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地理师范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结合地理师范生的教学片段展示,分析地理师范生在学科素养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技能,为促进地理师范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理解与课堂教学融合,提出加强师范生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学习、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使用、开发和拓展课程资源、提供试听试讲机会及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联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理师范生是未来地理教育工作的从事者,其地理素养水平决定着其地理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将产生重大影响。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地理师范生地理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划分为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以期对地理师范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以陕西理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对地方高校师范生地理核心素养掌握情况进行调研,结果发现:(1)该校地理师范生核心素养整体掌握水平不高,其中,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掌握相对较好,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明显较差;高年级地理核心素养整体掌握程度较高。(2)提出加强校校联系,把脉改革方向;提升教师素养,领悟核心理念;拓展专业教育,形成专业自信;寓教于学日常,循序渐进提升等方法提高地理师范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培养兼具科学和人文双重品质的人才,是地理学科教育的双重使命。本文基于初中生人文素养总体水平不高的现状,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和培养提出了具体措施,即提升地理教师的人文素养、用教材土壤孕育人文素养的种子、善于利用各种地理教学资源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中,让学生树立起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5.
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理素养是个体的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也是现代公民的一种必备素质,更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地理素养的内涵和特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组成部分。从地理素养的内涵可以看出,它具备综合性、空间性、动态性、终身性、现实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特色与创新的①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②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③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④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精色与创新1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3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4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  相似文献   

8.
特色与创新1.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3.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4.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5.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对地理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也面临新的挑战,针对目前地理师范生学习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余勇 《中学文科》2005,(8):48-49
高中地理教学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科,是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的独特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坚持人文化取向,有利于全面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终身有用的地理。几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人文化取向的实践,获得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中学地理学科教学是渗透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阵地之一.中学地理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整理地理学科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地理教学方法,创设良好地理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  相似文献   

12.
许冲  董慧林  唐亮 《科教导刊》2023,(22):144-147
文章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各州市共计326家教育单位展开地理科学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除了最基本的师德师风以外,调研单位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地理专业知识水平、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因此,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改进:(1)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师范生培养的第一位;(2)扩展师范生的地理科学知识面,持续更新其知识储备;(3)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和综合素养;(4)增强师范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丰富教学方式;(5)拓宽师范生的就业视角,争取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1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2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3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4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  相似文献   

14.
人文素养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人文素养被渗透在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等的课程中。其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有关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同时还带有关爱环境等的观念意识。在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老师们必须要摒弃传统固化的教学理念,确立好人文素养教学的课堂地位,在提升学生地理认知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加大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真正意义上将人文素养的培养全面贯彻并落实到初中地理教学课堂上,切实地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完善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可以走健康、正确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百科》2015,(10):49
特色与创新适当分散、化解知识难点,降低课程起始时的难度,增强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并重,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对地理技能训练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使之贯穿于整套教科书。采用案例学习的思路来安排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积极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  相似文献   

16.
地理是世界中某一个地域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要素的统称,是六大自然学科之一,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生活、文化、科学的地理,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和养成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贺莹 《考试周刊》2014,(92):139-139
<正>初中地理学科本身以其特有的学科体系及紧密结合生活实际的特色,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学中努力挖掘地理学科的人文素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地理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智力、情感态度及个性、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一、用教材土壤孕育人文素养的种子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新教材有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素材,  相似文献   

18.
蒋博 《甘肃教育》2012,(3):82-83
地理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地理学在高中教学与大学教育之间存在明显错位,高校实施地理科学(师范)专业文理兼收体现了新的专业精神,对促进地理学科专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对地理科学专业文理兼收背景下地理科学师范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并以“中国地理”课程为例,对文理兼收班级学生培养方法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在地理科学专业文理兼收背景下,文科背景学生地理基础扎实、地理思维相对活跃,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鲶鱼效应”。文章针对“中国地理”课程培养方法,提出以地理基础扎实学生为中心成立互补小组,采取分组、分层的学习形式,充分发挥不同背景学生的优势,带动其他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升教学效果,为地理科学师范生成为优秀的中学地理教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育情怀是教师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正”基石,是教师的“活”灵魂,教师的情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起到榜样作用。随着“核心素养”养成教育走进地理课程,以地理情怀耕耘教育教学是新时代的要求。有情怀的地理教学是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用情怀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和潜能,使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得以科学健康发展,形成受益终身的价值观念。那么,如何培养地理情怀、耕耘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