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阿凡提  TP 《当代学生》2013,(9):22-23
走出校园,外面的世界精彩而陌生。脚步有些踌躇,心情有些忐忑,还好,有你的故事给我前行的勇气。中专毕业那年,我背着行李和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上海。凭着过硬的专业知识,我们同时接到了一家外企的录用通知。大家都十分兴奋,能加盟这家闻名中外的企业,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可让人有点郁闷的是,其他公司的试用期只有三个月,这家公司却足足有半年之  相似文献   

2.
一提起王老师,我们班一个个都会冒出这么一句:“王老师,神了!”第一次上课,王老师就说:“虽然我们是初次见面,但是,你们每个人的名字我都知道。”听到这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  相似文献   

3.
《上海教育》2012,(26):8
提到GE(通用电气)公司,很多人都知道,其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也赫赫有名。不过,你是否知道,GE还有一所自己的管理学院,并被称为是"董事长的摇篮"?提到麦当劳,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并且或多或少都吃过它的汉堡和薯条。不过,你是否知道,这家拥有近50万名雇员的世界500强  相似文献   

4.
我可以说是乔杰立的元老级艺人,我还记得当初公司的规模很小,小到在电视台六楼的角落摆了五张办公桌就开始经营,现在的乔杰立不但拥有宽广的办公室,也增加了很多工作的人员和艺人,让人感到好欣慰!我觉得我们公司最难得的一点,就是艺人彼此间的感情都很好,无论是线上的或是培训中的艺人都一样。大家私底下常常会约出去吃东西,也不会没话可聊,我很喜欢这种感觉!虽然公司开会常常一开就几个小时,让我觉得很烦,但是一想到可以和大家见面就会很开心。我知道人事变动是免不了的,有人加入也会有人离开,所以大家更要好好珍惜彼此相聚的时间。  相似文献   

5.
我在广州遇到一个年轻的创业家,他用最简单的组织精简之法,提高了战斗力,也提升了士气。那个创业家得意地告诉我,他公司创造高绩效的秘诀是“五人工,三人做,四人薪”。他要求每个人全力以赴,但也给大家比较高的薪水,把五人的工作,让三人来做,但是给大家四个人的薪水,每个人都多了约30%的所得,所以大家都努力工作,而公司也少发了一个人的薪资。我问他:“员工知道公司赚了一个人的薪资吗?”他说:“不知道。这是我心中的盘算,我没有向员工宣布。”  相似文献   

6.
自我推销     
李翔 《现代家教》2002,(6):32-32
如今新鲜事太多了,推销产品自不必谈,人也上市场啦!不信,你瞧! 上课铃响了,只见张老师装出一副大老板的架子,坐在讲台正中,一本正经地对大家说:“听说,新城小学114班人才济济,个个都有一技之长。我新开了一家公司,现在需要很多员工。所以,我要在你们中间选出几个人作为本公司的工作人员。这里,我事先声明:我们这家公司在全区是一流的,员工一个月薪水不多——一千元。接受的工作人员都要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而且有特长。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望大家能口齿流利,表达清楚,说出你适合干什么工作,准备怎样做。”董事长(张老师)是那么严肃,而且语重心长。在她的激励下,同学们信  相似文献   

7.
大家好。我是首师大数科院2007级的一名学生.我叫魏辰鹏,是一名师范生.现在大三。坐在这里的人.我知道很多人和我一样,也是师范生。学师范的人,大家都知道以后八成会当老师,当然这里我们说八成绝对是个虚数.我个人认为不会有80%的在校师范生会去做一辈子教师。  相似文献   

8.
美国职业指导家卡耐基谈及如何在应聘时让主考者对你产生兴趣时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位应聘者在上卫生间时,与公司的一位“客户”无意相遇,那位“客户”问他“今天怎么来了这么多人?”他回答说“是这家公司正在搞招聘考试。”那位“客户”接着又说“让这么多的应聘者等待,说明该公司的工作没有做好。”他却说“来了这么多的人,大家又都愿意等,说明该公司是很受公众欢迎的,这更坚定了我选择这家公司的信心。”随着他还主动为这位“客户”拉开门,让对方先行。后来,这位应聘者参加面试时,才知道那位“巧遇”的客户正是公司的总裁。这位…  相似文献   

9.
再过一个礼拜,我们几个一起进入公司实习的求职者,除一人外,就都要被淘汰了。幸运的那一人将成为这家外贸公司的总经办秘书。过五关斩六将走到这一步,我感到很欣慰,但也清醒地知道,越到后来竞争也就越激烈,所以在实习的这段日子,我力求做得更好,希望以自己的能  相似文献   

10.
小公司大前途我能到现在这家电脑公司工作比较偶然。当时,我还没毕业,在学校的文学社当编辑,没想出去打工。我的几个同学到一家电脑公司应聘,回来后说,这家公司刚创建不久,只有20几个人,而且成员非亲即友,外来者看来很难进入管理层,他们对这家公司都兴趣不大。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想,从另一个角度看,蓬勃发展的业务最需要新鲜血液,尤其是这种小公司,更需要一专多能的人,只要能胜任工作,肯定会得到重用。当时我就动了心,赶快寄去了一份应聘资料。我在学校学的是文秘专业,又念过自考计算机专业,当过编辑,又当过学生干…  相似文献   

11.
<正>曾在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信息:有两个年轻人同去应征一家公司,其中主考官出了一道题,要两人去做一份以前从未干过的工作。结果一人直接说不会,而另一人则笑着说:"现在我不会,但我会努力去学,我相信一定能做好。"结果大家都猜想得到,第二个人顺利被这家公司录取了。其中的缘由显而易见,后者的自信和干劲征服了考官。在当前社会,自信已成为获得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所以在幼儿期应注重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亮出你自己     
作为学生 ,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上课当教授提问时 ,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 ,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一次外语课上 ,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做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 ,于是他问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 ,可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 ,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 ,可是由于怕被提问的原因 ,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 :“我先暂停一下 ,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 ,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 ,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讲演。每…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一中复读过一年,这一年,我还依稀记得有个姓罗的女老师教过我语文。罗老师是个不错的人。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好笑,她那生动有趣的语文课至今让我留念。你知道学生对汉语这东西没几个有多感兴趣的,因为我们第一次学会说的话就是汉语,从小就学,天天会用,大家都相差不大。所以罗老师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都做着其他功课呢。而她却总是有一口没一口地在上面念着,像一位不紧不慢絮絮唠叨的母亲。有的同学觉得实在没劲就倒头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只有到念我们的作文了,大家才忽地一下自动醒来坐直身子。因为我们学生写出来的文章真是五花八门啼笑…  相似文献   

14.
三次笔试     
刚毕业时,我整天拿着一大堆求职资料跑人才市场,想尽快谋份好工作。这天,听说开发区一家公司要招聘管理人员,要求虽高,但好在我也条条符合,于是我就给这家公司人事部投去一份简历。3天后,我接到公司的电话,让我去面试。我兴冲冲地来到这家公司,当我一进大门,不禁傻了眼—因为这家公司在本地名气极好,所以这次应聘的人特多,岗位却只有一个,想要一举夺魁真不容易!由于应聘者多,公司人事部决定先进行笔试,而且要分3天3次考试。从中选出成绩最高的前10名,接着再从这10个人中选出最优秀者参加面试。就这样,第一天笔试开始了。试卷发下来后,我一看…  相似文献   

15.
Q:2004年6月,我以临时工身份来到现在的厂里上班,厂里一直没和我签合同。2005年2月厂里让我签了一份《劳务规则》,内容是我作为丙方被甲方(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乙方(我们厂里)工作。到现在为止劳务公司以及厂里都没和我们直接签订合同,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家劳务公司在什么地方,每月的工资要比厂里的合同工少好几百,加班工资也没有按1.5倍和2倍计算。请问厂里这样做合法吗?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7,(1)
我叫顿顿猫,我的偶像是鼎鼎大名的牛顿(知道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了吧,嘿嘿)。新年第一期,我要为大家献歌一曲,希望小朋友们天天进步——八个智能真是好,人人都拥有。我们有语言,能说又会写;  相似文献   

17.
Jokes and Humour     
一天晚上,一家旅馆失火,住在这家旅馆里的人穿着睡衣就跑了出来。两个人站在外面,看着大火。“在我出来之前,”其中一个人说,“我跑进一些房间,找到了很多钱。人在恐惧时是不会想到钱的。如果有人把纸币留在着火的旅馆,火就会把它烧成灰烬。所以我把所能找到的钞票都拿走了。没有人会因为我拿走它们而变得更穷。”“你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另一个人说。“你是干什么的?”“我是警察。”“噢!”第一个人喊了一声。他灵机一动,说:“那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不知道”。警察说。“我是个作家。我总是爱编一些从未发生过的故事。”一天,有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句信奉的话,这句话会影响我们的一生。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国家的国王有一项爱好——打猎。他最喜欢跟丞相一起去打猎,丞相平时总是说一句话:一切都  相似文献   

19.
一家化妆品集团公司招聘营销部主管引来了众多的应聘者。许多人参与应聘不仅仅是为了公司的丰厚待遇,还在于能成功应聘这家集团公司更说明了自己的价值。几轮笔试和面试后,最后只有十来位应聘者入选其中,由总经理亲自进行面试定夺。那天,总经理并没有向应聘者问一些营销方面的知识,而是拿出一些小塑料瓶,在每位应聘者前放了两个不同的瓶子。当大家都是一头雾水弄不懂经理要搞什么把戏的时候,总经理说:“这两个小瓶里装的是两瓶洗发水,其中红瓶是本公司生产的,绿瓶是B公司生产的。”大家都知道B公司,就是这家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总经理又说…  相似文献   

20.
一位政治老师讲课时有一句口头禅“我想大家都知道”。有一次,有几个学生正在数他说了几句“我想大家都知道”时,他又说了一句:“最近,美国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我想大家都知道……”这时,一个同学在下面说了一句:“我们怎么知道?”顿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