戏剧性与诗性的高度融合,有助于创造出优秀戏剧或一流戏剧;对于戏剧鉴赏者、评论者来说,重点关注戏剧诗境,着重探讨作者营构戏剧诗境的方法,有助于贴近戏剧本体、把握作品精髓。鉴于在事实层面中国戏曲可称为“剧诗”、中国话剧具有“诗化传统”、域外一流戏剧往往戏剧性很强且兼具“诗的境界”的事实,在理论层面上“戏剧诗境”对于戏剧创作、戏剧评论、戏剧美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完全可以考虑将“戏剧诗境”纳入中国戏剧学话语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7.
屈原是最早注意搜集前戏剧资料,并对前戏剧活动进行生动描绘的文人,是我国古代最早进行泛戏剧创作的作家,他对我国戏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楚辞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中国戏剧的源头.  相似文献   

18.
戏剧壁画是一种反映戏剧外观形象的史料,其文物实体约出现于汉代。考古发现的墓室壁画为探讨戏剧发生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图像资料;洞窟所存壁画为戏剧音乐和歌舞研究呈现出诸多实物证据;神庙壁画中的戏剧现场史料则反映出更多的戏剧元素和内容。对戏剧壁画进行梳理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壁画内容并印证相关文献的可信度。从戏剧与壁画的发生因子和发展模式看,在中国古代艺术领域中音画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以壁画形式展现戏剧内容,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看图讲诵"与戏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古代戏剧是我国文学殿堂的一朵艺术奇葩,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学家族的大团圆。本文尝试从大小事件的安排、时空关系的组织、因果关系的设置、幻化和写实的手法四个方面探讨古代戏剧的情节结构,  相似文献   

20.
几米说过:"没有阻力的世界,少了感人的戏剧张力。"在中国戏剧理论和批评中流行一种说法: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矛盾的体现,它包括人与环境的冲突、人与他人的冲突以及人自身的冲突,具有尖锐激烈、高度集中的特点。《孔雀东南飞》作为中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